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美麗
摘 要:在信息科技迅速革新的新時代中,科技日新月異的變化和發展為人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其中也包括對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影響。為了適應新課程改革的新教育要求,小學語文的教學形式也需不斷地創新、與時俱進,將信息技術融入教學活動中,便是小學語文的創新教育所在。本文將依據實際的教育情況,淺談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語文;教學創新;教學意義
新時期的素質教育倡導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當下社會中,培養與時俱進的新型社會主義接班人要求教學活動中注重傳統教學形式的革新創造。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育教學活動,是創新教學形式、提高教學質量和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語文教學活動的有效途徑。
一、利用信息技術革新教學形式,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教師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多媒體中視、聽、說等功能,為學生營造更為生動有趣的小學語文學習環境和具體直觀的教學課堂情境,促進學生高效地融入教學活動中,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語文教學效率。
1.化抽象為具體,直觀地解決教學難題。小學語文由于學科自身的特點,因而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積極調動視覺、聽覺等感官的綜合運用,促進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教師通過信息技術,能夠實現將抽象的語文知識化為具體可感的實際畫面,引導學生在觀看多媒體教材的過程中發揮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全方面感知語文文化知識內涵和文化魅力。此外,信息技術與教學活動相互結合有利輔助教師培養學生對小學語文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帶動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育教學活動。例如,在講《鯨》這一篇文章時,由于學生平時較少有機會接觸到活的鯨魚,更難觀察鯨魚日常活動的具體過程,學生對鯨魚只具有模糊的理論概念,對于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活動的開展都具有一定的阻礙。此時,教師可以靈活利用信息技術,幫助學生彌補這方面的缺憾。教師可以提前在網上收集有關于鯨魚活動或者研究的視頻材料,比如說海洋館鯨魚的表演、大海里鯨魚生活記錄等等視頻,并整理這些素材添加到教學課件中。學生通過視頻呈現的內容,可以基本了解鯨魚的體態、活動方式、聲音、習性……,這樣的教學形式不僅為學生科普了鯨魚的相關知識,更促進學生培養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2.拓寬師生交流渠道,促進學生提問質疑能力發展。新課程改革強調培養學生敢于質疑和踴躍提問的良好學習習慣,并且鼓勵組織學生間、師生間交流探討等教學活動。因此,教師在教育學生時,應當加強培養和訓練學生提問能力,積極鼓勵學生大膽發言、提出質疑。小學生學習語文并不止限于課堂上,離開教學課堂也需進行語文學習,在學習中難免產生疑惑,需要老師的指引和解答。那么,教師如何實現及時為學生解答疑問呢?此時,信息技術的教學意義和作用就得到了充分的展現。教師可以利用電子郵件、社交軟件等等交流平臺,創建師生間交流的平臺,實現及時解答學生疑惑這一教學難題。例如,當學生自主學習《賣油翁》課文時,產生對于賣油翁精湛技術練成的相關疑問時,便可通過信息技術及時向老師提出問題,從而促進語文學習能力的提高。此外,教師通過回復學生的提問加強了師生間的關系、營造好學好問的學習氛圍,還可以利用評價學生所提問題的水平進行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教育學生如何提高提問水平和問題質量。
二、利用信息技術豐富語文學習內容,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發展
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結合信息技術,能夠改善傳統刻板的教學方式,活躍課堂教學氣氛,不斷豐富語文教學內容,開創小學語文教學的新時代。傳統小學語文教學內容更多的是強調基本字詞的掌握和運用、閱讀能力的培養,很少重視學生對語文鑒賞能力培養和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信息技術能夠豐富教師課件的內容,通過生動有趣的圖片、視頻和音頻等等素材,學生能夠充分發揮主動性,積極調動各感官參與教學活動,提高學習效率。在教學實際過程中,教師善于利用信息技術,通過圖文并茂的教學內容強化學生注意力的集中、思維想象能力的發展以及鞏固語文知識點的記憶。例如,對于小學生而言背誦記憶古詩文具有一定的學習難度,死記硬背的記憶方式固然不可取,生動具體的畫面更能加深學生的記憶。教師可以設計春天晚上下雨、早晨滿地花瓣等等動態動畫,幫助學生記憶“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詩句。圖文并茂的教學課件,能夠促進學生對語文教學內容的理解和記憶,更促進學生在生動、栩栩如生的直觀情境中加深對語文知識的感悟,培養學生對語文文章的鑒賞能力,進一步提高語文綜合素養和學習能力。
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相互融合,為小學課堂教學活動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之余,促進學生對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鼓勵學生發揮大膽想象和激發思維。信息技術革新傳統語文教學模式的同時,還推動了教育理念的進步。新事物的融入促使教師注重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有利于學生身心全面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尤靖希,尤小蓮.開放的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環境[J].小學語文參考.2003年第3期.
[2]彭琴仙.“學習檔案”在教學評價中的應用[J].小學語文參考.2003年第3期.
[3]李乾明.語文教學藝術內在與外在地特征及其功能.課程教材教學[J].200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