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姣
【摘 要】中職學校學生的家庭情況、社會經歷、入校動機均有較大差異,學校在學生教育管理上面臨新的難題,教職工應在把握學生特點、強化教育引導、創新管理方法等上狠下功夫,抓好學生教育管理。
【關鍵詞】中職學生;教育管理;思考
當前中職學校生源素質參差不齊,如何結合生源實際抓好針對性教育管理,培養學生適應中職學校學習教育管理模式,勝任將來工作崗位,值得每個教職工深入思考探索。
一、緊緊抓住學生特點,加強教育引導
學生入校時,教職工應對所屬學生的綜合情況進行掌握了解,分析學生各方面的特點因素,扎實抓好教育引導。一是加強正能量轉播。把正能量傳播作為教育引導學生的重要手段,用好德育輔導課、主題班會課等教育時機,采取老師集中宣講、學生談認識等形式,對國家重要方針、惠民政策、各行各業“最美代表”事跡進行解讀傳播,強化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學習、追求卓越的意識,讓正能量傳播更有針對性、時代性,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人生觀、價值觀。二是加強典型激勵引領。學校應重點打造先進典型班級,老師應重點挖掘塑造先進典型個人。對先進典型班級的教學理念、管理模式要全面推廣,逐步形成以點帶面、以先帶后、全面進步的良好局面;對表現出眾、成績優異、特長突出的學生要大張旗鼓地表彰和宣揚,在推薦就業上要重點傾斜照顧,真正讓先進典型個人“吃香受益”,在學生中形成學先進、爭先進的良好氛圍。三是加強學校家庭聯合施教。學校應建立與家長聯系機制,可采取每學期“致家長一封信”、“班主任給家長一個電話”、“家長反饋學生假期表現”等形式,隨時互通學生具體表現,對學生形成雙重教育,更能發揮教育效果。
二、突出教育管理重點,創新工作方法
要用動態思維抓學生管理,注重方式方法運用,重點在抓骨干培養、行為規范、跟蹤問效等上下功夫。一是狠抓校干班干培養。校干(團委及學生會)班干如學生中的樹干,對于抓好學生管理工作至關重要。校干強各項制度落實就會很有力度,秩序也會很規范,班級骨干強更是如此。在培養校干班干上,要遴選綜合素質強、帶頭作用好、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學生進行重點培訓,指定經驗豐富、懂管理、會管理的老師對校干班干進行集中授課,必要時可外請一些企業先進管理者來校宣講,也可讓優秀校干班干談實踐講方法,真正把校干班干能力素質培養過硬。同時,學校和老師要敢于“放手”,讓校干班干盡快“上手”,發揮崗位應有作用。二是大力倡導自主管理。自主管理是最和諧的管理,也是效益比較高的管理,每個學生都自覺約束自己,學生的管理工作推進落實就會更加容易。平時老師要搞好自主管理的引導和提示,對一些學生本身能自主做好的工作,老師就不必要小題大做、“保姆式”管理,讓學生自己去完成、去體會,哪怕走一點彎路,也是給學生一種帶動和磨礪。三是注重學生行為規范。在抓行為規范上,老師應做到嚴生先嚴己,處處做好表率,以上帶下更具說服力。對于學生的行為規范要把出操、整理內務、上課、請假等日常制度嚴起來,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特別在整理內務上要不厭其煩地抓,培養學生韌勁、耐性、執行力和做事認真度。
三、注重氛圍控制調節,深入開展活動
良好的校園氛圍是學生學習的基本保障,學校應盡可能創造拴心留人環境,開展豐富活動,讓學生學有所用、學有所樂。一是廣泛開展實踐活動。絕大部分中職學校學生畢業后就走向工作崗位,在校期間各類實踐活動對其非常重要,用好“勞動周”、工廠見學等平臺,讓學生提前感知工作崗位需具備的能力素質,更加有學習緊迫感、危機感。二是廣泛開展拓展活動。拓展活動能打開學生思維,讓其思想不封閉、觀念不守舊。如組織優秀學生代表、校干班干到對應的專業企業參觀,到管理理念先進、生源素質較強的中職學校見學,回校后談見聞、談感想,更能提高學生思維層次。三是廣泛開展文體活動。文體活動的最大好處就是陶冶情操、強身健體,同時通過活動還可以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學校在抓好正常教學活動的情況下,應開展一些帶群眾性、全員性的活動,積極組織文藝會演、主題晚會等文娛活動,大力開展趣味體育運動會、籃球小聯賽等體育活動,讓更多學生參與受益。
四、強化師生溝通了解,解決實際困難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抓好中職學生教育管理的有效保證,老師學生之間應通過各種方式加強溝通了解。一是搞好談心交心。作為老師對學生應該做到“五清一跟上”,“五清”就是家庭情況清、主要經歷清、學績情況清、性格特點清、特長愛好清,“一跟上”就是思想工作要跟上,這樣與學生溝通談心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對癥下藥。二是搞好個別學生重點疏導。在一個學校、一個班級,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學生,自我約束能力差、遇事易沖動、做事丟三落四、不思進取等等都有,當遇到這些學生時,老師不能回避和放棄,應想方設法、多管齊下去做到思想工作,搞好疏導,讓其向好學生轉變。三是搞好學生具體困難的解決。學生在校期間,總會有不同的困難,作為學校應在其能力范圍內,要主動給學生解決一些具體困難。如遇到家庭極困學生應給予相應補助;遇重病學生應動員師生捐款捐物,給予一點慰問,讓學生真正感受學校這個家庭的溫暖。
綜上所述,要抓好中職學生教育管理,需要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隨著時代的進步,教育管理理念方法也在不斷更新變化,作為中職學校教職工,只有與時俱進、不斷總結,才能適應中職學校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陳建忠.升格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長效機制探究[J]. 教育與職業,2007(02)
[2]鄭瑞芝,劉毅,劉笑含.高等職業院校“3+2”學生教育管理的實踐探索[J]. 教育與職業. 2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