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君麗
摘 要:數學一直是小學教育中比較有難度的學科。在數學教學中,很多學生學習起來比較費力,久而久之就成為了所謂的“學困生”。學困生的轉化需要教師從心理、能力、方法幾個方面入手,改變學困生的學習現狀,讓學生的成績提高。從這幾個方面談一談教師如何利用碎片化時間,幫助學困生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學困生;小學數學;碎片化教學
學困生的轉化一直是數學教師教研的重點之一,學困生的形成原因很復雜,有來自于自身的原因,也有來自于教師和家庭的原因。課堂教學中,如果單獨指導學困生,就會耽誤整體的課堂進度,如果不管學困生,那么,學困生的成績就一直得不到提高。所以,在面對學困生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利用碎片化教學的方式來幫助學困生擺脫當前的學習狀態,實現自我提升。
一、正確認識碎片化教學
當下教育界,許多人對碎片化教學抱有極大的偏見。大家都提倡整體化教學,要讓學生有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因此,碎片化在教育界儼然洪水猛獸,輕易不能提,一提起來便會引來一片討伐。但是實際上,碎片化教學和整體化教學一樣,只是一種教學方式,只要運用得體,也是能夠對教學產生幫助的。
1.學困生的成因
學困生的成因各有不同,有的是由于心理原因,有的是由于智力原因,有的是由于家庭原因。
有些學生從小對數學就有陰影,可能是因為從小在伙伴中間顯示出來的數學天分不高,或在數學方面一直處于被壓制的狀態,導致學生從心理上對數學就有恐懼感。這樣的原因會導致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不足,無法面對數學學習。
有些是智力原因。數學需要強大的邏輯思維能力,有些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較差,理解數學知識就是比別人慢,所以在數學課堂中總是暴露出缺點。
還有的是由于客觀原因,如家庭對數學教學的不重視,或者學生對于教師的講課方式感到不適應等。這都會導致學生對數學的學習喪失興趣,無法專心投入數學學習,學習成績無法提高。
2.碎片化教學對學困生的好處
學困生的成因各有不同,所以針對不同情況的學困生,教師應該對癥下藥,不能一概而論。因此,教學中常常被提到的整體化教學就不能滿足這一要求。
針對學困生,教師首先要了解學困生的具體狀況,然后在不影響大課堂的教學前提下,對學困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這時,碎片化教學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
碎片化教學是相對整體化教學的一個概念,也就是說在教學中教師針對學生的某一項知識漏洞和缺失進行有針對性的、局部知識的教學。
有些學生在邏輯思維上較差,那么,教師就要加強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有些學生是識記能力不足,那么,教師就要加大對這些學生識記內容的安排。
在面對情況各不相同的學困生時,只有具有針對性的碎片化教學,才能讓教師的幫助有的放矢,不浪費教學資源,不做無用功。
二、利用碎片化教學提高學困生的學習效果
在一般的認知中,碎片化教學就是考試有什么,教師就教什么;什么知識點提分快,教師就側重哪一個點,其他的內容就全都被忽略了。這樣的說法是對碎片化教學的偏見。
1.針對性地為學生補充薄弱環節
學困生的自身成因多種多樣,從心理原因到客觀原因不一而足。因此,教師再以整體化的教學帶動課堂,試圖為學困生進行全面的提升是不現實的,這時教師在整體上講得越多,學困生就會愈加陷入自身的知識弱點之中,永遠無法得到提高。所以教師要用碎片化時間和空間對學生進行提高。
這時,教師要先了解學生學習成績差的具體原因。比如,學生是由于在低年級時沒能把加法學習好,因此在學習乘法時,一直無法準確地記憶乘法口訣,導致后面的學習都斷了線索。那么,教師就針對學生的加法基礎,在課余時間為學生夯實這一處的知識,強化學生的薄弱環節。
再比如,學生自身的理解能力比較差,導致在做題時常常不能夠正確地審題,理解題目的含義。那么,教師就要為學生多安排題目理解的訓練內容,教會學生在拿到題目時,首先找到題目中的信息點,然后區分題目中的有用信息和無用信息,以此來強化自己的審題能力。
這樣一來,學生的薄弱項目才能得到快速的提高。
2.微課教學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
在幫助學困生提高的過程中,教師如果不分主次地為學生全面地講解,就會浪費很多教育資源,學生也聽不到重點。這時,我們可以利用微課教學,讓教學效率變得高效。微課是指運用信息技術按照認知規律,呈現碎片化學習內容、過程及擴展素材的結構化數字資源。
例如,學生對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式這一部分的內容一直有困惑,那么,教師就可以收集一些關于三角形的圖形素材,然后制作一套課程邏輯PPT,利用不多于十分鐘的時間,快速為學生梳理三角形的相關知識。
綜上所述,碎片化教學也是一種教學方式,說到底,是教師在面對不同情況時可供選擇的一種工具和方法。我們教師在教研過程中不要將這種教學方法“妖魔化”,在適當的時候,應該選擇正確的方法進行教學。只要安排合理,碎片化教學同樣可以提高學生的成績,為學生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
參考文獻:
[1]劉城峪.碎片化教學的正確認知[J].科學教學,2011(8).
[2]羅吉元.學困生的轉化方法[J].數學知識,2015(9).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