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鷺華
摘 要:動力不足型語文學困生有多種類型,表現各異。本文根據實際調查,梳理動力不足型語文學困生的主要表現形式,分析其心理成因,進而探討轉化策略,希望對語文學困生轉化工作起到一定的作用。
關鍵詞:學習動力不足;語文學困生;心理問題;轉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1-212-01
據調查,語文學困生中學習動力不足型所占比例很大。如果能激發此類學生的學習語文熱情,語文學困生轉化工作也許就成功了一半。
一、主要表現形式:
1、缺乏自主。這些學生沒有正確的學習目標,學習中比較被動,學習經常表現出從眾性和依附性,往往是其他同學做什么也做什么,根本沒有考慮自身實際情況。
2、厭學情緒。這些學生對于語文不感興趣,感到高中語文學習“沒勁”,學習中無精打采、得過且過,一些甚至產生厭倦憎惡之感。
3、懶惰行為。這些學生學習語文想走捷徑,課堂上不愿意認真聽講,懶得動筆、動腦,寄希望于考前老師劃重點,臨時讀一讀、背一背。
4、缺乏方法。這些學生學習態度較認真,但不愿意積極尋求一些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總是死記硬背,遇上有一定思考量的高中語文問題就束手無策。
5、容易走神。這些學生有學好語文的愿望,但注意力不集中,聽課、做練習經常走神,不能專注思考。尤其是閱讀篇幅較長、有一定難度的文章時,很容易被外界因素干擾。
二、心理成因分析:
1、外部原因。多數學校重理輕文,對于語文學科的重視也往往停留在紙上、嘴上,學生學習語文的氛圍很差。語文試題透明度低,答案模糊,就是花了時間做了,也不知對否。所以,理科學生往往愿意投入理科的題海之中,就是文科學生,也寧可花時間在政治、歷史、地理上,因為這些學科投入少,見效快。在這種心態下,本就不愛學習語文的學困生幾乎沒有時間投入,甚至一些對語文有一定興趣、語文成績較好的學生對語文也逐漸失去了學習動力。再加上學科自身特點,語文教師備課、改作文壓力比較大,對學困生往往關注不夠,而且大、小作文等訓練的批改周期較長,很難及時進行的反饋、指導,學困生實際學習情況往往不是很到位。
2、內部原因。多數語文學困生不能正確認識語文學科的特點,認為上課聽聽、課后做做練習就可以提高,從不注意觀察生活,從不讀課外讀物,從不多寫一篇文章。抱著這樣的認識學習語文,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語文學習》雜志有一句醒目的標題:“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它說明生活中處處有“語文”,把語文學習僅局限于課內是不行的。有的學生不能認識語文成績提高的漸進性。較之其它學科,高考語文更側重于能力的考查,而能力的高下是綜合素質的表現,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奏效的,這就是所說的“漸進性”。學語文一時的努力又很難出效果,這些學困生很可能馬上就打退堂鼓,殊不知一旦拋開語文不學,很快就會看出退步來。
三、轉化策略:
1、轉化學生的語文學習觀。
大多數學困生都會誤認為語文即使多花時間也無法進步,這種觀點直接影響了他們的語文學習。教師要讓學生明白,語文學科是一門基礎學科,可以幫助他們提高運用語言文字的水平,學好其他學科,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現代文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學鑒賞能力和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2、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1)創造適宜的外部條件。通過適當開展課前演講、辯論賽、寫書評、閱讀競賽等活動,激勵學生消除懈怠情緒,努力學習。同時對于這些學困生的進步要及時發現,適當獎勵,處理好成績和獎勵之間的關系,實現獎勵的激勵價值。
(2)創設良好的心理環境。語文教師要想方設法創設良好的學習心理環境,激起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一是語文老師要更加愛學生,讓學生在心理上愿意親近老師,愿意聽老師上課,愿意聽從老師的教導。二是語文老師要盡量滿足學困生自尊的需要、認知的需要、成功的需要等各方面合理的學習需要,以激發學習熱情和動機。三是語文教師要及時了解和把握學困生的情緒狀態,善于引導和調節學生的情緒,使他們能以積極飽滿的熱情投入語文學習中去。
3、指導學生建立有效的學習方法。
即使是語言學科,也是講究學習方法的,對學困生的指導,還要幫助他們發現并運用正確的語文學習方法,如:
(1)集中與分散學習法。語文學習的特殊性要求一些邏輯嚴謹、理解要求高的內容必須在一個規定的單位時間內認真思考,而大量的識記性內容一次記住不等于記住,必須化整為零,不斷重復,才能真正牢記。
(2)整體學習和部分學習法。語文學習既要求學生深入每一個知識點、每一篇文章的細節,又要求學生對文章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對各個知識點之間的來龍去脈有比較清楚的認識,最好能形成自己的知識網絡。
在老師的指導下,學困生如果能根據自身情況調整自己的學習行為,保證學習時間的有效性,語文學習一定會有所進步。
當然,高中語文學困生的轉化是一項貫穿整個高中教育的復雜而艱巨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們堅信,只要找準原因,改進方法,因材施教,長期堅持,并與學困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這些動力不足型學困生一定能變為學優生。
參考文獻:
[1] 高三學生語文學習的消極心理分析及調控措施 陳冬英 《中學語文》 2012年06期
[2]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操作與實務 陳家麟著 教育科學出版社 2010年05月
[3] 中小學生危機預防與干預 楊佐廷主編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年0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