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梅
摘要:隨著時代的變遷,舊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機制已經越來越不適應大學的教育了。由于近年來就業的壓力變大,就業單位對畢業生各方面的要求也不斷地提高,因而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不容樂觀。對于學生實踐能力和專業技術知識要求很高的會計專業,學生不僅要學會會計專業的專業理論知識,還要具備一定的實用能力和實踐能力。
關鍵詞:高校;會計學;實踐教學;教學水平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0-0-01
會計學除理論教學外還包括實踐教學。實踐教學培養了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同時也提升了學生能夠運用會計學的理論方法在實踐中的使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有助于高校培養與高速發展的社會下所需要的會計高級人才。
一、會計實踐教學的現狀
1.實踐教學的內容與現實實踐存在很多的差距,與社會脫節。高校的會計實踐教學單一化:首先會計實踐教學與專業內容脫離關系。目前會計實踐教學主要以模擬實驗教學為主,而學生在模擬實驗教學過程中要一人承擔多個角色,這與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存在很大的差別。實際過程中,學生只需承擔一人的勞動,同時要求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更強,而這在模擬實驗中學生都鍛煉不到的。
其次會計實踐教學手段主要是手工實驗教學,教學環境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很缺乏。其中,高校學生的會計實踐教學都是在高校的電算化實驗室內進行的,實驗室內的電腦都是沒有聯網的,這樣得出的學習成果是缺乏與社會實踐的聯系的。
2.科學的會計實踐教學體系不完善。迄今為止我國高校的教師誰品層次不齊,對學生的實踐教學的標準各不相同,在各大高校中并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明確的實踐教學體系和標準。以至于個別學校只是為了盲目跟風,所以實踐教學并沒有產生多大作用。結局就是沒有取得同優秀學校一樣的教學成果,反而讓學生產生了抵觸心理,對學習會計專業逐漸失去興趣。
3.會計實踐教學的教材落后,沒有應對社會變化要求及時更新。教材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指向標,在實踐教學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目前,會計實踐教學過程中,普遍注重理論教學,忽略實踐教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會計學科本身是科學綜合性的,由于教學過程中只注重理論教學的偏差存在,導致學生學習到的知識仍然只是傳統的理論知識。并沒有獲得新的知識,而不斷發展的社會,已經對會計學科產生了更高的要求了,學生漸漸無法適應社會中會計學科對于從業者的要求。
4.實踐教學師資力量不足。實踐活動的指導老師的業務與能力知識水平直接影響學生的獲取知識的水平。高校的實踐指導老師要同時具備教師基本素質和實踐教學能力。但根據我們對高校實踐老師的分析,高校普遍缺乏此雙型教學人才。實踐能力強的教師缺乏理論知識儲備,理論教學能力強的教師缺乏實踐教學能力。我們高校已經在通過“校企合作”來深入完善學生和教師的實踐能力水平的提升,讓學生去企業接受優秀員工的指導提高實踐能力,但是由于各種原因,對學生并不能進行有效地指導,學生的實踐能力水平并不能進行有效的提升。
二、構建系統全面的會計實踐教學水平
1.完善教學體系,及時更新教學內容。應該設計具有綜合性,創新性,設計性,靈活性的教學內容。為了能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要不斷的測試與更新實踐教學教程內容,實現與當代社會接軌。目前的高校會計學基本都是為了某企業單獨設置的,這樣的教學內容顯得單一、不系統。不能符合實踐會計教育的社會性,系統性的特點與優勢。因此,教學內容必須要適應多元化市場的要求,從單一,針對性強的教學內容中脫離出來,豐富更多的教學內容以及模擬實驗的形式。在原來的教學基礎上增加實用性的教學內容,讓學以至用。
2.建立以就業為最終目的目標模式。高校要建立以會計電算化會計的模擬模型。由于電算化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致力于培養全能型的高級人才的高校,要加強提高學生電算化技術的能力,以使得學生更能適應社會市場對電算化技術人才的要求。建立了好的技術模型,同時更要求學生要認真對待,高校也需保證模擬模型與現實相平衡。
3.建立穩定實踐教學基地。再完善的理論知識也不能替代實踐鍛煉所具有的收獲。所以實驗教學基地是會計實踐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首先,高校要提高對實驗教學基地的重視度,加大對其建設資金的支持。高校要不斷豐富高校實驗設備,提高實踐教育水平質量。通過高校不斷對硬件進行更新投入,學生容易學習到更新的會計軟件,了解市場需求,教學也同時做出適應市場需要的技術調整。其次,不斷完善校外實訓基地。校外實訓可以鍛煉學生的對于理論知識在實踐中的應用。同時也是學生獲得就業崗位的重要途徑。所以,高校要在實現“共贏”模式的基礎上,加強對校外實訓的建設。比如,高校要主要與大型企業等單位建立合作關系,不僅解決企業招工難的問題,同時也解決了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如此互利共贏模式啟動,更加督促了高校在實踐教學方面的變革。也讓學生更加在實踐中鍛煉了個人能力。
三、保障高校會計實踐教學模式實施的對策
教學中要加強教師教學中的職業教學理念,讓學生學到的知識更加具有實踐性和實用性,要善于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變革會計的教學方法和內容,讓學生更加適應會計的崗位要求。高校要不斷優化教學結構,將職業化的工作理念傳輸給學生,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不能在教學還是模擬工作中,都以認真的態度對待,共同促進會計實踐教學的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朱輝. 獨立院校財會專業資產評估課堂教學模式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6(38).
[2]鐘穎. 普通本科高校《公共組織財務管理學》課程教學模式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5(18).
作者簡介:丁 梅(1990-),女,漢族,青島市黃島區大村鎮派出所,研究生學歷,主要從事農業經濟管理財務方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