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彥
摘 要:貧困生資助工作是高校學生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文章從獨立學院的特殊性角度分析貧困生認定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揭示獨立學院貧困生資格認定工作中的現(xiàn)實問題并提出解決對策。
關鍵詞:獨立學院;貧困生;認定程序;教育公平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17)07-0137-02
Abstract: The poor students' funded work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students' work in universities. The writer analyzes the problem of identifying the poor students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In this paper, the writer reveals the practical problems in identifying poor students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and gives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independent colleges; poor students; identifying process; educational fairness
一、概述
在高等教育發(fā)展的過程中,教育公平是國家、高校和教育工作者反復強調的一個理念。健全國家資助政策體系,做好貧困大學生的資助問題,是事關教育公平的問題。胡錦濤同志曾強調,“完善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yè)學校、中等職業(yè)學校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1]。尤其是在獨立學院,如何做好貧困生資助工作、幫扶教育工作,是關系到獨立學院人才質量的培養(yǎng)和高等教育事業(yè)的全面發(fā)展的重要問題。隨著高等教育的大眾化發(fā)展,國家逐步擴大高等教育資源,獨立學院隨之產(chǎn)生,獨立學院的學生人數(shù)逐步增長,2011年時占到了全國院校本科人數(shù)的43%。而作為貧困生的資助工作中的首要問題——貧困生認定,是獨立學院學生工作中一項重要而又現(xiàn)實的研究課題。
二、獨立學院貧困生的特殊性
(一)獨立學院大都學費昂貴
一般來說,獨立學院大都學費昂貴。有的獨立學院本科專業(yè)一年的學費高達萬元以上,是普通本科專業(yè)的2倍還多[2]。2016年,山西某獨立學院新生學費在14980-16980元/生/年之間。獨立學院高昂的學費對于家庭經(jīng)濟困難的學子來說,無疑加重了他們的家庭經(jīng)濟負擔。
(二)獨立學院貧困生心理壓力大
獨立學院學生一般家庭經(jīng)濟條件比較好,在同樣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中,家庭條件帶來的差別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部分貧困學生的心理壓力,容易產(chǎn)生自卑、焦慮等心理問題。
(三)獨立學院國家資助政策部分缺失
如今,國家對于高校學生的資助政策雖然惠及了很多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但與其他公辦院校相比,獨立學院貧困生并未完全享有其他公辦院校貧困生的同等優(yōu)惠條件。如,國家助學貸款政策只在公辦院校施行,獨立學院貧困生只能享受國家生源地助學貸款。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獨立學院貧困生的受眾范圍。以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信息學院為例,除了國家生源地助學貸款、國家獎助學金、董事長獎學金外,并無其他由社會、個人設立的獎助學金。
三、獨立學院貧困生認定程序中存在的問題
(一)貧困生認定標準不明確
《教育部 財政部關于認真做好高等學校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的指導意見》(教財【2007】8號)文件中就“高等學校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提出,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教育、財政部門參照本行政區(qū)域內各地(市、州)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確定各地(市、州)的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認定標準。地方基層組織在對貧困生認定的過程中,其依據(jù)的是一種相對的標準,即地方基層組織開具的證明文件只能證明該生在當?shù)厥秦毨У?,但不能就此確定在學校他們也符合貧困生的資格[3]。因此,各地基層組織認定存在一定不足。
(二)貧困生認定方式不準確
獨立學院在貧困生認定方面一般由學校自身認定,先是學生提出申請,經(jīng)過班級、系、學院的層層審核,最終確定貧困生名額。在具體的工作中,學生個人申請存在一定水分,班級評議過程有的存在“拉票”等現(xiàn)象。很多學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對所有提出申請的學生進行貧困生資格認定。而一名輔導員難以具體掌握每名學生實際情況,所以,在認定方式上有待改進。
(三)貧困生認定材料失真
獨立學院在對貧困生資格認定時,一般參照申請材料,包括學生個人申請及其家庭情況調查表、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認定申請表等。這些材料是在學生家庭所在地進行審核,加蓋有關部門公章,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很大的人為因素,真實性、可信性較差。
(四)貧困生認定程序不合理
1. 認定組織機構不健全。獨立學院各系部大都沒有設立專門工作人員負責學生資助管理,而是由學生帶班輔導員進行貧困生的資格認定。輔導員日常工作繁瑣,導致在貧困生認定過程中缺乏對學生資助工作的研究,沒有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去一一掌握貧困生申請者的實際情況。
2. 名額分配不合理。許多學校一般按照各系學生總人數(shù)按比例分配各系貧困生名額。有的系雖然學生人數(shù)多,但貧困生人數(shù)少,但為了消耗名額,將貧困生條件放寬,使本不符合條件的學生“被認定”為貧困生,造成了資源分配不公,也對學生資助工作造成不好影響。
四、建立科學的獨立學院認定程序的對策
作為一種公共社會資源,和其他社會資源一樣,高等教育機會在社會各階層中的分配要求公平[4]。這就要求在獨立學院中建立科學有效的貧困生認定程序,切實保障貧困學生的合理權利。
(一)將上級資助政策落實到位
2007年6月教育部和財政部聯(lián)合印發(fā)《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yè)學校國家助學金管理暫行辦法》,很多高校僅僅單純地上傳下達,并未認真領會文件精神。尤其獨立學院學生有著眾多特殊情況,獨立學院應設置大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專門負責學生資助工作;在學校學生工作網(wǎng)上設置“資助管理”板塊,加強對外宣傳;將國家獎助學金政策及時推送至學生信息平臺,切實落實資助政策。
(二)定性與定量相結合改進貧困生認定方式
造成貧困學生的貧困原因多種多樣,且在一定程度上帶有動態(tài)性,不能完全依靠具體指標來完成認定,所以,尤其是在獨立學院認定貧困生資格的過程中應注重定量和定性的結合。在定量方面,應考慮貧困生的家庭收入與支出關系,家庭成員的職業(yè)現(xiàn)狀和家庭的人數(shù),貧困生是否擁有高檔的電腦、手機等耐用消費品,以及在校消費情況等指標;在定性方面,要結合貧困生提交的貧困證明,輔導員與貧困生談話記錄,通過班級骨干了解的貧困生生活情況及平時綜合表現(xiàn)等加以定性認定。[5]
(三)認真做好貧困生資格復查工作
財政部、教育部下發(fā)的《關于認真做好高等學校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的指導意見》中指出,“學校和院(系)每學年應定期對全部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進行一次資格復查,并不定期地隨機抽選一定比例的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通過信件、電話、定期走訪等方式進行核實?!豹毩W院大學生輔導員應加強與貧困生的交流與溝通,了解其家庭經(jīng)濟條件和思想動態(tài)。學校學生資助管理部門應定期對貧困生的貧困資格進行抽查監(jiān)督。
參考文獻
[1]胡錦濤.堅持把教育擺在優(yōu)先發(fā)展戰(zhàn)略地位努力辦好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教育[EB/OL].新華網(wǎng),2006-8-30.
[2]海峽教育網(wǎng).獨立學院是高校擴招生下的畸形之蛋[EB/OL].2012-7-30.http://www.haixia.edu.cn/htmls/201207/6830.html.
[3]余沖,李立文.高校貧困生認定程序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江蘇高教,2008(5).
[4]徐國興,等.在效率與公平之間——大學生自主體系中政府定位的中日比較[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21.
[5]黃永斌.新形勢下高校貧困生認定及資助模式探析[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