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彩玲
摘要:新課程改革實現的重中之重在于教學模式的變革,當前階段,學生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培養越來越受到廣大家長和教育工作者的關注。本文對初中數學家偶爾中支架式教學的模式進行了分析探討,僅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支架式教學;模式
一、初中數學課堂實行支架式教學遵循的相關原則
通過查閱新華字典,支架的本意是三腳架,主要用于支撐不穩定的建筑物。我們可以將之理解為幫助物體得到支撐的輔佐物品。而將其進行一個廣義的引申,我們可以視教學中所能利用到的教學輔助物,無論是教學方法還是教學工具,都為支架。不同的人對于支架在學習中的定義會有所不同,但是核心思想都是一樣的。
1、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亙古不變的原則。作為一名合格的初中數學教師,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必須每時每刻都明確我們學習的主體是學生,作為教師,我們最多的是扮演引導者的角色。從各個角度發現,以時間為疊加原則,以交流為基本了解方式,以思考為最終評價,了解學生的優缺點,從而達到因材施教的最佳教學效果,為他們制定合理的學習方案。
2、圍繞問題展開教學的原則。伴隨著支架式教學模式的展開,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肯定會出現相關疑惑,甚至對已有的結論產生懷疑。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我們應當鼓勵學生的這種學習態度,用認真嚴謹的方式進行解答,從而促進教學的良性循環。
3、確保教學內容情境化的原則。為了讓學生在支架式的教學模式中更好的投人,作為教師,我們務必要充分備課,讓學生的每一節課都伴隨著相關的教學情境。因為在情境中進行學習,學生的學習效率可以得到最大化的提升,我們的教學目標可以更加完美的得到完成。
二、支架式教學的應用
初中數學課程的教學重心在于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出發,引導學生體驗運用數學模型來應用和解釋實際問題的過程,從而使學生對數學有著進一步理解,最終奠定學生日后情感、思維以及價值觀等多方面發展的基石。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支架式”教學模式有著廣泛的應用和較好的效果,接下來筆者將結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經驗,談談自己對這一模式的認識和看法。
1、腳手架的構建。數學教學有其抽象性,學生看到的數學概念、公式、定理都是前人整理好的現成成果。學生看不到這些結論是怎么產生的,不知道前輩們是如何計算出來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這樣是無法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而支架式教學就是要把這些推算過程重新展現出來,讓學生對于數學問題產生帶入感,從而更好的學習。比如在講“異面直線”時,教師拿出長方體模型讓學生觀察長方體的各條棱中有沒有既不平行又不相交的兩條直線?等同學們找到后,教師告訴學生這樣的兩條直線就叫做異面直線。然后提出什么是異面直線?有什么特征?學生再經過仔細觀察、相互交流得出“不同在任何一個平面內的兩條直線叫做異面直線”。為了讓學生加深對異面直線概念的理解,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拿出手中的筆,擺成異面、相交、平行的位置關系,使學生在動手和直觀中認識抽象的數學概念。
2、問題情境的構建。在構建問題情境時要先把握好幾個特征。首先是可接受性,設置的問題不能超出學生的認知。第二是直觀性,讓學生能比較直觀地看出關聯。第三是開放性,提出的問題要有廣闊的思考空間。第四是挑戰性,讓學生產生挑戰欲望。比如在學習《特殊的平行四邊形》時,我設置了如下問題:。假如平行四邊形一組鄰邊垂直,四邊形的形狀可能發生什么改變?相等時呢?想一想各種各樣的情況;。除了邊改變,還有什么替代(。例如對角線)。,會有什么改變?把這些條件組合形成特殊的平行四邊形會有什么特征?比較各種特殊四邊形的異同點。這些問題能讓學生不僅可以鞏固舊知識,消化新知識,更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數學思維能力、觀察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理解和應用新知識的能力得到提高。
3、最近發展區的構建。支架式教學的理念與最近發展區密不可分。所謂最近發展區,通俗的來講,就是緊挨著我們已經獲取的知識和技能邊界的那部分知識和技能。要學習的新事物和已經了解的舊事物中間有著一段差距,學習就是在不斷地填補這段差距,就是不斷地把最近發展區的知識轉變為已經獲取的知識,把更遠的知識發展為新的最近發展區。在教學互動中,要注意最近發展區的發現和構建。比如在教授二元一次方程之前,首先引導學生從一元一次方程出發,逐漸尋找到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思路和途徑。這種延伸式的教學有利于學生在新知識和舊知識之間建立起聯系。
三、支架式教學的建議
1、準確定位角色。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教師是一個引導者。需要采用各種教學方法向學生提出問題,構建支架,設置情境,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知識,激發學習興趣。
2、根據最近發展區構建支架。所謂的支架式教學其實就是要靠最近發展區的教學。只有一個處于最近發展區的問題才能對學生提出挑戰,同時不至于讓學生茫然無措。
3、注意師生互動。在課堂教學中還要注意師生的互動,營造積極健康的課堂氛圍。只有師生之間溝通順暢才能保證支架式教學順利實施。
4、學生自我深入地挖掘需要教師進行引導。人先有自知之明,才能在自我認清的前提下獲得自我提升,這也是支架式教學模式的重要環節。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唯有以學生為本,讓學生通過不斷自我學習,自我認知,自我探索,自我深入挖掘,這樣的教學模式才能起到最大化的作用。學生的思維才能得到有效的拓展,自主學習的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數學綜合素養才能得到最大化的培養。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造力、合作探究能力以及知識具體應用能力的培養離不開“支架式”教學模式的使用,一線初中數學教師也只有對此進行不懈的探索和嘗試,才能更加得心應手地進行教學活動的組織與開展,為學生未來的進一步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孫寧寧.支架式教學模式下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設計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
[2] 孫麗梅.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4.
[3] 王培.基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初中數學教學設計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4.
[4] 宋晨曦.支架式教學在初中區域地理中的應用[D].陜西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