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健
摘要:隨著微信時代的到來及普遍應用,給高校輔導員帶來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機遇與挑戰,面對發展迅速的時代需要,作為高校一線輔導員,必須要在工作的同時,不斷探求或尋找能通過微信的媒體平臺進行構建新的工作模式和方法,進一步加強高校輔導員的職責能動性,給予學生全面、正確的思想引導。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創新;引導
微信是騰訊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個為智能終端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免費應用程序,支持跨通信運營商、跨操作系統平臺,通過網絡快速發送免費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同時,也可以使用通過共享流媒體內容的資料和基于位置的社交插件“搖一搖”“漂流瓶”“朋友圈”“公眾平臺”“語音記事本”等服務插件,深受廣大大學生及“90后”群體的喜愛。
一、微信時代:青年學生社交方式新特點
微信作為一種人際溝通的新手段和新方式,具有自由性、平等性、開放性、匿名性、虛擬性等特點,而現代大學生是一個走在時代潮流和思想前沿的青年群體,具有極強的適應性和接納能力。因而微信很快得到大學生的普遍關注和積極參與,并且成為了自身社交方式的一種新型特點。
通過對大學生的訪談及交流,歸納出以下幾種深受大學生喜愛的緣由:(1)安裝簡單,能夠支持多種通信平臺并入,操作簡單;(2)可以隨時通過手機、IPAD及網頁進行免費語音、視頻、文字及圖片的交流;(3)具有多種消息推送功能且交友形式廣泛,如搖一搖、附近的人、朋友圈及關注公眾號等;(4)可將視頻及圖片以朋友圈或消息推送的形式與好友共享。
針對如同以上這些走在新媒體前沿的大學生,從側面的反映出了作為一名高校輔導員身上的重任,不僅要關心關注學生的生活與學習中的點滴,還要不斷學習,跟隨時代形式,適應社會潮流,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新媒體的運用結合,利用微信自身特點,搭建互動平臺,提供師生溝通與交流的機會,積極探求當前大學生教育管理的新模式、新方法。
二、微信與高校輔導員工作之間的緊密聯系性
現在的大學生是年輕、活潑且頗有個性的,是具有較強的創新精神與時代特征,他們基本都是在依附于新媒體時代的形勢下,進行著相對獨立的行為與思考。那么,對于輔導員將如何能通過微信的形式全方面的了解當前學生的思想動態,彼此建立起相互信任的人際關系,對于大學生整個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有效開展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一)輔導員通過微信這個空前廣闊的媒體平臺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向學生正確的、主動地、快速的進行理論宣傳與教育,目標性較強,相對克服了之前較為傳統的工作方式,拓寬了其在時間與空間范圍上的限制。
(二)輔導員可以通過微信向大學生們發送文字、視頻及圖片進行交流、溝通和教育,沒有固定的時間和空間的范圍限制,能夠最直接的在第一時間內實現自己所需要的理論知識和重要信息,對于輔導員與學生來說,方便快捷,工作方式相對靈活。
(三)輔導員通過使用微信,方便了師生兩者之間的交流與互動,改變了學生之前的傳統的、被動的接受教育的方式,轉變成能讓學生親身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育活動中去,達到變被動為主動地學習方式與目的,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施的效果和效率給予較大幅度的提升。
三、微信與高校輔導員工作之間的寓教于樂性
在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輔導員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較為僵硬,二者之間的狀態屬于不平等的趨勢,導致有部分學生產生對輔導員的逃避,不愿意跟輔導員接近、溝通、交流,甚至是說真話,嚴重妨礙了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但是,在微信媒體出現之后空前的解決了這種現狀,較隱蔽的交流方式,給師生雙方帶來了平等的感覺,能夠敞開心扉盡情交流、溝通,沒有了之前所謂的尷尬與不適,變得自由輕松且能跟輔導員傾訴苦惱與困惑,消除了師生之間的隔閡,形成一種友誼融洽的氛圍,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效果。
目前來說,微信將學生與輔導員之間的距離拉近了,甚至是能夠架起友誼的橋梁;對于輔導員,可以通過微信隨時給學生提供一些有利于生活和學習的信息,還可以在朋友圈發表個人動態及重要文件、通知并與學生互動,更重要的是在朋友圈內可以相對監督一些學生的思想動態及行為表現,隨時關注,有效的為學生引導正確的輿論思想,防患于未然。
四、微信應用于高校輔導員工作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一)存在問題
目前來說,微信在社會中實屬一種新興的交流媒體平臺,雖然自身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大眾群體也都比較認可,但是任何新鮮事物的背后卻都存在有它的兩面性。例如,相關其他媒體之間的競爭,造成主流交流媒介的多元化;當然,一個媒體平臺而又不能實現同時滿足于所有人的需要的現實狀況下,作為輔導員更不能周旋于這些日益變化的新媒體之間,導致工作失職或力不從心。
具有時代特色與創新精神的活潑、年輕的學生群體是當前高校輔導員工作的主要對象,在他們之間,他們可能對網絡技術精通熟練,各種媒體使用前沿且過于依賴;但對于有些輔導員來說,工作方式較為保守,思維方式較為陳舊,導致目前的一些新興媒體的使用卻不適應,跟不上與學生同樣發展的潮流與節奏,致使與學生之間交流脫節,影響正常的工作效率的提升。
(二)應對策略
1.高校輔導員應加強對新興媒介的理論知識水平的認知,提高對新事物的接受和適應能力;2.輔導員要不斷學習和實踐相關新興媒介的使用程度,提高自身的媒介素養;3.輔導員在學生教育管理的工作過程中,應將相關的管理教育方式與當前新興媒體的實踐運用相結合,旨在不拘泥于單一的教育溝通途徑,提高工作效率,保證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效果。
當前時代,微信已經成為了在大學生群體中廣泛應用的主要交流工具,這就要求作為大學生教育管理的一線輔導員,在工作的過程中時刻抓住學生的心理及生活動態,在思想與生活狀態上要與學生同步,順應時代潮流,通過微信媒體搭建師生互動平臺,加強師生心心交流,開創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模式、新途徑,適應在信息化時代發展的要求,打造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郭欲丹.淺談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J]教育探索,2011.
[2]周子健.新媒體時代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社會科學前沿,2015.
[3]楊華,游敏惠.試論高校手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技巧[J]教育進展,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