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碧慧
摘 要:毽球運動是我國傳統體育項目,具有較強的健身性和娛樂性,可以隨時隨地開展。如何傳承和發展毽球運動是值得我們思考和實踐的問題,湖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博才實驗中學(以下簡稱“博才中學”)對此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關鍵詞:家校一體化;毽球運動;實踐研究
毽球是從我國民間的踢毽子游戲發展而來的。毽球運動既具有傳統文化的底蘊,又具有較強的健身及休閑娛樂功能,它不僅可以增強身體素質,還可以調節身心,陶冶情操,培養團結合作精神。近年來,我國一些中小學也開始嘗試在體育教學中推廣毽球運動。在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與現代體育生活方式逐漸接軌的過程中,如何深刻認識和把握毽球運動,采取什么方式推廣毽球運動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才能更加符合科學健身的原理和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博才中學進行了研究與實踐。
一、博才中學開展毽球運動的可行性分析
1. 傳承中國傳統體育文化的需要
毽球運動起源于漢代,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現已被國家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傳承和發展民族優秀文化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
2014年4月,教育部公布《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今后我國要把國學教育系統融入課程和教材體系,增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在中考、高考升學考試中的比重。毽球運動成為傳統體育項目的一個重要選項。2014年8月,有8所學校被命名為“全國毽球運動示范學校”。這說明國家從政策上鼓勵并支持毽球運動在中小學的開展。在校園大力推廣毽球運動,可以讓中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正確認識我國傳統體育形態,培養愛國家愛民族的高尚情操和終身體育的意識,更好地成長成才,更好地建設我們的國家。目前,毽球運動在校園的推廣并不理想,很多學校沒有把毽球列入教學計劃。博才中學秉承“百年附中”的辦學理念,十分重視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大力推廣傳統體育項目進校園活動,以合適的方式和時機開展毽球運動恰逢其時。
2. 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需要
在體育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學體育教學要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方面想辦法、出效果。毽球是一項很好的有氧運動,在進行毽球運動時,需要全身各個部位的配合和協調,必須做到眼到、心到、腳到。通過不斷練習,可以增強力量、速度、靈敏性、柔韌性、協調性和耐力等身體素質,促進血液循環,加強心肺功能,促進免疫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功能的提高。在對學生隨機的心率測試中,發現踢毽球3~5分鐘,心率可以達到120次/分鐘以上,并且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可以自由掌握運動強度。因此,毽球運動能夠輕松地將身體素質鍛煉與學生的興趣培養結合起來,進而為學生終身體育習慣的養成打下良好的基礎。
3. 培養學生意志品質的需要
面對學習、家庭等方面所帶來的壓力,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心理問題造成的悲劇時有發生。許多學生不愿意運動,休息或者放松的方式更加傾向于玩手機、玩電腦。其實,面對壓力,中學生最需要做的就是勞逸結合,合理宣泄。毽球運動首先可以讓學生動起來,毽球的單人踢對提升學生的自我控制力和意志耐力具有重要作用;而多人參與的毽球項目則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社交能力。毽球的娛樂、競技功能以及便捷性,使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之余,在課間、課后約上三五同學一起參與。踢毽可讓學生忘卻煩惱與不快,消除緊張情緒;同時,參加毽球運動是需要大家相互配合與交流的,尤其是在毽球團體比賽過程中,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配合精神會得到有效培養,在共同承擔失敗、體會勝利喜悅的同時,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挑戰精神也會得到充分激發。如果動員家長也廣泛參與進來,毽球運動也便成了一項“親子活動”。由此可見,毽球運動可以改善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并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社會意識,錘煉學生的意志品質。
4. 開展毽球運動的可行性
毽球運動是一項集健身性、娛樂性、技巧性于一身的運動,它不受年齡、性別、場地、氣候以及參與人數的限制,不論男女、人數多少,不論室內室外、場地大小,不論走廊操場、房間客廳,只要有需求,人人能踢,處處可踢。博才中學有著家校一體化育人的好傳統,倡導家長和孩子一起參與毽球運動,讓家長和孩子一起鍛煉,彼此合作。很多家長在小時候有過踢毽子的經歷,而且技藝嫻熟,在家長的監督和帶動下,廣大學生們投入毽球運動必定熱情高漲。加之毽球價格低廉,易于攜帶,學生可以利用在校的課間休息或者在家做功課之余等各種“碎片化”的時間鍛煉。因此,博才中學開展毽球運動是完全可行的,關鍵點在于我們應該在何時以何種方式開展毽球運動。
二、博才中學引入毽球運動的方案設計
1. 以寒假作業為抓手,家校一體化推廣毽球運動
綜合在寒假期間天氣寒冷、空氣質量差、學生戶外活動少、走親訪友多等因素,近年在寒假,博才中學選擇毽球作為全校學生的寒假作業,統一布置。并且希望廣大家長也積極參與,家校一體開展毽球運動。
博才中學體育寒假作業以往是要求學生每天跑步多少米,仰臥起坐做多少個,等等。如何落實卻有待商榷,而這也是作業能否真正發揮效用的關鍵。其他科目的作業一般都有有形的成果供家長監督、老師檢查。但體育課的作業學生有沒有完成,監督和檢查似乎都有難度。如果這個環節沒有落實,體育寒假作業就成了一紙空文。那么作為學校和負責的教師,就應該在這方面進行完善,形成對學生行之有效的督促。博才中學的毽球寒假作業達標要求是,男生2分鐘踢60個,女生2分鐘踢70個,為了鼓勵學生平衡發展雙腳依次踢毽,又把雙腳踢的難度系數定為1.5。標準統一,考核簡單,易于家長在假期監督學生完成。
為了激發學生寒假學習鍛煉的興趣,博才中學制作了富有特色的毽球宣傳展板,印發了關于寒假毽球運動致家長的一封信,上傳了本校教師演示的毽球教學視頻到各班的家長群,并請各班班主任大力宣傳。
我們設計了關于毽球寒假作業的家長問卷和學生問卷,以2014、2015、2016級三個年級九個班536個學生為觀察樣本,運用文獻資料、問卷、統計、訪問和行動等研究方法。我們發現,86.1%的家長參與了寒假毽球運動,甚至55.2%的家長踢的毽球數量多于學生,說明家長小時候玩毽球的機會較之現在的學生多。有家長留言,“和孩子一起踢球,找到了童年的感覺”。毽球的娛樂性,使學生消除了學習的緊張情緒,增進了親子關系和家庭和諧。
2. 開展毽球校本課程教學,提升毽球課程質量
一方面,博才中學成立體育名師工作室,制定毽球的普及推廣規劃,編寫毽球校本教材,積極培養專業性強的毽球師資隊伍,支持青年教師積極參與一切有利于自身毽球技能和理論水平提高的教研活動,不斷提高教師的理論知識和技術技能,利用教師高超的毽球技能吸引學生。另一方面,從毽球的基本技能、普及推廣與娛樂健身的角度出發,開展校本課程資源建設,完善毽球教學設施,為校園毽球教學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保障。
3. 以賽促練,把毽球學習推向高潮
博才中學組織了班級、年級、校級的毽球大賽,目前開展了“毽球單人賽”,使用“花毽”。毽球彈性好,毽子起落的速度與方位,沒有太多限制,踢起來后上下翻飛,花樣動作全憑自己掌控,沒有特別高難度的動作,所以適合于不同身體素質基礎的學生,并且適合于各個年齡段的人群,是終身體育鍛煉的理想項目,這是向全體學生推廣普及的運動項目,之后通過層層比賽評選出校級“毽球男神”“毽球女神”,校長親自頒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一步我們還將開展“毽球團體賽”。學生達到一定技能水平后,我們計劃開展班級對抗賽和俱樂部對抗賽,在個人賽毽球的趣味性、觀賞性和健身性的基礎上,增加了對抗性。“花毽”練習是基礎,“賽毽”對抗上水平,學生可以由淺入深,逐步掌握。通過以賽促學、以賽促練,達到人人能踢毽球、時時會踢毽球的效果。在比賽中,我們也將邀請部分家長參與,進一步擴大家校一體化開展毽球運動的影響力。
4. 成立毽球興趣協會,形成學習的長效機制
博才中學以班級、年級為單位,成立了毽球興趣小組和毽球俱樂部等校園體育組織,成為吸引家長和學生毽球愛好者以及團結和管理毽球愛好者的重要平臺。建立此類專業化較強的毽球組織,不僅有利于學生以及部分家長毽球技術的鞏固和提高,也有利于毽球運動的推廣和普及,使毽球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一部分。另外,校園毽球協會或俱樂部的構建,還可以對各項課程資源進行整合,采用規范管理、定期組織活動和比賽等手段,來不斷提升學生的毽球水平。學校構建毽球學習交流的QQ群和網站,使老師、家長、學生之間能夠就毽球教學與訓練的話題進行充分溝通,并通過學校的信息平臺及時反饋班級和年級的毽球學練情況,以促進毽球教學質量的提高。
毽球由于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綜合體育運動的功能,非常適合在校園體育教學中引進和開發。博才中學以把毽球運動作為寒假作業來布置為契機,將毽球運動引入校園教學,探索出了校外鍛煉與校內教學結合、傳統體育與競技體育結合、學校體育與終身體育相結合的新模式。同時毽球運動是大眾終身體育項目的理想選擇之一,家校一體化開展毽球運動,使學生、家長練習毽球的興趣大增,并從中受益。
(作者單位:湖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博才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