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潔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中英語詞匯教與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了解決策略。同時,探究了在閱讀課中如何促進詞匯教學,希望能對我們的教學帶來幫助。
關鍵詞: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思考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4-0030
隨著信息技術不斷發展,傳統的單模態式教學已滿足不了現代教學的需求,語篇多模態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目前英語教材都會配備插圖、表格輔助理解,教師應充分利用圖片,注重圖像中的人、事和物如何與語言互動構建語篇,表達意義。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若教師能把握好多種模態的交互作用,就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多元讀寫能力。Stemberg(1987)提出詞匯習得的實現需要滿足三個條件:第一,生詞能引起學習者的興趣并具有可學性;第二,充分的語境信息使詞匯可以完全被理解;第三,詞匯加工達到一定水平。從這三個條件出發,教師要學會利用不同模態的協同、強化和互補關系來提高教學效果,如在以口語為主模態的教學過程中有效地利用手勢、黑板、PPT、各種相關設備、實物來提高詞匯教學效果。
一、目前高中英語詞匯教與學中存在的問題
學生詞匯記得快,忘得也快,需反復查詞典;詞匯量普遍少;詞義感知不到位;無法建立英式思維,詞匯輸出依靠母語中介;生搬硬套,對號入座現象嚴重。就學生來講,學習英語詞匯的困難主要有以下四方面:一是音形不一致,如有的字母不發音,同音異形等;二是一詞多義;三是同義詞在詞義、搭配、感情色彩等方面不同;四是英漢詞匯語義不對等。通過以上論述,我們認識到目前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困擾學生英語詞匯學習的主要問題。
1. 注重語法,輕視詞匯
大多數英語教師在教學時注重語法,忽略詞匯的積累。他們認為在課上不能耽誤太多的時間,單詞只需要記憶就好了,而語法才是學習英語的關鍵,教師的這種觀念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方法。因此,我們教師要適當調配學習安排,注重詞匯講解,幫助學生理解文章。
2. 閱讀講解與詞匯教學彼此分離
有的教師習慣在講文章之前先教詞匯,他們認為詞匯是學生看懂課文的基礎,只要將詞匯的意思帶入文章,讀懂文章的意思就可以了;另一些教師習慣先講課文,認為課文是教學的主要內容,詞匯只要學生會寫就算過關了。這兩種教學方法都是錯誤的,詞匯與閱讀是相輔相成的,在學習文章時,借助關鍵詞有助于學生理解文章的整體思路,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有時還可以借著關鍵詞順藤摸瓜聯想到接下來發生的故事,而詞匯在文章的通篇解讀下,其記憶也更加深刻了,意思也更加豐富了。
3. 學習方式缺乏科學性
機械式操練形成了教學模式的單一性,導致教學的層次基本停留在記憶和領會兩個層次。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的狀態,接觸的詞匯數量越多,遺忘的速度越快,漸漸喪失對詞匯學習的積極性。事實證明,許多學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學習詞匯,卻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其主要原因就是他們不懂得如何有效地記憶和鞏固詞匯。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在詞匯學習過程中,教師應采用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同時有效地指導學生的課后詞匯學習,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其真正成為學習主體。
4. 詞匯學習脫離語境
在高中英語詞匯學習過程中,由于語言交流機會少、考試壓力大,許多學生通過記憶詞匯表來片面追求詞匯量的擴大,而未對詞匯的深層意義和實際用法做細致體會。近年來,高考中增加了推斷生詞意思的考查內容,要求學生通過利用上下文對于文章中的詞義進行推斷。基于這樣的變化,教師應增加推測詞義的教學內容。在沒有上下文背景知識的情況下推斷詞義是很難的。一個語境只賦予單詞一個確切的意義,對于多義詞來說,對每個意義的理解是通過該詞在不同語境里以不同的意義出現,多次從不同的角度激活、豐富大腦對這個詞的記憶,再經過大腦的加工處理以后而獲得的,并不是通過教師一次性對各種意義的羅列能解決的。所以,詞匯教學不宜脫離語境,把詞匯學習放在某個語言環境中,能夠使學生通過語言環境更加深刻地理解單詞的用法和多種意義,記憶也更牢固。
5. 語言文化不豐富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語言表述習慣,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有利于促進對英語語言本身的理解。許多學校的詞匯教學以音、形、義為重點,卻忽略了詞匯所承載的極為豐富的文化內涵,導致學生不能全面、真正地理解詞匯的含義,并影響了詞匯的得體應用。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各種語境加強詞匯學習,在語境中挖掘詞匯的文化內涵,進而使學生有效地掌握詞匯。同時,通過增進文化理解,形成文化意識,從而為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發展奠定基礎。
二、解決方案
教師可以通過創設相關的語境教詞匯,學生能從中領會并記憶深刻。通過語義比較教詞匯,許多英語單詞意思相近但用法卻略有差異。在呈現這樣的詞匯時,可以通過舉例子進一步說明。例如,smile,laugh和grin都是“笑”的意思,這時教師應從具體涵義和例句上加以區別:smile指既不張口也不出聲的笑;laugh強調出聲哈哈大笑;grin側重露齒的笑。這樣學生就能明白三者的區別與具體用法。
熟知英語詞根、詞綴或詞干,了解單詞的組合規律,這樣單詞記憶就如魚得水。通過聯想教詞匯,在呈現新詞匯時,如果能與其他相關的詞一起出現,讓學生理解其中的關系來學習新詞,溫故知新,學生的記憶更深刻。通過視覺直觀方法教詞匯。學生可能由于文化、地域、歷史等原因,對某些抽象說法不理解,這時教師可以借助一定的多媒體教具、實物、動作等視覺直觀方法讓學生一目了然。
此外,也可通過閱讀擴大詞匯量,這樣既可加快閱讀速度,又能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簡言之,詞匯學習要從點滴積累,不可一蹴而就。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立足于全體學生,圍繞詞匯這條主線以及詞匯教學的基本程序,用心設計教學活動。
三、在閱讀課中如何促進詞匯教學
詞匯教學是閱讀課中必不可少的,針對上述問題,需要我們優化教學方法,改進我們的教學理念。那么,具體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談談在閱讀課中如何促進詞匯教學。
1. 提煉生詞
從初中到高中,學生遇到的單詞從一兩千到三四千,這樣龐大的詞匯量需要學生不斷地積累,然而有些教師過多注重單詞,往往一篇文章要講幾個星期,這樣的教學方法大大降低了教學效率。教師需要提煉比較難懂的、練習中出現頻率高的生詞,這樣的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減輕學生的負擔,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師的教學任務也不會太重。
2. 理解生詞的工具
生詞一般很難記憶,學生即使背熟了,但在運用時還是不能正確理解,那么如何幫助學生理解生詞呢?首先,教師可以借助字典中的例子幫助學生理解生詞,字典中的舉例一般都是通俗易懂的,由簡單詞匯組成的,而且還有生詞的同義詞和擴充詞,這樣在一定程度上也擴充了學生的知識面;教師也可以通過圖片的形式解釋生詞,圖片的展示比較直觀,學生看到圖片會想到生詞,看到生詞會想到圖片,進一步幫助學生記憶生詞;教師也可以通過多媒體幫助學生理解,運用多媒體可以瀏覽文章的寫作背景,學習一種語言,首先要了解該國家的文化習俗,學生在閱讀文章時更能夠深入理解文章的內容和所描述的故事。生詞的理解是學生閱讀文章所必要的,因此我們要選擇合適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生詞。教師不要單一地依照中文的意思解釋生詞,這樣會使學生混淆生詞的用法。比如,bear和tolerate都是忍受的意思,但是bear一般是忍受極大的肉體痛苦,而tolerate是指忍受某人或者行為,并不指忍受痛苦。
3. 猜詞方法
在閱讀文章的時候,學生一看到生詞就會畏懼,結果就影響文章閱讀。其實,讀文章并不需要知道每個詞的意思,要學會猜詞來理解文章內容。首先,找到關鍵詞所在的位置,聯系上下文,知道大致所講的內容,那么關鍵詞的意思就很容易猜到了。再者,我們可以依照英語的構詞法,詞匯并不是雜亂無章、互不相關的群體,而是一個嚴密的體系。構詞法一共四種:合成法(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單詞合成的新詞)、轉化法(不借助詞綴,把一個單詞從一個詞類轉換成另一種詞類的方法)、派生法(在一個單詞前或后加上前綴“prefixes”或后綴“suffixes”構成新的單詞)、縮略法(把原有的詞匯通過縮短,使讀音和寫法呈現新的方式)。在這幾年的科學技術發展中,產生很多新的縮略詞。比如,Very Important Person是VIP(重要人物或會員)的全拼,這樣的縮寫形式方便了人們之間的交流,減少了學習英語的負擔。
4. 鞏固生詞
孔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習是一種能力,但這種能力不是與生俱有的,要不斷地磨練和鞏固。對于剛學完的課程,學生要及時復習,這樣可以強化所學知識,更新之前所學內容,學生的英語庫存也不斷累積。學生在學完課文后,可以做練習題鞏固知識點,強化記憶,教師也可以適當地布置學習任務,比如讓學生用英語總結文章的大體內容、單詞默寫等。
總之,詞匯是英語閱讀的基礎部分,在英語教學中起重要的作用。如今英語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很多人注重英語聽力,不注重英語閱讀,長期如此,在交流過程中會出現發音不正確等錯誤,因此,學生要注重閱讀,注重詞積累。詞匯的學習僅僅靠課堂時間是遠遠不夠的,學生的自主學習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高中英語教師應該深入學習新課標,更新教學理念,從認知的角度努力探索提高英語教學效果的有效學習模式,并幫助學生掌握各種詞匯學習策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從而達到學習效果的最佳狀態。
(作者地址:山西省晉中市榆次第四中學 03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