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朋利
摘 要:在現階段的教學中,小班化教學已成為一種廣受關注的教學形式,與以往的教學形式相比,更能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實現學生個性化發展,與新課程標準中的理念正好符合。基于此,對小班化教學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構建進行了詳細分析,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初中物理;小班化教學;模式構建
在初中物理學科教學中,應用小班化的教學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能夠凸顯學生的主體性,還能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因此,文章對初中物理教學中小班化模式的構建進行了深入研究。
一、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創建
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是小班化教學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教學形式,在初中物理小班化教學中,如果想通過小組合作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教師一定要對以下幾點引起重視:
第一,要按照同組異質、異組同質的原則對學生進行分組,而且要對小組中每名學生進行分工,給其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和平臺。
第二,教師提出的問題一定要具有探究意義,不僅要控制問題的難易程度,還應該注重問題的價值,并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選擇探究問題,使學生積極參與到物理知識的學習中。比如,在進行人教版初中物理“測量物質的密度”的教學時,教師可以拿出一杯可樂,問學生:“我們怎樣才能知道這杯可樂中是否摻入了水?”再比如,在講解“光現象”時,可以問學生:“我們在室外抬頭看太陽,能夠感受到太陽光,這屬于什么現象?”這些問題與學生的現實生活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通過深入的探究,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第三,在學生研究的過程中,教師要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指導,針對一些細節提出具體的指導意見。作為初中生,在自主學習和探究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如果教師不能進行有效的指導,極易導致研究活動出現偏離主題、流于形式的現象。由此可見,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在初中物理小班化教學模式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一定要加以重視,從而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
二、實驗探究式教學模式的組織
對于初中物理教學來說,實驗教學是其中一項非常關鍵的內容,而且在新課標中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提出了一些要求,要求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培養學生實驗探究的能力,還要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因此,實驗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初中物理小班化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實驗教學讓每名學生都感受到實際的實驗操作,在動手操作、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提高對物理問題的分析和處理能力。初中物理的實驗教學并不完全局限在課堂上,在課外也可以得到拓展。教師在帶領學生做完物理實驗之后,要提出一些有價值的問題,進而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比如,在進行人教版初中物理實驗“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利用相應的器材進行實驗探究,主要用到彈簧測力計、鉤碼,通過實驗得出,重力的大小與質量成正比關系。之后教師可以對實驗進行詳細講解,并解答學生的疑問,最后要給學生預留課外作業,讓學生用學到的知識去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從而實現物理知識與生活的關聯,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科學探究是初中物理實驗中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而科學探究實際上是一個系統性的過程,其中主要包括提出問題、假設、設計方案、收集數據以及結果論證等內容,在小班化的教學中,每名學生都能夠親自動手進行操作,都有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機會,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轉變師生角色
在初中物理的小班化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師生角色互換的教學模式,有一些簡單的知識點可以讓學生講解,這樣不僅能夠體現學生的主體性,還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認識。比如,在進行人教版初中物理“信息的傳遞”的教學時,教師可以提前給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收集相關的信息,并整理重點知識,做好充分的準備,在課上直接到講臺上進行講解。在現代化的社會中,學生比較關注互聯網、信息技術等,對于教師布置的作業會積極主動地完成,所以準備起來會非常容易。學生在講解時,教師要認真聽,發現不對的地方要及時指出,而且在最后還要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給予學生物質、精神上的獎勵。采取這種方法進行初中物理的小班化教學,不僅能夠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還能充分體現出民主教學的優勢,從而給學生創設一個和諧、愉快的學習環境。
綜上所述,小班化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不僅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還能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與其他的教學方式相比,小班化教學具有非常明顯的教學優勢,值得在今后的教學中推廣實施。
參考文獻:
樊云忠.小班化物理有效性課堂教學策略探究[J].中學物理,2014(16):39-40.
注:本文是廣州市增城區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立項課題《初中物理小班化教學研究》(編號:ZC201545)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