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小玲
(岷縣和平小學 甘肅 定西 748400)
摘 要:從小學語文教材的編寫體例看,基本教材中的每篇文章均附有插圖。這些插圖內容的設計與遴選諳合了小學生的心理狀況與認知水平,同時教師通過對文章插圖的合理運用,能夠實現學生觀察理解能力的有效養成。
關鍵詞:小學語文;插圖;教學效率
葉圣陶先生說過:“好的課文插圖能夠加強對讀者的感染力,加深讀者的印象,使讀者認識得更清楚.決不是可有可無的點綴”。然而遺憾的是,隨著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廣泛應用,其所提供的豐富的視頻與音頻教學資源無形中壓縮了插圖的教學輔助地位,導致插圖的教學輔助效用不斷下降。因此,對小學語文教學運用插圖提高教學效率的研究十分有必要。
一、小學語文教材中設計插圖的重要性
根據新課標的規定,教材中的插圖亦是提升教學質量、保證教學效度的教學資源之一。小學生的身心特點決定了其在文字與圖片的閱讀過程中,對生動地插圖表現出更為強烈的探知興趣。因此小學語文教材中設計插圖符合小學生的個性特點,除此之外又能夠提升教科書的美學感受,所以插圖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促進教科書的審美設計
小學語文教科書的設計需要圖文并茂,利用插圖的色彩與構圖來活躍教材,如此能在審美設計方面有所突破,使教材不再枯燥無趣。比如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二課《古詩兩首》中的《詠柳》,如果只有這首詩的文字部分,勢必會給學生造成晦澀、枯燥的感覺,但是編者巧妙地設計了一幅插圖作底,插圖中近景是翠綠色的柳樹,氣度翩翩的詩人,中景是波光粼粼的水面,遠景是古樸的塔樓和民居,畫面的層次感鮮明,色彩設計合理,奪人眼球,使學生在這幅插圖中感覺到了美妙和詩意。這就是插圖的魅力。
(二)符合小學生的個性特點
小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思維容易分散。而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依托對課文插圖的合理使用,如利用插圖創設教學情境或為學生創設問題等方式,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探知熱情,進而使學生的注意力水平提升,從而保持良好的聽講狀態。小學語文教師借助插圖對教學的輔助效用,能夠使學生的想象力被充分激發,使其觀察能力與邏輯推理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強,還能夠通過對學生興趣著眼點的挖掘實現對學生主動學習熱情的激發。
二、巧用教材插圖,提高教學效率
利用教材插圖來提高語文教學效率,需要在課前引導學生觀察插圖,激發學生興趣,授課中引導學生復觀插圖,輔助文章內容理解;課后有效研究插圖,培養學生想象與表達能力。如此,插圖便與文字內容結合得更為緊密,對于提高教學有效性也更具意義。
(一)授課前引導學生觀察插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授課之前,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觀察插圖,也可使插圖作為一個“導入”來完成課外到課內的過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六課《爬山虎的腳》授課之前,教師沒有直接引入課文,而是在剛一上課時便引導學生觀看課本插圖,讓學生觀察插圖,思考“這是什么葉子?它有什么特點?它是如何爬墻的?”在學生圍繞插圖討論得熱火朝天的時候,教師便將其引入到課文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可見一斑。
(二)授課中引導學生復觀插圖,輔助文章內容理解
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插圖來使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進一步加深。例如: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21課《圓明園的毀滅》中有兩幅插圖,其中課本115頁的插圖是小圖,116頁的插圖為大圖。教師在閱讀課文最后一段之后,引導學生復觀察圖:“我們現在來看116頁這幅圖,大家根據這幅圖,來想象一下,圓明園被燒毀之前是怎樣的宏偉壯觀?在1860年10月18日和19日,它又經歷了怎樣的劫難?你又是從哪里看出來的?”學生經過小組合作與討論,根據圓明園殘存的建筑可以推測圓明園被毀滅之前的宏偉和壯觀,但是從其斷壁殘垣與雜草叢生,卻可以看到其被毀滅后的景象。
(三)課后有效研究插圖,培養學生想象與表達能力
在人的各種能力中,想象力是最神奇的,它具有突發性,最能體現人的創造力。形象生動的課文插圖,具有情節濃縮性的特點。如果就圖講圖,學生的想象會受到插圖內容的局限。因此,在課前觀察、課中復觀插圖之后,對于某些具有開放性的插圖,教師需要在課后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研究,以此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與表達能力。
三、小學語文教材中插圖設計的不足與改進
(一)小學語文教材中插圖設計的不足
小學語文教科書插圖存在諸多不足,總結起來無外乎兩個方面。
一方面,插圖本身存在一些錯誤,清晰度不夠,圖文一致性低,插圖所傳遞的價值觀念偏失等,這些都違背了教科書編寫遵行科學性的準則,不利于向學生傳遞正確的知識觀和價值觀;另一方面,雖然師生對插圖的認識比較到位,但在實際教學和學習中,教師和學生都沒有把插圖真正利用起來,甚至很少關注插圖,這些現象都說明師生對插圖的重視程度還不夠。
(二)小學語文教材中插圖問題的改進
針對小學語文教科書插圖的問題,應該如何加以改進呢?一方面,小學語文教材編著者應該注重插圖的清晰度和圖文的一致性,選擇能促進學生價值觀與知識觀發展的插圖; 另一方面,小學語文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充分設計插圖認知環節,以便授課過程中引導學生充分利用插圖,達到輔助語文教學、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最終目的。
四、結語
語文課本上豐富多彩的插圖凝聚了編者的心血,如果教師不對這些畫面加以合理地運用,其中藏匿再多的教學契機和內涵,學生也會熟視無睹、渾然不覺,最多也是多看幾眼而已。因此,我們以人教版為例,對小學語文教學運用插圖的意義和方法進行了研究。希望本文的論述能為廣大語文教師的教學提供參考,從而使其最大程度上利用插圖提高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