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軍
摘 要:科技進步使世界的面貌日新月異,隨之而來的是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改變著教育對學生的培養模式。數學是教育組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了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數學要教給學生的不僅是前人研究總結的成果,更應該提升初中數學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初中數學;學習效率;知識建構
本文對目前初中數學教學效率問題進行了相關的調查,對初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和提高教學效率的策略進行了總結分析。
一、初中數學學習效率的影響因素
1.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缺乏學習興趣
教與學是教學的兩個方面,如果教師的教學枯燥,學生則極容易失去學習的興趣。尤其是初中生,他們的認知水平有限,自律意識也較差,對待學習的態度往往也具有不固定性,對教師教育方式的看法就直接決定了他們對待學習的態度。由于學科性質的原因,數學作為一門嚴謹的學科,沒有音樂、美術和語文那樣的開闊性與趣味性,很容易讓初中學生感到枯燥,于是不愿意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久而久之就會與課堂脫節,進而導致數學學科學習成績不高,教師的教學效率也就相應降低了。
2.學生缺乏主體地位
許多教師上課都有自己獨特的方式,擁有多年學習經驗的教師更是如此,他們都熟悉了自己的教學方式,不愿意去做出改變,許多教師在數學教學上不愿突破,照本宣科,認為僅僅需要學生掌握做題的能力就足夠了。他們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以自我講授為主。如在教學“三角函數”這個章節時,不能只是給學生介紹三角函數的基本概念,而是要教會學生在具體例子中分析,
“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會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更可怕的是會禁錮學生的思想。新課改開始后,對教師教學提出了更多的條件,要求教師要注意自己的教學方式,尊重學生,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
二、初中數學學習效率提升的策略
1.教師要整合多方資源,提高數學教學的趣味性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課堂可利用的資源也越來越多,也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可以充分地利用這些教學資源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在輕松、易于理解的環境中達到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如在講解“投影與視圖”一節時,可以借助多媒體展示和對比,為學生呈現更加直觀的形象,方便學生理解各種圖形的投影和視圖特征,讓學生在腦海中建立立體模型;在講解“概率”時,可以借助動畫演示增加學生的印象,讓學生明白其中的規律等。
2.創設合理情境,建立學生主體地位的觀念
情境設置源于對生活材料的提取,但又并不是對生活材料的復制。作為初中數學教師,應該掌握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知識儲備能力來進行情境創設。對于學生來說,理解一個晦澀的、抽象的、不符合自己認知水平的情境導入是不太可能的。同時,教師更應該注重學生獨立自主解決問題的過程,避免將知識掰開揉碎了“喂”給學生,在學生解決問題時更應該學會做一個旁觀者。基礎知識略差的學生尋求的應該是同其他學生合作,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教師對學生施以援手確實可以解決問題,但和數學題一個道理,解決問題的方法顯然不止一個。教師要幫助學生提取信息,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因材施教”源于每個學生的學習特點不同,每個學生都有著豐富的內心世界,有不同于別人的觀察角度、思維習慣,為了幫助學生能夠主動地提出自己的問題,教師需要做的就是根據每個學生的思維習慣、語言特點,提出直觀的數學信息,引導學生說出自己是怎么想的,進而發現自己的問題,這種方式不僅促進了學生積極思考問題、提出問題,同時也幫助教師掌握了學生的思維特點和數學學習水平。
3.完善學校對學生的評價體系,提高學生反思水平
從心理教育的角度來講,反思和評價是對學習者自身內涵的充實。在初中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從已知的問題中反思發現新的問題,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思
考,以多種方式解決數學問題,在多種方法中選擇出最簡捷、最適合自己思維習慣的方法。同時,要完善學校對學生的評價體系,注重學生自身的全面發展。學生學習能力的體現并不完全體現在考試分數上,因此應該鼓勵教師與家長改變以考試成績定學生能力的看法。數學學科應該多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注重培養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此外,學生學習的科目和內容是多樣的,不同的學科之間也會相互影響,教師要幫助和引導學生處理好每門學科的平衡,使得各個學科均衡發展,保持愉快的身心,從而促進數學學科學習的進步。
數學教學是一項延續性較強、影響力較大的事業,教師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更加需要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建立對數學的興趣,為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宋顯梅.淺談提高初中數學學習效率的方法[J].中學生數理化:高中版(學研版),2011(7).
[2]王必烈.淺析如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學習效率[J].神州,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