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陽+于婧雅+韓文革+王繼宇
[摘 要] 退耕還林工程主要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出發點,將一些水土流失嚴重的耕地,沙化、鹽堿化、石漠化嚴重的耕地,糧食產量不穩定的耕地停止耕種農作物,改成大面積的種植綠色植被,一方面可以減少農作物耕種的損失,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林業效益。大力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可以達到惠民惠農、提高林業效益雙贏的局面。
[關鍵詞] 實施 退耕還林工程 治理生態
[中圖分類號] F32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7)05-0131-01
引言
退耕還林工程是西部大開發的主要工程項目之一,大力實施退耕還林工作可以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等生態問題,還可以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增加農民的收入。本文將從實施退耕還林工程的根本,實施退耕還林工程的前提,實施退耕還林工程的關鍵,實施退耕還林工程的核心四個方面對大力實施退耕還林,努力提高林業效益進行闡述。
1 實施退耕還林工程的根本是治理生態環境
一直以來,由于人們對資源的不合理使用,對森林亂砍亂伐,缺乏有效的管理導致綠色植被破壞嚴重,水土流失,洪澇災害頻繁發生,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的破壞。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可以減少水土流失、洪澇災害,使江河下游的居民生活得到保證,可以免受自然災害,并且減少經濟損失,促進可持續發展。因此,實施退耕還林工程需要從根本上入手,加強對生態環境的治理的工作。根據數據分析,我國從解放初期到80年代,森林覆蓋面積呈遞減趨勢,經過20多年的治理,現階段我國森林覆蓋率上身明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是長期以來對集成的大問題,光提高森林覆蓋面積問題不能得到根本的解決,水土流失還是常有發生。仔細分析,除了提高森林覆蓋率來減少水土流失,洪澇災害,還可以減少坡地耕種,使坡地耕種農作物轉變成種植植被。大面積的坡地耕種特別容易導致土地松散,土地中的水分得不到很好的儲存,對這些坡耕地實施退耕還林,可以使水土流失,洪澇災害等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從而使生態環境得到徹底改善。
2 實施退耕還林工程的前提是尊重農民意愿
根據黨中央和國務院的指示,在實施退耕還林工程中,不能強迫農民,要以尊重農民的意愿為前提,如果不嚴格按照黨中央和國務院的指示展開工作,勢必會嚴重影響農民退耕的積極性。黨中央和國務院規定了相關政策,每1畝退耕地補助糧食150kg,這完全是站在農民的角度考慮問題。以重慶市黔江區為例:黔江區的坡地耕種的農作物主要是玉米,小麥,紅薯,土豆等,進過一系列的計算,這些耕坡地每1畝的平均收入是100元左右,而政策出臺的補貼標準每1畝是180元左右,這樣使補貼的收益大于勞動的實際收益,大部分農民自然而然主動愿意退耕還林,在根據一些農村干部把思想工作落實到每家每戶,通過實際的算賬對比,讓農民切實的感受到退耕還林是一項富民工程,從而積極主動簽訂退耕合同,自愿加入到退耕還林工程中來。
3 實施退耕還林工程的關鍵是增加農民收入
任何一項政策的實施,都應該以人民群眾的利益為主,實施退耕還林工程,最關鍵的是增加農民收入。國家出臺的相關政策明確規定,退耕還林的糧食補貼時限為5~8年,農民在這個時間段內不用擔心升級問題,糧食有足夠的保障。但是,政府還應該考慮如果農民沒有其他的收入來源,補貼的年限時間有截止了,農民會不會繼續耕種,這是目前需要考慮的問題,爭取實現可持續發展,是農民收入長遠的增長,而不是暫時性的增長。根據每個地區或者村莊的不同情況,退耕有不同的形式,有的是零星退耕(多發生在小村莊),有的是成片退耕(多發生在海拔較高,人均耕地面積較大的鄉鎮),有的是大戶承包退耕(多發生在種植效益較低的鄉鎮),根據不同形式的退耕,可采采取正對性的措施,比如零星退耕的地區,可以根據水土條件,種植一些經濟收益較好的板栗樹;成片退耕和大戶承包退耕的地區可以大規模的發展樹木種植類的果園,類似于蘋果樹、梨樹、柑橘樹等,經濟效益顯著,既可以達到退耕還林的目的,又可以促進可持續發展,保證農民收入持續增長,這樣一來,農民就不會復耕,農村的產業結構也得到有效的改變。實施退耕還林工程農民的收入在不斷地增加,水土流失、洪澇災害等生態環境的負面問題也得到了有效的解決,做到了以人為本,實現了雙贏。
4 實施退耕還林工程的核心是及時兌現政策
退耕還林工程是否能夠順利實施,是否能夠在農民的支持下大力實施,核心在于相關地級政府能否把黨中央、國務院的惠民惠農政策及時兌現。如果能夠做到及時兌現惠民惠農政策,退耕還林工程就能順利的實施。為此,可以采取一些適當的措施來保證政策及時兌現。措施一:實行退耕還林惠民惠農優惠政策村務公開,讓村民來督促工作的進展情況。這一項措施可以細化到每個鎮的每個村每個隊每個組,設立一個專門的公開欄,把退耕還林的每戶家庭的具體情況如實公布,一方面,保證了農民的知情權,另一方面可以對村干部的工作進行有效的監督。措施二:把兌現的基礎工作第一時間完成。黨中央和政府既然頒布了惠農政策,相關的基層部門就要及時做好基礎工作,確定并核實好每戶家庭索要補貼的具體數目,并擬定好合同,簽訂合同,這樣可以保證補貼及時發放到每個農戶手中。措施三:向農戶告知兌現期限。要求基層村干部把退耕還林的補貼政策時間告知村民,讓每個村民都做到心中有數,有利于敦促政策的及時兌現。措施四:建立舉報機制。如果因為某些問題讓村民沒有及時享受到補貼政策,一拖再拖,嚴重影響村民們的正常生活,村民可以向有關部門舉報,這樣可以使得政策能夠及時按時的兌現。只有及時兌現了惠民惠農的優惠政策,退耕還林工程才能順利的實施。
結束語
大力實施退耕還林,努力提高林業效益有利于我國生態環境的建設,減少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洪澇災害頻現造成的一系列損失,實現強農惠農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高海清.西部縣域退耕還林模式及保障體系研究[J].退耕還林工程,2011,(45):178-180
[2]張芳芳.退耕還林農業結構調整研究[J].退耕還林工程效益管理,2014,(24):165-166
[3]尤文忠.淺談我國退耕還林戰略[J].實施退耕還林提高林業效益,2009,(26):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