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廣文
摘要:好的學習習慣成就好的未來,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求知,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的情感與態度。課堂的高效,始于教師,源于學生,不做教書匠做研究型教師。先讓學生愛上你才能愛上你的課和這一門學科。
關鍵詞:優化課堂;多媒體技術;情景導入;數學思維
新課標要求我們優化教育教學方法優化課程設計。高效有趣的課程設計才能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進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素質教育越來越關注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問題,越來越關注生本研究,越來越關心學生的心理,越來越追求課堂教學的“實”與“活”,關注學生的收獲,思考學生的發展。也就要求教師要提升課堂效率調動課堂興趣,課堂的高效,始于教師,源于學生。以下是我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對于高效課堂和數學思維培養的幾點反思與見解:
一、情境導入,吸精聚神
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景中學習數學。很多小學生在一節課中不能百分百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他們的自制能力還比較有限,自主能力也較弱,所以教師要在課程的開端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力,爭取在課程的前半段把主要知識點傳授給學生,課前教師必須別出心裁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地投入到課程中來。低段小學生對于數的概念以及認識還比較淺,更需要情境創設來引起他們的興趣,這就需要豐富精彩的多媒體技術來輔助教學,那么也就成就了高效課堂的構建,二者互相促進。如教學“克與千克”的內容時,我在多媒體上列出了一些動態畫面,呈現出他們熟悉的卡通人物圖片:胖胖的加菲貓,下面寫8(),引導學生思考胖加菲是8千克還是8克?8千克與8克的區別有多大?再找來一支粉筆讓同學們感覺幾克重是怎樣一種體驗,加菲貓不應用8克表示,說錯的同學在樂趣與親身感知中,在課程的開端就學到了知識,好奇心也得到了滿足。這樣的授課效果尤為突出,同時也引起了學生對數字對單位的認知與思考,在樂學中培養了數學思維。
二、帶上思考,課前預習
好的學習習慣成就好的未來,課前預習要讓學生在學習新課前的一定時間里,自己大致學習了解知識點,總體感受下節課要學習的內容,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識。通過預習能使學生在課上更好的吸收轉化知識,課上形成更好的反饋。
如在教學《三角形內角和》時,學生提出了這些問題:“什么是三角形的內角和?三角形的內角和究竟是多少?怎樣才能驗證三角形的內角和?所有的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一樣的嗎?利用三角形的內角和能解決哪些問題?等等”由于這些問題都是學生主動生成的,所以他們能更主動認真的探索并找到答案,也就掌握了知識,這樣一堂課下來,學生既能解決自己的問題,也能幫助同學解決他們提出的問題。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同學們愛上了課前預習,在預習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逐漸養成了課前預習的好習慣,數學思維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主動訓練。
三、動手實踐,主動學習
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死記硬背的填鴨式教育早已不能適應現代化的教育教學理念和要求,知識要回到生活中去,為此,在課程設計中我盡量引入生活實例,發掘孩子們熟知的事物與現象,引起他們的共鳴和好奇提高學習中的興趣。
例如教學《圖形的運動》這一課時,我會讓孩子們找一找教室里的軸對稱圖形,再想想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課前準備了蝴蝶,蜻蜓,上衣,樹木,不同花瓣數量的花朵等圖形,讓孩子們說一說哪個是軸對稱圖形再剪一剪來驗證自己的說法是否正確,再動手驗證的過程中他們能發現不是所有的花都是軸對稱圖形,從而了解長得像不一定就是軸對稱圖形,也就培養了學生仔細觀察審題的好習慣,更加了解了數學嚴謹的思維模式。
四、培養和諧的師生關系,創建良好的課堂氛圍
教師要愛自己的學生,要讓學生體會到來自老師的關愛,先讓他們愛上你才能愛上你的課和這一門學科。有了這樣的師生間的心理準備,課堂就有了生機,學生才能敢于提出疑問,敢于表達自己不同的看法,敢于與老師交流自己的疑問。一味的嚴厲會讓孩子們害怕,雖然聽話但不會敞開心扉與老師交流。與生為友,不做高高在上滿腹詩書的嚴師。善于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用真誠的話語鼓勵他們,小學生思維稚嫩,潛意識里有數學思維的幼苗又難免與錯誤一起出現,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對此有正確的看待。學生反應上來的錯誤信息,我們應該循循善誘,耐心指導。學生在心理上認同認可喜愛老師,內心安穩不害怕表現自己就可以在課堂上暢所欲言發散思維,才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才能真正形成發展課堂從而發展數學思維。
五、自我提高,做研究型教師
教師是個常做常新的職業,只有教師不斷自我豐富和提高才能跟上知識的進化發展和學生的心理智力水平發展。不做教書匠要做研究型教師是每個教師都應走的路,教師是新課程的實施者,其專業素養的高低直接影響新課改的實施。因此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是教學有效性的關鍵所在。重視教材的研讀,同組教師之間要經常對課程進行同課異構,在實踐后進行反思和改進,只有學習+實踐+反思,才能成就專業化的自己,這樣的課堂才是富有深度和充滿教學藝術的課堂,也才能真正達到高效課堂的要求,才能從小培育出學生愛數學的心理和數學思維。
總之,優化課堂教學要貫徹落實到整個教育教學實踐中去,優秀的課程需要經過反復斟酌和改善,需要孩子們敞開心扉主動積極地配合,需要教師與時俱進的專業知識儲備,優秀高效課堂的生成能促進數學思維的樹立和深入,兩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要突破傳統,以愛的教育融入先進的科技手段輔以開放包容的課堂氛圍,優秀高效的課堂教學才會更好的落實到我們教育的一線中去,我也將在不斷優化課程教學的這條路上一直走下去。
參考文獻
[1] 中國雙基教學的理論研究[J]. 邵光華,顧泠沅.教育理論與實踐. 2006(03) .
[2] 數學教學內容別論[J]. 吳秋月,楊騫.數學教育學報. 2005(04) .
[3] 數學教師繼續教育課程需求分析[J]. 廖運章,王衛東.數學教育學報. 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