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丹
摘 要:作文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也是綜合語文素質的重要體現。隨著新課改不斷深入與推進,由于農村小學的經濟條件較差,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比城市小學效果差,從而出現了教師教不好寫作、學生寫不好作文的現象,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素質教育的推進。提高農村小學寫作教學水平是重中之重,從分析農村小學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出發,從而得出具有針對性的建議。
關鍵詞:農村小學;寫作教學;問題;對策
通過對農村小學寫作教學的實際調查,可以發現,大部分的農村小學生在寫作時一般具有定式,沒有任何創新。雖然社會經濟在飛速發展,基礎教育也在全面改革,農村教育也在不斷發展,但是農村小學的教學質量與城市之間仍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一、農村小學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師自己不寫文章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如果一個學生不會寫文章,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教師自己不會寫文章,學生不會從教師的寫作經驗中學習到寫作技巧。即使再教十年,這樣的教師也不會教出任何的東西。”語文教師要想培養出優秀的學生,首先自身要擁有較高的語文素養。然而,在農村,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喜歡在課余時間寫文章的語文教師越來越少。當教師自己不寫文章時,就很難教出一個寫得好的學生。
2.學生寫作素材不夠
在農村,小學生的課外活動相對較少,課外閱讀量也就變得很少。農村教師不僅從事教育事業,還會從事農活,而且農村家長的文化素質較低,家務事也較為繁重,因此,小學生放學后看書的時間不多,更沒有寫作文的興趣。所以,農村小學生害怕寫作文,沒有素材儲備。
3.教師寫作教學理念陳舊
農村語文教師對于寫作技巧所知甚少,對于新課改對學生習作的要求不清楚。在這種寫作教學背景下,往往會比較隨意,訓練的難度時高時低,對于重難點也分不清楚。在一般的語文教學課堂上,寫作教學較少,這就使得教師的寫作教學理念陳舊,不能與時俱進。
4.農村學生訓練時間較晚
在農村,低年級的學生注重進行識字訓練,對于口才與寫作的教學不太重視。在實際教學課堂上,絕大部分的語文教師為了讓學生學習一個漢字,會讓學生寫上好多遍,但是不讓學生了解字的應用。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忽視了作文教學的部分,從而使得農村學生進行寫作訓練的時間較晚。
二、農村小學寫作教學的策略
1.教師要學會自己寫文章
語文教師在教學生習作時,要是教師可以經常寫作,或是跟學生同時寫作,這樣就會加快學生的進步。要想讓學生寫好作文,教師就要提高對寫作的興趣,在課余時間經常寫作。這樣不僅可以讓教師體會寫作時的酸甜苦辣,還會增強自身的寫作經驗,增強教師的語文綜合素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教師可以經常寫作,就會對寫作充滿興趣,學生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從教師身上學習到寫作的技巧。如果教師和學生可以共同寫作同一篇文章,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就能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
2.更新教學理念
教師在課余時間要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多研究特級教師以及現當代教育家對于寫作的體會,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更新寫作教育理念。教師在進行教學研究時,通過研究其他學校的作文教學情況,從而提出具有特色的教學模式,就能更加高效地進行寫作教學。除此之外,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與深入,語文教師要了解新課改對寫作教學的要求,從而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不同學段的寫作要求給予一定的指導。
3.積累寫作素材
要想寫出好的作文,一定的寫作素材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學生需要經常閱讀優秀的作文范文,注重情感的積累。在農村,很多小學生寫作文時缺乏相應的感情寄托,使作文不細膩。因此,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熟讀詩歌、名言名句、經典故事等,積累寫作素材。其次,教師要指導學生積累素材的方法。小學生應該多接觸大自然,并多與師生交流,從而創造出最具特色的文章。除此之外,農村小學的圖書閱覽室應擴大藏書的范圍,并適當延長開館時間,從而使小學生的素材積累不斷擴大。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對于有思想、詞句優美的文章,應指導學生認真閱讀。
總而言之,農村小學的作文教學有著一定的困難,需要師生共同努力。教師要從農村小學作文的實際教學情況出發,在一定程度上進行適當創造,進一步尋找新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創造出具有特色的文章。除此之外,教師應不斷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并要學會自己寫作,使得學生從自己身上學習到寫作的技巧。積累寫作素材也極為重要,教師要不斷引導學生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進一步使小學生寫出優秀且富有感情的文章。
參考文獻:
[1]沈玎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應對策略[A].2016年3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6.
[2]晏瓊花,陳德光,孔維東.淺談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觀察能力[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1卷)[C],2009.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