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文龍
摘要:隨著教育體制改革,教育專家和一線教師對初中數學教學格外關注。初中數學教學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重點課程,近年來,初中數學教學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存在著教學模式單一,教學質量難以提升以及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等問題。為了創新初中數學教學模式,促進初中數學教學改革,可以將數學史融入數學教學中,使學生深刻地認識數學知識的產生。
關鍵詞:數學史;初中數學教學;價值;融入
將數學史融入初中數學教學中能夠發揮較強的教育作用。一方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另一方面能幫助學生實現自我數學知識結構的完善。具有針對性的數學史與實際的數學教學課程相互結合,能夠訓練學生的數學思維,激發數學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數學創新性思維。因此,針對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數學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
一、數學史融入數學教學中的價值
中外學者對數學教學中融人適當的數學史給予了高度贊揚,由此可見,數學史融入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也很明顯。很多學者認為數學史是數學教學中的激發因素,是引導學生認知數學知識的工具,將數學史劃分為數學教學中的一部分。數學家洪萵生在“數學史與數學教育”中提到,數學史在數學課堂中的應用可以向學生強調數學知識是如何演化而來的,數學知識擁有何種價值以及數學知識產生背后的文化內涵。他認為數學史中包含了豐富的教學素材,在教學中應用具有較好的啟發作用。在此基礎上,也有外國學者將數學史作為一種師資培訓的教學工具,從數學史的大環境中創新數學教學方式。
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學知識從單一化拓展到抽象化。在傳統模式的影響下,初中數學教學只是按照教材大綱進行指導性教學,教師對課堂上的數學史也只是一筆帶過,難以以數學史為學生興趣學習的激發點。在未來的初中數學中融人數學史,無論是在數學教學中,還是在教育改革中,都具有較為鮮明的教學價值。
二、數學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融入方式
將數學史融入初中數學教學中,總共有兩種融入方式,其一為工具式融入,將數學史作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激勵教學、教學知識重演的工具;其二為目標式融入。
1.212具式融入
將數學史作為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工具,能夠改善傳統初中數學課堂上的單一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提升教學質量。由于在墨守成規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方式司空見慣,不能主動地思考問題,那么此時數學史作為初中數學課堂上的興趣引導,能夠活躍課堂學習氣氛。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教學中,教師開篇就向學生拋出“雞兔同籠”的問題,學生在思考該問題時,多以生活經驗去分析,而不是如何列解題方程。在這樣的思維轉換下,就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得抽象難懂的一元二次方程教學變得易學,富有趣味性。
數學史作為教學中的激勵工具,能夠從學生學習心理以及精神上進行幫助。當初中生在運用新知識去解決問題時,總會懼怕遇到難題。這樣的情況屢見不鮮,那么在實際教學中為了對學生進行鼓勵,需要教師在課堂上以榜樣的事跡感染學生。數學史中多含有古代數學家在解決難題時的堅持,這些精神在當代學習中依然受用,因此,將數學史應用初中數學教學,可以從心理方面鼓舞學生。以史為鑒,才能夠明智。
數學史作為教學中的重演工具,對一些推理性的知識,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逐步推導公式進行深入思考,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才能夠啟發學生,加深對知識的印象。數學史中也有很多數學家的問題推導過程和初中生知識推導同步的環節,當數學史融入到該環節時,學生就會與數學史中的思考路徑同步,以提升學生學習的成就感。
2.目標式融入
目標式融入方式與工具式融入方式不同,目標式融入更加注重以特定的數學史知識提升學生的某種能力以及拓寬學習視角。在這一點上,目標式融入方式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反思能力,為學生學習提供不同的視角。例如,在進行九年級上冊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學中,教材中插入了相應的數學史,介紹了我國古代數學家趙爽和阿拉伯數學家,通過幾何構造法求解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整體思路。該種教學思路雖然與課堂上學生學習模式不同,但是古代數學問題思考之縝密也會為學生帶來震撼。學生通過學習古代一元二次方程方法,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習認知。數學史內容也可以與實際課堂進行轉化,以線索的形式引導學生掌握知識。
綜上所述,為了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激發學生在課堂上的興趣,教師可將數學史融入初中數學教學中??偣灿袃煞N融入方式,其一為工具式融入,將數學史作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激勵教學、教學知識重演的工具;其二為目標式融入。目標式融入方式與工具式融入方式不同,目標式融入更加注重以特定的數學史知識來提升學生的某種能力以及拓寬學習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