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均莊
【摘要】作文是學生表情達意的工具,農村學生對作文感到害怕,寫出來的作文沒有真情實感,這不得不引起我們農村教師的重視。只有我們引導得法,才能培養農村學生的寫作興趣。
【關鍵詞】觀察;積累;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近幾年中考評卷,最深有感觸的就是作文,那作文真的是“五花八門”。同一個作文要求,有的開頭用題記引入,有的寫成書信,有的寫成日記,有的是用大標題套小標題,真的是特別新穎,他們能根據自己的實際,寫出自己的心聲,寫出自己的特色。
俗話說得好“興趣是寫作最好的老師”。沒有寫作興趣,就談不上寫出好的文章來。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要部分,寫作是衡量學生語文水平的重要尺度,應當引起我們語文教師的重視。但在農村,由于孩子們的生活閱歷窄,對生活的認識能力、感知能力差,更談不上評價能力和審美能力了,作文時便覺得無事可寫、無話可說,一聽到寫作文就喊頭痛,說沒有什么東西可寫,總之提不起寫作的興趣。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平時積累的素材少、作文的方法沒掌握好、寫作興趣不高等。要想寫好作文,就得讓學生對作文感興趣。如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使學生樂寫、善寫作文呢?這是我們農村語文教師要重視的一個問題,也是作文教學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這幾年來,我一直在如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這方面進行初步的嘗試,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分別闡述如下。
一、善于觀察,積累寫作材料
語文是個大課堂,鄉村生活處處有語文。只要睜開眼睛,就可以捕捉語文的影子。那么讓我們做個有心人,從生活中吸收和積累,逐步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我們可以從身邊積累,看電視,聽廣播,欣賞廣告;我們可以通過閱讀積累,讀名著,品佳作,摘抄句段;我們可以走上田野街道,把眼前的、身邊的語言文字和心中情感融會起來,并隨時化作自己筆下紙上的優美篇章。
本班小張同學《鄉村美景》作文片段:我漫步在鄉間的小路上,田野的油菜花開了,金燦燦的,一陣風吹來,點點頭,哈哈腰,遠處一輪紅日正灑下它的余暉,附近農家的屋頂可見縷縷炊煙,旁邊正流淌著清澈的溪水,多么溫馨,多么和諧……
有了豐富的積累,欲表達之情自會油然而生。通過走進生活,走進社會,親近自然,從而在生活中尋找素材,發現美。
《觀書有感》里有兩句詩說得非常好,“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也證明了要想寫好作文就必須得多觀察、多積累。參觀旅游,人人都很感興趣,看到美麗的山川風光、悠久的歷史文化,在高興之余,多想把它寫下來,寫作的興趣也就有了,創作的欲望也就產生了,隨之而來的情感流露也就來了。
本班同學小倩《烏蒙情緣》作文片段:烏蒙大草原水清、草綠,這里牛羊成群,而且寬廣無邊。放眼望去,這些一大片一大片的草地就像綠色的地毯,又像一塊巨大的翡翠。草地上有成群的牛羊在吃草,它們你追我趕,正津津有味地吃著呢!山間里還有一些正在盛開和已經盛開的野花,有一些外來游客,看到這些美景,情不自禁地拿出相機,拍上幾張好看的照片。
作文教學,非常注重平時的積累。處處留心皆學問,平時只要留心觀察、認真思考,便會發現,鄉土題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二、好的命題,激發寫作興趣
在作文教學中,命題要切合學生實際,讓學生有事可寫,有話可說。但最重要的是要調動學生的寫作熱情,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盡量達到每個學生都有寫作的沖動,一旦讓學生的激情充分燃燒起來,其效果往往事半功倍。學生的激情需要教師去引導,去激發。引導和激發學生激情的方式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但最主要的是在于不斷鼓勵,多從正面肯定和激發學生。中學生有很強的自我表現欲望,他們喜歡自己的作文能夠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肯定,如果教師作出正面的評價,那么同學們的寫作激情會更高,就會主動地愛好寫作。
農村學生不像城市的學生見識多、廣、新、奇。所以,在教學中命題要符合農村學生的實際,不要拿適合城市學生的命題給農村的學生寫,這樣,學生就無話可寫了。
本班學生小王《喂豬》作文片段:當我來到豬圈門前,一種熟悉的聲音正慢慢向我靠近,見到我的到來,它連忙伸出它那又丑又臟的豬鼻子,似乎在向我打招呼,“主人,快點,快點,我都快餓得不行了。”看到它們睜大眼睛看著我,我迅速往豬槽里放食,它們你攻過來我攻過去、狼吞虎咽的,看到這幾頭大肥豬吃得這么帶勁,我滿心歡喜。
三、組織活動,激發創作欲望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作文教學雖然把重點放在課內,卻涉及學生的整個生活、實踐。因此,學生要走出學校封閉的空間,把社會作為課堂,打開通向世界的窗口。學生可以去旅行,觀看大自然的風雪雷電、日出日落;可以走進生活的世界,了解超級市場、立交橋、城市環保和鄉村變化、可以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等。
本班同學小李《發現》作文片段:我從野外挖來兩株翠綠的植物,分別栽在兩個花盆里,一盆放在陽光直射的地方,另一盆放在陽光照射不到的地方。觀察開始了,第一天,我發現這兩盆植物沒有任何變化。第二天,仍然沒有一絲一毫的變化。第三天,我仔仔細細觀察了兩盆植物,對比了一下,我發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的植物似乎長高了一點點,而且顏色也變得更加翠綠了。但是被我放在陽光照不到的地方的那一盆植物,不但沒有長高,它的葉子好像也有點略微發黃。過了一周左右,我再去觀察,我驚奇地發現,有陽光的植物明顯比以前更高了,而另一盆植物已經完全枯萎了,葉子也發黃了。這讓我明白了植物也需要光合作用。
這些都是直接體驗,留給學生的新鮮感、深刻的印象以及探索后的滿足和快樂是無法比擬的,對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最有意義。有了親身體驗,老師還要鼓勵學生把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最有興味的思想說出來、寫下來,那么作文就成了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只要感到作文有用、有必要,學生就會樂意去寫。
農村作文教學有著自己獨特的優勢,身為一名鄉村教師,只要我們能把握農村教學的特有優勢——鄉土性,在指導思路上始終貫徹一個“農”字,同樣能讓學生愛上寫作。
總之寫作文并不難。只要我們學好語文,提高閱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養成多讀、多想、多寫的好習慣,就會感到作文是一件有趣而有意義的事。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