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淑榮+項洪強
摘要:農業機械是農業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載體,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關鍵。農業機械化的推動還需要加強農機技術培訓,讓農民掌握先進的技術和使用方法,以此提高農業機械的普及率,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本文在介紹目前農機技術培訓存在問題基礎上,闡述農機技術培訓的出路。
關鍵詞:新形勢;農機培訓;思考
中圖分類號: S232.4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7.09.002
農安縣是吉林省農業生產大縣,較為注重農機技術培訓。在農業技術培訓中,以全面提高農民的農機技能為主,促進農民購買和使用農用機械。農機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推廣可以提高勞作效率,降低生產成本,解放勞動力。
1新形勢下農機技術培訓存在的問題
1.1培訓內容滯后
目前農機技術培訓比較注重對現有農機工作原理、維修技術和保養的培訓及一些政策法規的解讀,對于可以帶領農民走上致富道路的新技術和新機械知識的培訓比較少,致使培訓的技術含量偏低,農民的興趣不大,影響農機推廣工作的順利進行。
1.2培訓對象受局限
農機技術培訓主要針對機械的駕駛人員和管理人員進行培訓,造成培訓面比較窄,內容單一。如果參加培訓的人轉行進入第二產業或第三產業,便會缺失掌握農機技術的人才,造成農機推廣發展緩慢。
1.3教師隊伍素質偏低
目前農機培訓學校的教師受行業影響,對工作投入不多,沒有對農機新技術進行鉆研,只注重書本上的知識,實踐經驗比較少,不利于處理實際問題。而且有一部分教師專業不對口,農機技術差,在培訓時教學方法不靈活,內容單一,影響培訓質量。
2新形勢下農機技術培訓的思考
2.1加強領導及資金投入
農機主管部門和農機培訓學校要統一思想,提高對農機技術培訓的認識。樹立農機技術培訓是為農業生產現代化服務的理念,認真按照上級的管理目標,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培訓計劃和培訓資金預算,保證農機技術培訓的順利進行。同時要建立農機系統上下的協作,加強農機主管部門與農機培訓學校的協作,形成培訓合力。農機主管部門要利用自身的監管作用,以督促農機操作人員更好的參加培訓。農機培訓學校要積極與政府部門進行溝通,創造條件,解決培訓資金問題。
2.2樹立培訓市場化意識
凡是商品就要在市場中銷售,農機技術、農用機械和農機培訓也如此。因此要樹立市場化意識,在農機技術培訓中結合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培養市場所需要的農機技術人員,保證培訓與市場緊密結合。通過培訓讓農民學習到實際的機械操作技能、維修技能等,并保證這些技術運用到農業生產中。培訓的同時要與農民保持溝通,注重在培訓中遇到的問題,及時對培訓內容進行更改和創新,以提高農機技術培訓效果。
2.3拓寬培訓對象范圍
農機技術培訓是農機推廣的一個重要推動力,是農機推廣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實現農機推廣全方位服務,需不斷解放思想,更新培訓觀念,擴大農機技術培訓覆蓋面。除了對農機操作人員和管理人員進行基礎培訓外,還要對農村有需求的人員進行培訓,保證大多數農民掌握農機技術,以加大技術的掌握領域,引導社會大眾參與到農機培訓和推廣中,推動農機推廣工作進一步發展。
根據農安縣實際情況,可以將培訓對象分為以下幾種:一是加強對農機修理工的培訓。修理工多數是從師學藝,主要憑借修理經驗進行工作,他們在不了解新技術、新機械的情況下很難適應農機維修新要求。要在上一級技術培訓職能部門的指導下,組織農機修理工進行培訓和技能鑒定考核,以規范市場對修理工的高要求,提高修理工的業務能力,促進農機維修市場的健康發展;二是對購買新機器的農民加大培訓力度;三是組織重點生產全程化機械技術培訓;四是開展其他相關培訓。培訓要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以壯大農機技術操作人員隊伍。
2.4加強農機培訓隊伍建設,加大宣傳力度
農機培訓質量的提高與培訓師資有很大關系。專業的師資和專業的培訓條件,可以有效地提高農機技術培訓的效果。可以選拔一批學歷高、專業強、懂技術和熱愛農機培訓事業的人來提升農機培訓隊伍的建設,同時要對現有的農機培訓隊伍進行不定期培訓,加強現有隊伍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提升,提高整個培訓隊伍的專業業務能力。要利用電視、手機等多媒體方式對農機技術培訓進行宣傳,讓農民了解到農機培訓的重要意義。通過農機培訓致富的案例擴大農機培訓的影響力度和社會認知度,營造農民主動參與培訓的氛圍,以充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
2.5創新培訓方式,加強自身建設
農機培訓過程中要創新培訓方式,采取農民可以接受的教學方式進行培訓,通過培訓讓農民真正掌握致富的技術。一是集中培訓,結合新機械展示現場,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對農民進行培訓,現場解答農民的疑問;二是到農村辦培訓班,根據農民實際需要教農民實用技術;三是入戶培訓,通過調動農機技術骨干人員到農戶家中或田間對農民進行培訓。在創新培訓方式的同時,要加強農機培訓學校干部和老師的自身學習能力,積極學習新的法規,樹立自身對農機技術推廣和培訓的責任感,為促進農機技術培訓發展創新條件。
總之,新的形勢賦予了農機培訓新的使命和責任,對農機技術培訓也提出了新要求,要始終把農機技術培訓工作放在首位,保證農機技術培訓的質量和效果,以促進農機技術的推廣與應用,推動農業經濟快速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龍新.新形勢下做好農機監理工作的思考[J].漢中科 技,2012(04):7-8.
[2]鄭小鋼.新形勢下農機教育培訓機構發展現狀與對策[J]. 江蘇農機化,2011(01):52-54.
作者簡介:項淑榮,中專學歷,初級工程師,研究方向:農機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