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丹
【摘要】對于中職機電專業的學生來說,學生畢業后會很快地走向工作崗位,并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在學校的過程中需要做好學生的教育。“工匠精神”作為一種優秀的思想內涵,對于學生的發展具有顯著的意義。但是從現階段的培養現狀來看,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本文旨在從工匠精神培養的重要性入手,結合存在的問題,針對性地探究如何進行探索和實踐優化,加強滲透教育。
【關鍵詞】中職機電專業 工匠精神 培養 探索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8-0003-02
一、引言
中職教育是我國教育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的經濟發展過程中目標是培養更多高素質的勞動人才。而職業精神指的是人們在一般認識上的價值取向,還包括職業理想等。但是從我國現階段的中職院校來說,往往忽視了對學生職業精神的培養。“工匠精神”有必要重新塑造,并使其融入到職業教育的環節當中。
二、現階段影響工匠精神培育的因素
1.社會方面
社會方面的因素是非常關鍵的部分。我國一直高度重視中職教育的發展,也頒布了很多政策來支持。而職業教育也隨著國家的重視快速發展,職業能力和技能水平都得到了顯著提升。但是以我國目前的教育體系來看,應試教育在常年的發展過程中已經形成了一種固定化的模式,素質教育并沒有真正地融入機電專業的學生當中。機電專業旨在培養具有必備基礎理論知識、專門知識和較強的從事本專業領域實際工作的能力,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高級應用型、技術型人才。因此這也說明除了技能水平以外,職業精神也是不可或缺的,所以社會因素成為了目前制約中職學校開展培養工作的主要原因。
2.學校因素
中職學校的目的是為社會和企業輸送需要的人才,但是很多學校對于自身辦學的定位沒有明確的認識,往往只是注重專業性和人才培養的有效性,僅僅將學校看做是一個培養技術人才的場所。但實際上,雖然學生的技能非常重要,學生的職業素養同樣需要關注。當一個人缺乏職業素養和職業精神時,那么他也無法勝任這項工作[1]。
3.學生自身
學生對于“工匠精神”尚缺乏明確的認識。雖然工匠精神是一種優秀的精神內涵,并且包含了學生需要的專業素質和技能水平。不過從目前的中職院校教育現狀來看,學生的年齡普遍較小,生源質量不高,他們自身的主動學習意識缺乏,并且在面對困難時容易出現退縮,缺乏堅持的精神。學生自身的因素也給院校的工匠精神培養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4. 企業方面
企業的發展是離不開人才的支持的,而中職院校畢業的學生有很多都能進入企業和單位,并發揮自身的作用。但是很多企業本身沒有意識到職業素養和職業精神的作用,往往為了節約生產成本而雇傭臨時工人[2]。這種行為在他們看來是一種非常正常的行為,因為工人所從事的工作本身也是機械化的勞動,人員的素質不會對生產過程產生重要的影響。因為這種態度上的問題,職業精神教育并不能真正地落實到位。
三、中職院校如何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既是一種意識取向,也是一種行為取向。工匠們所奉獻出來的產品質量水平高,具有市場競爭力,則說明工匠精神的價值能夠真正體現。在中職院校日常的教育中,也需要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來進行培養。
1.重視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開展工作的基礎。德育指的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的需求有目的性地對受教育者給予的思想和道德教育。雖然中職院校旨在培養技能型人才,但是隨著未來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機電一體化必然成為未來社會發展的重要手段[3]。如果教師沒有意識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那么對于學生的教育也會出現偏差。所以德育教育應該與日常教育相滲透融合。并且相互影響,對于學生的發展和院校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中職學校必須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未來的發展需求,針對性地開展德育教育,將工匠精神的內涵也融入德育教育當中,采用最合理的方式來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讓他們在日常學習中接受工匠精神的相關知識,從而理解內涵,提升道德水平和職業素養。當他們能充分認識到職業素養的重要性,也能在未來的工作中勝任自身的工作,發揮更大的價值。
2.重視專業教育
工匠精神是一項長期的過程,是在日常的職業教育當中應該被重視的課程。所以中職院校的教育應該具備專業性知識,并在學習技能的環節中受到工匠精神的感染。本身機電專業的學生,可在機械設計、制造與裝備行業、模具制造業,輕工、家用電器、電子制造業從事設計、制造、技術改造、產品營銷、設備管理與維護等工作,因此這也是未來社會的發展的必然趨勢[4]。學生在校期間除了本身的理論知識以外,還會參加各種類型的技能培訓和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考試,充分利用知識,并重視技能培養的重要性。學生在畢業后也會走向不同的工作崗位,因此職業素養和專業精神都是他們賴以生存的優秀品質。故而學校也需要根據專業的特點對學生展開相關的教育,認識到專業能力的提升是離不開專業教育的。
3.重視實踐教育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工匠精神并不是一項理論性的內容,相反,它是一種在日常工作中和學習中所體現出來的一種實際價值。當學生在自身的崗位上能運用到所學的知識,并用于解決問題時,就可以被認為是具備了職業精神,他們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到精神的價值,將其作為日后發展的重要依據。在實際的教育過程中不妨采用模擬的方式來培養他們的素養。例如舉辦各類的技能比賽,讓學生從比賽中不斷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然后針對性地進行改善。同時他們還能接觸到現階段的一些專業技術,拓展知識面。一些企業為了能招攬優秀的人才,也可以和學校進行合作,將企業作為實習的場所,提供設備和場地,與學校一同培養優秀人才,并為企業所用。不難看出實踐教育是學生可以切身感受到的,而工匠精神的培養工作也在不知不覺中進行了融入,學生的素養得到了顯著的提升。
機電一體化的專業是一門涉及到很多學科知識的專業,包括電子技術、精密儀器、計算機技術等,是高新技術產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這項技術也得到了充分使用,成為了先進的制造技術[5]。其發展會對社會轉型帶來重要的影響,也會讓生產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得到明顯提升。國家未來對于制造技術專業的人才會非常需求,所以作為中職機電專業的學生,在未來也有非常好的發展前景,無論是電氣工程還是自動化設計還是安裝管理,都能體現自身的價值,因此在實踐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是非常必要的。
四、結語
通過研究,可以看到工匠精神是中職院校人才培養中的關鍵,同時也是企業未來發展中的重要保障。所以作為學校,要認識到工匠精神對于學生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的教育中采用科學合理的手段進行人才培養,從而讓學生具有嚴謹的理論知識和過硬的技術水平,為我國未來的發展提供重要的技術保障。
參考文獻:
[1]郭建峰. 淺談工匠精神在中職機械專業技能訓練中的滲透教育[J]. 學苑教育,2016,01(20):70-70.
[2]陳榮修. 能工巧匠,制造強國的中流砥柱——淺談中職學校培養“工匠精神”的做法與經驗[J]. 現代職業教育,2016,15(23):100-101.
[3]周晗. 夯實從“工人”成長到“工匠”的基礎-如何把“工匠精神”融入中職教育[J]. 時代農機,2016,03(07):151-152.
[4]代秀萍. 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與崗位有效對接[J]. 紡織科學研究,2016,05(07):86-87.
[5]高可清. 論中職學生“工匠精神”認同的現狀與對策[J]. 教育,2017,30(01):00303-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