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啟敏
【摘 要】本文分析創建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雙廠”實訓基地的意義,以廣西理工職業技術學校為例,從實施“崗位引領、分段提升”培養模式、改革教學模式、打造專兼結合“雙師型”師資隊伍、推進校企合作等方面探索汽修“雙廠”實訓基地的建設與實踐。
【關鍵詞】校企共建 汽修專業 “雙廠”實訓基地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3B-0068-02
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家對中職教育投入也日益加大,各職業院校實訓基地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改進和改善,但伴隨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技術的更新,汽修實訓基地的實用性提升、高級技工培養及新設備補充等問題,在較大程度上制約著中職學校汽修專業實訓基地的完善及發展。基于此,廣西理工職業技術學院積極探索校企合作、依靠行業、服務企業、資源共享的“雙廠”型實訓基地建設,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創建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雙廠”實訓基地的意義
(一)可以營造良好的實訓環境。校企共建校內和校外“雙廠”實訓基地,在進行場地規劃時,可以讓企業和專業教師均發揮出來各自的優勢,做好咨詢工作,最大限度和實際生產、技術、服務等一線工作相貼近,讓職業環境得以充分體現,學生在此種環境下能更好地掌握職業技能,開展實操和實訓教學。最為關鍵的是,可以基于汽修企業的文化和經營理念,營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圍,讓學生真正從思想上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對自己的職業重要性有重要認識,進而有效縮短從學校到實際工作的培養時間。基于此,廣西理工職業技術學校加大投入,深化和汽修企業合作,打造“雙廠”實踐、“雙師”教學的人才培養平臺。
(二)可以強化“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需要有技術過硬、素質高的專業師資力量。一直以來,廣西理工職業技術學校重視專業教師的培訓,不斷派遣骨干專業教師到汽修企業進行學習和在崗培訓,如此可有效推進“雙師型”師資隊伍壯大。此外,“雙廠”實訓基地的建設,能夠及時、準確地掌握汽修市場最新動態、最新技術,把市場上新車型、技術設備融入校內的實訓教學中,而校內工廠又將理論知識和實際汽修技術進行融合,再應用到校外工廠的工作中,如此在充分滿足企業深入開發新型汽修技術和工藝的同時,讓學生在校內、校外汽修工廠實訓中能更好地學到汽修技能,掌握先進的汽修技術和理念,全面提升的專業素養。當前,合作的上汽通用五菱寶駿汽車維修店和上汽通用五菱都會及時將市場上新汽修設備、技術提供給學校,豐富了校內工廠實訓教學的內容。
(三)可以充分利用好汽修企業資源。廣西理工職業技術學校和汽修企業創建較為穩定、資源可共享的“雙廠”培訓基地,能夠為中職汽修學生、企業員工及院校專業教師的學習及教學給予更為豐富、先進的設施。數年來,校內汽修實訓基地得到校外合作汽修企業的共享的諸多教學設備、技術資料、教具等,這大幅促進了校內實訓基地建設,使校內汽修工廠更為健康、穩定地發展。同時,校內汽修實訓基地也不斷向校外企業輸送大量專業、技術素養較高的汽修人才,如此不僅滿足了校外企業的發展,也有助于中職學校的人才培養。
二、基于校企合作下汽修“雙廠”實訓基地創建的實踐
廣西理工職業技術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建于 2004 年,其汽修實訓基地被評為廣西示范性實訓基地。當前,該校通過校企合作創建了校內汽修教學工廠,設備總價值達到 1487 萬元,實訓基地的面積達 8942 平方米,包括 3 個實訓中心和 1 個培訓中心,設有汽車基本技能實訓中心、汽車專業綜合技能實訓中心、汽車專業崗前技能實訓中心、汽車駕駛培訓中心,共擁有實訓室 19 間,設備配置能滿足學校教學和服務當地產業以及職業技能鑒定考核的需要。
(一)實施“崗位引領、分段提升”培養模式。通過校企深度合作,結合廣西理工職業技術學校實訓室的實際情況,建立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崗位引領、能力分段提升”的人才培養模式,學生在企業崗位工作內容和崗位工作能力需求引領下,三年學習時間分為四個學習階段,分別在基本技能訓練實訓中心、綜合技能實訓中心、崗前培訓中心(正發汽車快修公司、駕駛培訓中心等)進行模塊化項目學習和在企業培養崗位能力,最終實現職業人的培養目標。
此外,積極探索創建相對獨立、有效的管理方法,更好地引入現代汽修企業經營理念和價值理念,營造出良好的企業職業氛圍。同時,實訓的內容、方式、過程均應實現企業化,在專業教學、設備工具、材料及培訓等方面也要逐步實現企業化,以保證學生通過校內外“雙廠”實訓的效率和質量。
(二)改革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通過創新和深化校企合作模式,以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和合作企業為載體,實施“項目引導、理實一體”教學模式。采取更容易為學生所接受的項目教學、場景教學、案例教學和仿真模擬教學等教學方法,通過數字仿真、模擬操作、多媒體課件等信息化教學手段,多渠道系統優化教學過程,有效增強教學的實踐性、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教學質量。此外,校企共建“雙廠”實訓基地可有效強化校企合作,訂單式汽修人才培養方式讓汽修企業的技術培訓和中職汽修課程充分結合,實現專業教學水平和汽修技術同步,使教師能根據企業實際需要開展教學,讓學生所學技能夠和企業直接對接,提升課程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
(三)打造專兼結合“雙師型”師資隊伍。應根據專業建設發展、教學需要,有計劃安排教師到相關企業進行實踐鍛煉,提高專任教師的綜合職業素養與操作實踐能力。從相關企業引進具有一定理論水平和豐富實際生產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作為兼職教師。目前汽修專業教師 38 人,高級職稱以上 10 人,技能證(中級以上)33 人,“雙師”率 86%,專兼結合教學團隊,為本專業的人才培養提供了質量保證。應推進校內汽修專業教師的實踐培養工作,分期選派參與合作企業通用公司的技術培訓,同時還需要安排專業教師到合作企業所辦工廠中掛職實習,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到實踐中,以提升他們的實踐、科研、教學等能力,推進“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
(四)積極推進校企合作。與上汽通用五菱寶駿汽車公司、南寧中達豐田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廣西建匯眾達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南寧市鑫來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等 15 家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更好地滿足學生的教學實習及頂崗實習要求。2012 年開始與上汽通用五菱寶駿汽車公司開展緊密的合作,成立五菱寶駿冠名班,開展工學交替達兩年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時,應充分利用好專業教學資源和校外合作企業的設備設施,為社會、汽修行業定期開展技術培訓、職業技能培訓及鑒定等服務,為社會、汽修企業積極開展各類汽修專業培訓、鑒定。校企共建的“雙廠”實訓基地不但可讓中職汽修學校的辦學始更為貼近職業、崗位的需要,也能更為貼近汽修市場和社會需要。
總之,伴隨市場經濟發展的深入,我國汽車產業的迅速發展及學校汽修專業的改革和發展,為實施“雙廠雙師”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實踐基礎,為項目的研究實施提供了條件。中職學校應抓住此機遇,結合院校的辦學實際和市場需要深化校企合作,共同創建“雙廠”實訓基地。
【參考文獻】
[1]梁家生.校企共建汽修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亞太教育,2015(13)
[2]馮美宇.校企共建校中廠“工作站”實訓基地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0(10)
[3]陳建宏.高職院校校企合作共建汽車實訓基地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室科學,2011(9)
[4]徐 彬,鄭 彤.校企合作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的探索與實踐[J].職業技術,2014(8)
[5]呂 強.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8)
(責編 劉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