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秀芳
【摘 要】本文立足于民族地區的實際情況,目前民族地區教育信息化的“建”和“用”之間存在的失衡之處,民族地區教育信息化的建設過程中,應針對民族地區情況的特殊性,不僅僅只關注硬件、資源的覆蓋到位,還應該關注硬件、資源在實際的使用中的實效性。
【關鍵詞】民族地區;教育信息化;教育教學質量
由于歷史、地理原因和區域不平衡戰略實施的影響,民族地區進入信息化的時序和推進進程存在著較大差異,因此需要探討推進教育信息化的策略以促進信息化教育在民族地區的迅速發展。針對目前民族地區信息化教育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轉變觀念,建立多元化投資機制
對于民族地區由于教育觀念落后、基礎設施差制約信息化教育發展的問題,要用一種新的眼光、新的觀念去看待,不是只看到它的落后,而更要理解它的這種落后。民族地區信息化教育有其特殊性、復雜性,要發展民族地區信息化教育,需要采取諸多措施,但最根本的是加大對民族地區信息化教育的投入,建立多元化的投資機制。
在考慮財政承受能力的情況下,優先由本地財政支出,對于財力薄弱、教育信息化發展水平較低的地區給予更大數額的補助。學校自身也應當拓寬思路,多方籌集資金,廣泛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教育信息化建設。隨著信息技術設備更新換代速度越來越快,面對應接不暇的升級調價,堅持自力更生的原則,進行多渠道籌集資金,增加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投資,為民族地區發展信息化教育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和保障。
二、整合教育信息資源,優化教育教學資源
教育信息資源建設要滿足教學需要,為師生服務。對于民族地區的教育信息資源,要從民族地區的實際出發,以應用促建設,以需求促發展,堅持統籌規劃、科學管理、共建共享的原則。結合教育信息化建設的總體規劃,采用購建結合、分階段推進的建設機制,采用引進與自主建設相結合的途徑,聯合多方面的力量,共同建設教育信息資源。對于民族地區教育教學資源的建設,可以采取由基層教育部門組織,以本地教材的知識點或目錄作為組織綱要,以教師建設為主、購買為輔,分布建設。
學科教師經過教育技術理論與技術培訓,結合豐富的學科教學經驗,對各種知識、信息不斷進行新的加工、組合和整理,根據學科和教學實際需要,管理建設具有特色的資源庫,使信息資源具有開放性、共享性,避免低效率、重復性的勞動,獲得更廣泛、更有力的教學支持。同時,研究建立教育信息資源建設與應用評估體系,促進民族地區教育信息資源建設質量和應用水平的提高。
三、加強師資培養,增設雙語信息資源
加強民族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是推進民族教育事業進步的關鍵。民族地區的教師隊伍整體水平相對較弱,因此,需要根據民族地區師資隊伍的特點,加強中青年學術和學科帶頭人的培養,抓緊解決師資斷層問題,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和留住優秀骨干教師。對于在民族地區信息化教育工作的開展中語言文字差別對反饋和交互產生的困難,應即時整合解決。可以通過完善和改進信息資源和教學資源,使用雙語資源、雙語教育,建設結構合理、素質優良、“民漢兼通”的雙語師資隊伍。
從多元文化理論來講,應該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相對獨立的存在價值,通過保持和沿用本民族的語言文字和風俗習慣,達到“民漢兼通”,保持文化的多樣性和語言文字的健康發展。由此,可以通過建立健全雙語型師資培養培訓網絡,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和雙語水平。
四、提高信息素養,加快繼續教育信息化建設
在信息化教育的開展工作中,除了要培養學習者掌握信息技術知識,學會通過信息技術獲取自己所需的多學科知識外,還要重視如信息意識、信息倫理道德、信息免疫能力等人文層面上素質的培養。信息化教育必須貫穿信息道德觀的教育,讓學習者學會對媒體信息進行判斷和選擇,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不在網上傳播、發布不健康、不負責任的言論,珍重他人在網上發表的各種成果,不利用計算機網絡從事危害他人信息系統和網絡安全、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的活動,學會正確處理文化知識學習和游戲、聊天之間的關系。同時,學校要協調好各學科間教師的合理流動,通過進修、講學、互派師資等形式,交流經驗、相互學習,使教師開闊視野,了解時代前沿的信息資訊,掌握新形勢,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修養。
總之,由于歷史、地理原因和區域不平衡戰略實施的影響,大多數民族地區經濟條件較差,信息化建設困難重重,各民族區域進入信息化的時序和推進進程存在較大差異,在信息化坐標系上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因此,需要在現代教育理論和教育技術的指導下,加強科學研究與經驗分析,結合民族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選擇合理的階段性目標,有效整合和合理利用現有資源,提高師資水平,發展遠程教育,是民族地區推進信息化教育的有效對策。
【參考文獻】
[1]胡超,陳妍,吳砥,盧春.少數民族地區義務教育信息化發展評估——以保靖、鳳凰兩縣為例[J].開放教育研究,2013,03:94-102.
[2]鄧孟紅.新形勢下民族地區中小學信息化教育資源建設策略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5,17: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