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一迪
摘 要:教師就要把美術課設計得直觀形象、生動活潑又耐人尋味。而在課堂教學設計中,教學情境的創設尤為重要,其可以起到優化課堂結構、增強課堂凝聚力、縮短課堂準備即開始部分的時間及提高學習效率等作用。因此,教師就應在美術教學中注重根據教材的內容特點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
關鍵詞:初中美術;課堂教學;情境創設;激發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1-045-01
在美術教學中為了激發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培養其對美術的愛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教師就要把美術課設計得直觀形象、生動活潑又耐人尋味。而在課堂教學設計中,教學情境的創設尤為重要,其可以起到優化課堂結構、增強課堂凝聚力、縮短課堂準備即開始部分的時間及提高學習效率等作用。因此,教師就應在美術教學中注重根據教材的內容特點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那么美術教師在美術教學中又如何進行教學情境呢?
一、利用音樂效果渲染情境
音樂是一種訴諸人的聽覺、啟動人的聯想和想象的藝術,它激蕩心靈、撫慰情緒,對渲染情境有很好的效果。如果說美術是形象的藝術,音樂則是抽象的藝術,如能把音樂語言與美術語言很好地溝通起來,教學就能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器官,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藝術是相通的,美妙的音樂令人陶醉,使人遐想,不同風格的音樂會呈現給觀眾不同的畫面。音樂以其抒情的形式、優雅的表達方式,通過音符的抑揚、節奏的頓挫、旋律的起伏,喚起人精神情感上的共鳴。在課堂教學上,播放不同的樂曲,能調節課堂氣氛和給學生以美的藝術享受。如我在講解完《彩球造型》這一節的基本知識,學生開始制作時,先播放一點富有激情、節奏感強的曲子,把學生的創造力和急于動手的積極性給調動起來。在學生的制作過程中,則放一些比較平緩、優雅的曲子,不打亂學生有序的制作狀態。在課程快要結束時,重播節奏感強的樂曲,督促學生完成作業,從而使學生整節課都能保持學習熱情,取得滿意的課堂效果。尤其在上美術欣賞課時,利用符合題材的音樂選段進行教學,讓學生在音樂的旋律中體會到作品的美和所蘊含的的意義。不僅豐富了學生的感受和體驗,開闊了學生的視野,而且還促進了學生的創造力,提高了課堂效率。
二、是采用示范創設
示范創設就是在美術課教學中運用熟練、準確、生動的作品制作給學生示范,創設濃厚的藝術氛圍,使學生對美術教師一蹴而就的作品示范產生仰慕之情而躍躍欲試,達到激發學生興趣與增強教師語言講述力的目的。美術課教學的示范有兩種:一是課堂準備五一節的具有即興表演性的作品示范,以教師的精湛技藝與作品生動的藝術效果吸引學生,激發其求知欲;二是講解技法理論過程中的示范其可將抽象的理論變得形象、生動、淺顯易懂,增強講述力與課堂活力。
如在寫意花鳥的教學中,教師在教授新知識前用較短的時間作一幅栩栩如生的花鳥畫,以胸有成竹的精彩的具有即興表演性的作品示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引入情境,爾后進行新知識的講解與技法示范,這樣無疑起到了活躍課堂氣氛的作用,同時也增強了課堂的凝聚力。
又如在水彩畫教學中,講“干畫法 ”和“濕畫法”的技法時,學生不易掌握,教師就必須一邊講一邊示范,可以畫一個蘋果示范“濕畫法”、畫一本字典示范“干畫法”,這樣學生就不覺理論的枯燥也較容易掌握。
三、運用直觀物品演示情境
實物是最直觀的,也是最有效的教學工具之一。有時,千言萬語不如一覽實物,它可以使任何繁瑣復雜的事物變得簡單明了,把實物運用到課堂上,不僅可以使內容變得通俗易懂,也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加深他們的印象。我在上《標志設計》這一課時,我取出學生常見的標志給學生看,發現他們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來,變得非常興奮,課堂氣氛立即活躍起來。直觀性物品在各種教學中都需運用,但美術運用得更廣泛,它包括范畫及過程范畫、模型、投影片、cd、錄像帶等其他輔助教具。通過這些直觀性教具的運用,學生將會使一些抽象又難懂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和簡單化。例如在教學素描五大調子時,運用一只白色石膏球和一個聚光燈教具,石膏球在聚光燈的照射下會呈現出明顯的五個調子,這樣給學生分析,既形象又直觀。而過程示范也是在美術技能教學中最常見也最有效的方法,美術教學中有許多難以表述的東西,看過示范形象便能直觀地解決問題。比如,中國畫教學、毛筆和宣紙性能的掌握,需要教師反復示范,學生通過反復實踐訓練才能領悟其法。如果沒有示范,任憑你任何精講細練,學生也很難了解筆、墨在宣紙上的微妙變化。
四、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
多媒體教學特有的聲、光、圖,能很自然地寓情于聲、寓情于畫、寓情于理,為課堂教學營造出寬松、美妙、和諧的氛圍。在教學初中美術“設計和創造理想的生活空間”一課時,我先通過互聯網搜集了餐廳、客廳、臥室、賓館、機場等的圖片,并通過色彩及明暗的處理,在課堂上用大屏幕展示出來,學生一下子就被這一幅幅美輪美奐的圖所吸引了,議論紛紛,興趣盎然。此時,老師便可娓娓道來:環境藝術設計強調的是空間的探索,是空間的合理使用,要想創造出完美與和諧,能充分滿足人們需要的空間,就必須把建筑、環境和人的活動當成一個相互關聯的整體來對待。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掌握了美術設計的基本知識,并能獲得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情感體驗。例如在學習《開國大典》時我先剪輯有關《開國大典》的影視資料片段,首先讓學生目睹開國大典的偉大歷史場面,毛主席同其他黨和國家領導人健步走上天安門城樓,毛主席向全世界宣布“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天安門廣場萬眾歡騰、載歌載舞、盛大的閱兵式,威武、雄壯的場面。通過片段學生不但對作品的內容美容易理解,而且對其形式美的認識也會達到一個更深的層次。
在初中的美術教學中,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和設備,創設一定的情境氛圍,有利于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體會美、感知美、追求美而最終創造美,有利于其認知能力和心理品質及道德的共同發展,有利于培養其健康的審美能力和良好的品德情操,才能取得完滿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