李雪蓮
摘要:小學數學學科是教育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學科之一。數學使人周密,學習數學可以鍛煉人的邏輯思維。小學生還處在思維發展不健全的年齡階段,對外界事物還沒有形成明確的辨別能力,所以讓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學好數學對學生縝密的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很大幫助,對小學生未來的發展也有很重要的作用。未來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教育領域提出了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用情境創設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對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活躍課堂氣氛有很好的效果。針對小學數學教學如何更好地應用情境創設教學方法做出分析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情境創設;邏輯思維
一、小學數學情境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提出應用情境創設的教學模式,目的在于讓小學生可以更好地融入數學課堂,更好地掌握老師傳授的數學知識,幫助小學生理解教學內容,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然而,現在的小學數學教師對情境創設的應用還不夠成熟,老師對教學情境的構建過程還缺乏創新,過于刻板。比如,在當今的教學過程中,很多老師都開始借助多媒體技術來制作教學課件,這本來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提高教學質量。但是很多老師制作的教學課件沒有新意,課件里的實例多是用一些學生已經聽過很多次的故事,這樣就無法使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好奇心,進而產生求知欲望。
二、注重結合生活實際
小學數學的知識多來自實際生活中,小學數學老師想要提高數學的教學質量,就應該讓數學回到生活中去,聯系生活實際進行教學。把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結合在一起對學生理解數學知識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很有幫助,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感覺到數學的實用性,可以鍛煉學生以后在生活中用數學思維思考問題的能力。所以,數學老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讓自己教授的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盡量聯系起來,用實際生活中的案例來講解數學的知識點,盡量選用學生愛好的事物進行舉例講解,這就是創造生活情境的教學模式。這樣才能改變傳統課堂上刻板枯燥的說教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除了利用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作為案例講解數學知識之外,數學老師還可以讓學生到生活中去尋找學習過的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具體應用,開展各種各樣的課外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實際觀察能力,并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多開展一些課外活動可以讓學生從各種各樣的活動中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所在,體會到學習數學的用處。例如,在數學課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講到了長方形或是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這時就可以與日常生活進行聯系,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量一下長方形桌子的平面周長,然后才告訴學生具體的計算方法,借助桌子這個具體的物體,來向學生講解周長的公式究竟是怎么得來的。這樣以后學生在生活中遇到了其他長方形的物體自然就知道怎么計算它的周長了。
三、讓學生進行實踐操作
我們都知道,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要讓學生掌握的數學公式有很多,因為數學習題的解答很多都是依靠代入公式才能得出答案的。久而久之,學生就有可能對之前學習過的公式記憶得不是很清楚,或者是有幾個相似的公式記混了,到后面做題要用的時候很多學生因為公式的應用不正確而無法解題。這種現象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時有發生,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學生在學習數學公式的時候沒有進行理解記憶,而是單純地死記硬背。這種情況的發生與老師的教學內容有很大關系,很多老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很少會帶領學生去對那些數學公式進行求證而只是簡單地對數學公式的推導過程進行講解。小學生還處在思維發展不是很活躍的階段,所以對數學老師單純地靠嘴來講解很有可能理解不了。所以,很多小學生對數學公式的由來都不是很了解,具體應用的時候就有可能出現問題。
為了幫助小學生對數學公式進行更好的理解,數學老師可以在講解的同時加入操作實驗。在數學的課堂上,老師可以為學生多提供一些用實踐操作來對公式進行求證的機會。老師可以在講解公式之前,引導學生先自己通過剪紙的方式對公式的內容進行求證。比如,老師在講解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時,可以讓學生拿出剪刀和一張紙,先剪出一個平行四邊形,對這個形狀仔細分析,看看它與我們學過的圖形都有什么聯系。然后可以讓學生把這個四邊形從中間對折,剪成兩個梯形,這樣這個四邊形的面積就與兩個梯形的面積相加一樣了。之后可以把兩個梯形拼在一起變成一個長方形,這樣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就可以代表之前的四邊形和兩個梯形了。以后學生在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就知道為什么可以使用長方形的面積公式來求四邊形的面積。這種通過實踐操作的教學方式可以引起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對從實踐中求證數學公式充滿興趣,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公式的記憶,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實踐操作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總之,為了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小學數學老師一定要對傳統教學方式中的缺點和不足進行反思,積極分析研究如何才能把情境創設教學方法更好地融入自己的教學過程當中,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對自己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小學生正處在思維發展的重要階段,數學老師一定要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主導性,以培養學生強大的邏輯思維能力為數學教學的教學目標,制訂適合小學生的教學計劃,合理利用好情境創設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數學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