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勝兵+張彩云+徐繼威

【摘要】 目的 分析肝膽外科膽囊結石患者發生危險因素調查情況。方法 78例膽囊結石患者作為研究組, 同期75例非膽囊結石的健康體檢者為對照組, 采用Logistic單因素和多因素回顧分析比較兩組一般臨床資料, 分析影響肝膽外科膽囊結石患者發生危險因素。結果 兩組在體質量指數、有膽囊結石家族史、有腫瘤家族史、血型等變量因素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4583、9.6862、11.5643、6.9766, P<0.05)。行經時間、吸煙史、體質量指數是膽囊結石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結論 膽囊結石患者發生危險因素較多, 肝膽外科醫生需對高危因素患者進行重點干預和預防, 以降低發病率, 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 肝膽外科;膽囊結石;危險因素;調查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1.037
在臨床上, 膽囊結石是膽道系統最常見的惡心腫瘤之一, 該疾病在早期不易診斷, 惡性程度非常高, 而且手術切除率比較低, 給患者身心健康帶來嚴重的威脅[1, 2]。所以, 對膽囊結石患者發生相關的危險因素調查和預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作者經過對本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救治的78例膽囊結石患者進行研究, 分析膽囊結石疾病的相關危險因素。現將內容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2月~2016年5月本院肝膽外科收治的78例膽囊結石患者作為研究組, 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然后以同期收治的的75例非膽囊結石的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研究組中男42例, 女36例;年齡25~89歲, 平均年齡(66.3±10.2)歲。對照組中男40例, 女35例;年于23~90歲, 平均年齡(64.8±9.6)歲。排除與變量有明顯相關的病種和人群, 如婦科因性別引起的偏倚;兒科因年齡引起的偏倚等。兩組均經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根據統一制作的調查表來收集兩組的身高指標、體質量指數、性別、年齡、家族史、吸煙史、血型等研究指標, 然后分析膽囊結石患者發生危險因素情況。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 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 應用單因素分析相關危險因素, 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方程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單變量分析 兩組患者在體質量指數、有膽囊結石家族史、有腫瘤家族史、血型等變量因素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多變量分析 78例膽囊結石發病因素主要與行經時間、吸煙史、體質量指數等有關, 根據其變量因素分析,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近年來,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越來越多人飲食不規律, 從而使膽囊結石疾病呈逐年上升趨勢[3]。有研究表明, 該疾病起病比較隱匿, 在早期診斷中, 僅有23%的符合率與病理檢查相關, 其主要是與良性疾病病變差異不特殊、早期膽囊惡性病變有關[4, 5]。所以, 為了更好地了解膽囊結石疾病發生的危險因素, 需要加強治療和預防措施, 這對減少膽囊結石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6]。本研究經過對本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期間收治的膽囊結石患者78例進行分析, 得出行經時間、吸煙史、體質量指數是膽囊結石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在研究過程中可推測出超重患者膽汁膽固醇的高飽和度與人體內雌激素水平增高與膽囊癌相關, 很容易形成膽囊結石[7-9]。血型是人體比較穩定的遺傳標記, 近年來, 有研究發現血型系統有30多種, 而與惡性腫瘤報道相關的血型屬于A、B、O血型。這足以說明此類血型是誘發人體對腫瘤免疫能力下降的相關性因素[10-14]。故需要對血型與膽囊結石的關系以及生物機制進一步研究, 期待取得較為可觀的結論。
綜上所述, 對于有危險因素的膽囊結石患者應定期做檢查, 早發現早治療, 并進行相應的手術治療, 最大限度控制膽囊結石病變的發生, 且在今后的研究中還需進一步完善。
參考文獻
[1] 趙冬雨, 成麗婭, 沈宏, 等. 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臨床應用研究. 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2013, 7(11):793-796.
[2] 劉輝. 肝膽外科擇期手術患者術后疼痛發生情況及影響因素分析. 中國全科醫學, 2013, 27(25):2504-2505, 2508.
[3] 蔣龔彥, 朱建平, 林聰平, 等. 膽囊結石患者超聲診斷結果漏診及誤診分析. 現代生物醫學進展, 2014, 36(3):7105-7107, 7143.
[4] 徐建慶, 陳晨, 宋虎偉, 等. 膽囊癌發病相關危險因素分析. 中國普通外科雜志, 2015, 2(18):190-194.
[5] 李少一. 經皮腎鏡治療高齡老年膽囊結石17例.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5, 8(9):2249-2251.
[6] 蔡飛, 金亮, 李琪, 等. 無癥狀膽囊結石預后影響因素分析. 局解手術學雜志, 2016, 11(26):837-840.
[7] 陳盛, 鄭江華, 區應亮, 等. 兩種微創方式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臨床療效比較. 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2012, 11(4):1213-1217.
[8] 陳杰, 郝清亞, 臧宏, 等. 兩種微創手術治療老年患者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臨床對比研究. 嶺南現代臨床外科, 2014, 3(11):264-267.
[9] 于嵐, 何小東, 武嶠, 等. 膽囊結石相關危險因素的探討. 中華肝膽外科雜志, 2011, 17(9):711-713.
[10] 王巨義. 膽囊結石與膽囊癌發病的相關因素及手術治療預后分析. 天津中醫藥大學, 2015.
[11] 徐建慶, 陳晨, 宋虎偉, 等. 膽囊癌發病相關危險因素分析. 中國普通外科雜志, 2015, 24(2):190-194.
[12] 趙衛云, 張慧敏, 劉靜, 等. 膽囊結石相關危險因素的探討. 臨床內科雜志, 2015(9):617-620.
[13] 劉清, 金俊哲, 呂洪洋, 等. 膽囊結石的相關危險因素分析. 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2016(12):1492-1495.
[14] 王苑. 我國膽石癥危險因素的Meta分析. 山東大學, 2015.
[收稿日期:2017-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