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利忠
摘要:本文以人教版高中數學數列問題為切入點,對實踐中具體的數列教學策略選取與實施方法,做細致的探討研究,期望為提升高中數學數列知識的教學效率,與優化學生對數列問題的學習質量,提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高中數學;數列教學;策略選取
數列作為高中數學知識內容中的重要構成,其離散特性,是應對解決諸多現實數學問題的關鍵理論工具。同時作為高中數學的教學內容,對數列知識的有效教學,能極大培養學生對數學問題的探究意識與理解、分析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數學素養。而伴隨新課改的推進實施,高中數學教學的思路策略也在進行著巨大轉變、發展。如何在新課改背景下有效選取、使用數列問題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對數列知識的理解掌握程度并符合新課改理念要求,就成為高中數學教學研究、實踐的重點。本文依此將人教版高中數學數列學識作為研究發出點,就具體的教學策略與選取思路,做詳細的探究分析。
一、選取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策略,提升學生對數列學識的理解
數列教學中因諸多數列問題,比如數列與不等式綜合問題中的放縮問題,以及遞推數列問題等,知識結構均較為復雜。且理論抽象性較強,教師僅憑口頭講解與板書,難以將如此抽象、復雜地問題知識直觀地傳授給學生,學生普遍反映難以理解,進而影響整個課堂教學質量與效果。
而伴隨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與普及,已為多媒體技術在數學課堂中的引進、應用奠定了基礎。其中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策略,就是基于信息技術的運用普及,可在數列教學中做使用的教學策略之一。選取多媒體課件復制教學策略的原因,在于其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能利用多媒體技術集影像、圖片、聲音于一體的優勢,將原本抽象、沉悶的數列知識,通過制定多媒體課件并在課堂做展示,以生動活潑的表現手段與強烈的感官刺激,大幅提升學生對知識內容的求知興趣與認知深度。進而激發出學生對知識問題的探究積極性,并帶動其主動投入到課堂學習進程中,優化課堂學習氛圍。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數學數列教學中的“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知識點的教育中,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軟件制作教學課件,并在課堂教學中做演示:“設有一堆鋼管,鋼管中最下層對方了15根,之上一層則堆放了14根鋼管,再上一層是13根鋼管,以此類推,最頂層鋼管數為3根,那么這堆鋼管共有多少根呢?”問題條件,并在課件中展示鋼管堆的結構圖像,給學生以直觀的等差數列知識感受。同時在實際教學進程中,教學還可依據與學生間對這一問題的溝通討論進程,或是依據學生自主求解所得出的方案,將鋼管堆結構推向做分層展示,讓學生在圖像中更直觀地認知到不同解法的求解過程與結果,從中激發其探究問題的主動性,并培養學生數學思維意識與分析、運算能力。而如果使用傳統的口授、板繪的教學策略,學生就很難對教師所講的求解思路有一個清晰、準確的認知,進而影響其對該問題的有效分析與解答。選取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策略,是基于其與其他教學策略相比,更為生動、直觀的知識內容表達效果,其能有效解決學生理解抽象化知識內容的難題,大幅提升數列知識的教學效率與學生學習成效,值得在高中數學數列教學中做選取與應用。
二、選取自主探究式教學策略,培養學生主動思考與求知的意識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與參與者,也是知識學習的具體實施者,對學生的教學也應從突出其地位與角色作用出發,選取自主探究式教學策略,激發學生本身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探知意識,促進其在自主探究問題中收獲對數列知識的理解掌握。與傳統數學教學手段相比,自主探究式策略更加強調學生本人對知識問題的理解與求知能力,通過自主學習思考與教師的適當引導,來有效優化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學識探究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數學數列教學中的“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與遞推公式”知識點講解中,教師可運用自主探究式教學策略,比如先行為學生提出例題:“數列﹛an﹜中,a1=8,a4=2,并且數列滿足an+2-2an+1+an=0(0∈N*)的條件,問:(1)數列﹛an﹜中的通項公式;(2)若設Sn=|a1|+|a2|+...+|an|,求Sn;(3)若設bn= (0∈N*),Tn=b1+b2+...+bn(0∈N*),則是否存在著最大整數m,使得任一n∈N*,均能令Tn> 成立?若存在求出m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敝笞尠嗉墝W生就該例題做自主探究分析,學生在自主思考與對問題的探索進程中,將會很快認知到本題是對學生所掌握的等差數列知識解題能力的運用考察。之后教師依據對學生自主探究活動的觀察,找尋出其在思考理解中的難點知識,
本例題中學生理解難點一是如何去除掉Sn中的絕對值符號,二是對例題第三問的求解。依此情況,教師可為學生做出指引:可使用先假設情況成立,后推論結果正確與否的方式進行求解,以引導學生通過設定存在最大整數m的情形,來求解相應的不等式成立條件。同時教師還可依照學生自主探究問題的思路過程,給學生提供解題方法上的歸納總結,比如提出在解答類似等差數列通項公式與遞推公式聯系的問題時,應主要通過等差數列的概念定義,以及數列前n項和的公式做推論求解,并且在解題進程中需關注數列是從哪一項開始變為負數的,以便在去除絕對值符號時及時添加負號。而在求解Tn式子時,應基于數列求和中的裂項法,將 予以拆解。教師在運用自主探究式教學策略中,應在學生自主學習進程里,依據學生思維探索進度,為其提供適當的指引,令學生穩步、有序地掌握到相應學識的運用技巧,進而培養其自主學習的意識與主動求知的能力。
結束語:
高中數學數列教學中的策略選取,教師應依據本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數列知識的特性,選取能有效提升學生理解能力與運用深度的教學策略。并在教學進程中注重對策略手段的應用,為培養學生數學思維,提升其數學綜合水平與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桑金紅.高中數學等比數列實踐應用教學策略[J].數學教學通訊,2015,03:28-29.
[2]潘用土.高中數學數列問題的解題策略與教學研究[J].考試周刊,2015,6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