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有鍵
摘 要:閱讀和寫作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且閱讀和寫作之間是互相配合、緊密相連的。閱讀可以訓練學生的表達技能和培養他們的情感,寫作則能夠使學生盡情抒發和表達。因此,閱讀教學在思維方式和創作素材方面打下基礎,就會更好地提高學生理解把握閱讀內容。因此,教師應鼓勵學生思考,鍛煉學生的思維方式,鼓勵學生緊密聯系現實生活,不斷豐富閱讀經驗,以提高閱讀與寫作的教學質量,將閱讀和寫作有效結合起來,使其互相促進,快速成長,對語文的學習和進步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閱讀能力;寫作水平;有效結合
一、閱讀與寫作的結合,關注長足發展
初中語文教學絕不能只片面的、割裂的訓練,一定要重視閱讀與寫作的結合,關注學生長足發展。閱讀和寫作是緊密相連的。初中生通過閱讀可獲取有效的信息,并從中拓寬視野、豐富見聞,進而走進生活,豐富自身體驗;在寫作中運用有效的閱讀表達方法,能夠潛移默化之中提高初中生的能力,學以致用。到這里,我們可以看出閱讀與寫作兩者是密切相關、相輔相成的。思維能力的提高能夠使學生具有強烈的表達自己的沖動和能動性,而寫作正是實現主觀意愿的有效途徑。因此,我們先要讓學生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技巧,然后把這些方法應用到他們的寫作之中,盡情抒發他們的情感,釋放內心的壓力。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的健康發展。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情感的豐富及閱讀量的不斷增加,當學生遇到類似問題時,就可以在寫作中釋放情感,詮釋內心的壓力。閱讀與寫作的有效結合,不但能夠提高初中生的閱讀能力,使他們更加深入地、高效地理解文章內容,還能有效提高初中生的寫作能力,有利于初中生把握自身情感,積極健康成長。多種表達方法的學習和運用,將他們的寫作手法也變得更加成熟起來。
二、培養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興趣
興趣永遠是激發學生學習潛力的關鍵要素,只有讓學生對閱讀和寫作產生濃厚的興趣,在以后的教學中才能把學習方法運用的如魚得水。在平時的語文課堂上,大多數時間都用來講授課本中的課文,大多數老師更注重對生字生詞的講授和考察,從而忽略了對課文的寫作背景和文章思想的拓展。長期以來學生對這種上課模式會產生疲憊感,這大大影響了課堂的效率。因此在課堂上,要注重對課文背景的深度挖掘。通過老師對文章作者的寫作心情和寫作背景的介紹,會帶給學生一個相對輕松的課堂,在課堂上可以相互討論,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在快樂中收獲到知識。除了學習課本中的文章,老師可以在課堂上講一些“故事”來吸引學生,在課下給學生提供一些有意思的讀物。起初,這些讀物可以以記敘文為主,當學生慢慢對閱讀產生興趣之后,可以加大讀物的難度,一步步地引導學生去學會閱讀,愛上閱讀。當對閱讀產生興趣之后,學生就會主動閱讀,積極寫作。
三、結合方式,提高實效性
1.要多展示課文的魅力,讓學生懂得欣賞語文的美
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課本所選編美文佳作進行反復誦讀。在初中語文課本中,有很多文質兼美的好作品,無論是寫人敘事,還是寫景狀物,處處展現了語文之美、語言之美。例如,語文課本中的寫景抒情散文《春》、寫人名篇《背影》,都是中國現代文學的經典作品,至今讀來仍能讓人感受到它們的無限魅力。它們無窮的魅力來自何處呢?看那文章質樸、平實的語言,就知道了。教師要引領學生反反復復地去誦讀、品味,讓學生能夠深入地感悟其中巨大的魅力。另外,教師要引導學生多讀課外的名家名作,讓學生的閱讀有個較高、較寬的起點。“書海無邊”,教師可以根據每一冊語文課本的“名著導讀”來引導學生如何選擇、如何閱讀這些名家名作,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語文閱讀能力,
2.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
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比如,在學習完閱讀文本后,我們可以采用仿寫的方式,讓學生仿照閱讀文本進行仿寫。這樣,學生就能夠把自己對閱讀內容的感悟在自己的作文中表達出來。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還增強了閱讀能力。
四、加強閱讀方法,提高閱讀效率
1.要充分利用教材
初中語文課本經過謹慎的篩選,其所選的文章,都是比較典型且質量高的。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充分挖掘教材,充分發揮語文教材的示范作用。對于教材中的著名篇章,我們一定要詳細講解,并與學生一同探討,使他們最大程度的掌握文本知識。此外,我們還要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以境引情,讓學生切身體會到文學的美、文字的美,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增強他們的感悟和理解能力。我們要避免照搬教案的講解模式,設計高效、有活力的課堂,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
2.指導初中生方法和技巧
初中語文閱讀和寫作不僅緊密相連,還相互促進。高效閱讀,能夠使學生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學會寫作方法和技巧。首先,教師應指導學生把所學到的這些方法和技巧靈活運用到他們的寫作之中,做到舉一反三、活學活用。然后,學生再根據他們的興趣和愛好,有針對性地閱讀其他優秀作品。這樣就構建一個“閱讀到寫作再到閱讀”的循環過程。在這一過程中,閱讀和寫作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另外,我們還要有效指導學生把握文章的結構脈絡、段落層次和修辭手法等,并指導學生研讀優秀文章,以此來打開學生的創作思路,進而寫出好文章。我們還可以讓學生進行仿寫,這樣既能夠鍛煉學生的遷移能力,還能夠激發他們寫作的激情。
3.積累豐富的課外知識
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還要鼓勵學生多讀一些質量較高的課外讀物,如果可以的話,教師應該親自指導學生如何選擇書籍。因為在初中生的寫作過程中,許多學生都是套用作文模板進行寫作。寫作模板看似降低了寫作的難度,但實際上是束縛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得不償失。好的文章能夠給人以美的享受,因此,學生通過閱讀好的作品,通過知識的不斷積累,可使閱讀能力不斷提高,在寫作方面也會有更深刻的感悟。
五、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寫作技巧
良好的習慣既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前提,同時也是語文素養的一種體現。好習慣能造就人,學習語言的好習慣是學生學好語文的基礎。因此,語文教學應注重語文習慣的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有著積極的作用。豐富的寫作技巧可以提高語文的成績,優化語文中的美,有良好的寫作技巧給語文教學帶來豐富多彩的美感。
總之,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和寫作教學是重要的組成部分,閱讀和寫作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而且,閱讀和寫作能夠鍛煉、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能夠更好地檢測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所以,我們要幫助和鼓勵學生勇于思考、善于思考,鍛煉他們的創新思維方式,鼓勵他們緊密聯系現實生活,從生活中尋找挖掘寫作素材,從而不斷提高閱讀和寫作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