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傳統器物與現代產品的根本差異性是物質技術條件的差異性,相似性是人的內在相似性心理結構,表現為共通的審美觀和文化價值觀。我們生活在現實與歷史中,傳統文化是“史”,產品設計是“今”,研究該論題的著眼點在于“古為今用、借古開今,就是將歷史遺產看作鮮活的對象,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在繼承前人精神成果的基礎上,發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并創造性地轉換到現代產品設計中去。
關鍵詞:產品設計;傳統文化;現代理念
一、現代產品設計概述
設計是連接文化因素和商品功能的一個最好橋梁,設計不僅有文化價值意義,也有物質經濟意義。代產品設計中可借鑒的設計經驗。研究難點在于中國史籍浩如煙海,哲學思想博大精深,而中國傳統觀念“重道輕器”、“重文輕工”使得與器物相關的理論很多散見史料中,系統性不足,作者總結了其中有代表性的觀點,以求管中窺豹。文中將探討中國傳統哲學觀對器物觀的影喻、古代造物理論、器物文化遺產的繼承,分析總結古人的造物經驗和審美經驗,達到“借古開今”的目的。
當今社會是一個設計的時代,信息化、綠色化、個性化、多元化的設計需求是這個特定時代的呼喊。在這個信息時代、“物質時代”信息、服務時代,生態文時代,信息化的直接結果就是促進全球化的快速進程。全球化不僅是經濟、信息的全球化,更是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全球化,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在追求個性化的產品設計時代,設計的民族化是產品設計發展的一大重要方向。
二、設計與文化的關系
從符號學的角度,文化和設計的關系在于,“文化作為人類的符號的表意行為,要求創造和運用特定的符號去表達意義。而設計正是人類創造和運用符號去實現生活理想的具體造型行為,這種行為表現為處處要把人的內心世界圖式外化為具體可感的形式。”所以設計是文化的具體存在狀態之一。
“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一個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共同體。”民族傳統文化是指人們在歷史中創造的,代表一定民族特點的精神風貌、心理狀態、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總合,在社會實踐中產生并對社會實踐產生巨大的影響,體現在世代相傳的精神、制度、風俗、藝術等方面。文化對人們相似性心理結構的影響可以簡要地理解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與人具有內在心理共通性。
生活設計帶有商品交換的意味;審美設計更進一層,從物質需求轉向精神需求;倫理設計則是為了滿足整個社會共同的精神構建;宗教設計的層次居于頂端,為所信仰的人們的而設計;設計服務則是設計的另一個超越性的發展,將物質與精神結合起來,產品超越了物質形態,進入非物質形態發展階段;而和諧設計則是一種博愛性質的設計,設計不僅是為部分群體服務,更要為老弱病殘等弱勢群體服務,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以人為本”的設計。
三、產品設計中傳統文化元素探究
1.本土設計理念
現代設計越來越認同本土化,設計本土化是對本土文化的認同,而不是對圖形的認同。探索本土文化的內涵,找出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的交叉點,形成自己的設計風格,才是設計本土化的精髓所在。中國的本土文化是什么?毫無疑問是儒學文化,是五千年的封建文化,這些文化隨著具體的事物表現出來,如國畫、書法、易經、禪學、五行、八卦等等。民間有剪紙、泥塑、木板年畫等等,這就是我們的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體現在它對自然界、人類社會生活等的認識及其對人類社會活動的指導?,F代人類所遇困境諸如種族戰爭、生態失衡等問題的存在,使得人們從中國文化中尋找補救藥方的愿望日益強烈?!疤烊撕弦弧弊钌羁痰暮x就是承認自然界具有生命,具有自身的內在價值。中國傳統文化產品的品質不僅要求做工精細,更需要從中反映出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工藝的韻味、特色。在傳統文化產品中,我們需要注重的是將傳統文化精髓體現在文化產品中,將產品作為一種媒介來弘揚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只有這樣才能使中國傳統文化產品具有更加強大的市場生命力。
2.產品設計的民族化
產品設計民族化是一種文化范疇,是在一種設計文化之下利用相應的設計思維而折射出的一種風格顯現。對傳統文化的深入討論,必將涉及到思維方式的問題,因為思維方式不僅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而且是它的最高凝聚和內核。換句話說,思維方式是一切文化的承擔者。如何完成中國傳統設計思維方式的現代化轉化,就要深挖中國傳統造物設計的源頭活水,以下就思維方式的角度來探討一下產品設計民族化的問題。
人類自身能力的擴展最主要表現在創造的產品上,同時這種能力的擴展應該是促進歷史的發展和諧的生態系統,所以在為產品進行功能設計的時候要仔細考慮到是否滿足促進和諧發展的要求,在設置產品的功能性質和程度的時候要全面考慮到這種為人類自身能力的衍生是否合乎生態系統歷史發展的內在要求。
將民族文化的形式元素結合到現代產品的設計中,主要體現為:對具有民族文化元素形式上的融合,在產品的外觀形態上傳達民族文化的意味,這是設計現代產品常用的一種手法。但民族文化以形式化的方式融入現代設計,并不是簡單的圖形套用或拷貝等那種一成不變的沿用,而是去認識和了解傳統圖形,并在此基礎上,逐步挖掘、變化和改造傳統圖形,并與外來元素完美融合,既能相融又不會失去原本的特色,讓傳統圖形成為設計的一個新的創意點和啟示點。
四、結語
產品設計是從人們的物質生產實踐活動中發展起來的,受到觀念文化的影響和制約。傳統器物文化與現代產品設計的根本差異性是物質技術條件的差異性,而共通的審美觀和文化價值觀構架了人們內在相似性心理結構。
參考文獻:
[1]李澤厚.華夏美學.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100一220.
[2]李澤厚.美學三書.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45一113.
[3]凌繼堯.美學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31一70.
作者簡介:金鵬 (1994-8-31) ,男 ,遼寧工業大學 藝術設計與建筑學院 產品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