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芬
摘 要:小學低年齡段的孩子普遍具有很強的想象力以及創造力,同時對于色彩以及圖畫較為敏感。因此,把握住孩子這一學習的黃金階段,通過老師對學生看圖寫話方面的教學以及引導,提高孩子的語文學習水平至關重要。對看圖寫畫在小學生能力培養過程中的重要性進行了說明,并結合實際情況對造成小學生看圖寫畫難的原因進行分析,提出了優化教學效果的具體對策。
關鍵詞:小學階段;看圖寫話;作文教學
在小學這一基礎教育階段,對于孩子學習興趣的培養至關重要。尤其對于剛走入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說,對學校所開設的各門學科還比較陌生,再加上小學生還沒有形成學習的觀念,一些考驗綜合學習能力的學科很難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其產生厭學的心理。而看圖寫話是低年齡段孩子最早接觸作文的一種形式,通過看圖寫話不僅能夠鍛煉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創造想象力,還能對小學生文字表達能力的提高發揮積極的作用。
一、看圖寫話對小學生能力培養的重要意義
老師可以通過看圖寫畫的教學,幫助學生更加仔細全面地觀察圖片,并對寫作過程中可利用的素材進行深層次的挖掘,在剖析圖片的過程中,讓學生逐漸梳理出寫作的基本思路。對于一些難以銜接的圖片進行合理的想象,以此來確保敘事的條理性以及完整性。最后讓學生通過簡短的文字,將自己的想法以及圖片中所傳達的基本信息表述出來。可以說看圖寫畫是培養小學生寫作綜合能力的基礎,在此階段的學習將對孩子后期深入地學習寫作產生一定的影響。
二、造成小學生看圖寫話困難、缺乏興趣的主要原因
(一)小學生在平時對學習缺乏認真的態度
小學生普遍存在貪玩的心理,再加上缺乏耐心,導致在看圖說話的過程中經常存在為了完成任務而應付的心理。通常表現為圖片觀察不仔細,由于粗心大意漏掉關鍵性的細節,僅大致交代一下圖片內容就草草收尾的現象頻繁發生,這樣就導致寫出來的短文缺乏生動性。
(二)老師對于學生識圖缺乏正確的引導以及啟發
一些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疏于對學生圖片信息挖掘能力的培養,直接給出一些對圖片細節描寫較好的范文讓學生去模仿背誦,這樣不但局限了學生的寫作思維,更加助長了學生不愿意動腦思考的不良學習習慣。
(三)課外閱讀量較少給寫作的過程造成阻礙
很多小學生即使表現出較強的識圖能力,也很難將自己的想法清楚地落實到筆頭上,主要是因為課外閱讀量的匱乏,使得詞匯的積累量較少。再加上缺乏思維邏輯性以及連貫性的培養,導致短文寫不出來,或者文章描述混亂。
三、提高小學生看圖寫話能力的具體實施對策
(一)在起步階段放寬要求,適當鼓勵增強學生的興趣
小學生的求勝心理較為強烈,更加渴望得到別人的贊揚。一些小學生之所以比較抗拒看圖寫話,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不能在這一方面找到成就感。老師可以通過降低寫作難度以及鼓勵學生等方式,幫助學生建立起學習寫作的自信心。
例如,在人教版一年級語文教材中,有一幅小兔子坐在草地上哭的圖片,要求結合圖片的內容,發揮想象寫幾句話。一些比較粗心的同學可能很難注意到小兔子身前的籃子以及散落一地的蘑菇,老師可以適當給出一定的提示,先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依次找出圖片中都畫了哪些東西,再進一步引導學生以蘑菇以及籃子作為切入點,寫明小兔子哭的原因。對于寫得好的同學,應及時給予夸獎及鼓勵。
(二)將小組討論與老師引導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
小組討論是一種很好的方式,通過老師的引導來展開學生之間的討論,讓學生在互相交換意見的過程中不斷地拓展自己的思維,從而提高對于看圖寫話的積極性。
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級語文教材中,有四幅圖畫描繪的是關于小兔子玩氣球過程中所發生的小故事,要求仔細觀察四幅圖,想一想發生了什么事情,并用上興高采烈、一不小心、哇哇大哭、好奇地問、感謝等詞語寫一小段話。老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四個小組,再根據圖畫的內容進行小組討論并寫小故事,比較看哪個小組寫的小故事更加生動。
(三)結合小學生的興趣特點介紹課外讀本,儲備寫作材料
在小學,一些孩子普遍不愿意讀課外書籍,主要是因為文字量太多,內容較為枯燥,缺少插圖。其實,小學生對于色彩豐富以及趣味性強的事物較為感興趣,老師應該結合學生的這一特點,向學生推薦一些構圖新穎、故事內容充滿趣味性的書籍,來豐富小學生的課外閱讀量,通過平時的閱讀來不斷積累寫作素材。
看圖寫話是打開孩子寫作大門的鑰匙,老師應該在小學階段通過看圖寫話來培養小學生的寫作興趣,在不斷練習的過程中,讓小學生逐漸建立寫作的思維,為后期寫作水平的提高打好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魏靜.淺談小學低年級寫話興趣的培養[J].學周刊,2015(30):207.
[2]王琰.淺談如何指導低年級學生進行看圖寫話[J].學周刊,2016(33):231-232.
[3]邵玉華.當繪本“嫁給”寫話:小學低年級寫話教學中利用繪本的初步嘗試[J].語文知識,2016(20):23-25.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