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晉芳
摘 要:初中語文教學是學生語文知識增長的重要階段,有效的語文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學生生活中應用語文的技能,提高溝通技巧和寫作水平。作為初中語文教師,要根據初中生的特點,采取創新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參與語文的學習,以此提高語文學習成效。
關鍵詞:初中語文;創新教學;寫作
新課改后,語文科目分值不斷提高,這就使學校以及社會更加重視初中語文的教學效率,希望能夠在初中這個承上啟下的重要學習時期,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提高語文學習能力,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工作打好基礎,本文根據筆者實際工作經驗,闡述初中語文創新教學的策略,希望可以為廣大同仁提供參考。
一、師生雙方在課前都要做好課程準備工作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中,教師的講授通常在課堂上占據著絕大部分教學時間,很多教師只注重自己的備課過程,而忽略了對學生的預習要求。這就使教學工作變得索然無味,學生也很少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新的教學模式就是要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教師要有側重地給學生布置預習任務。比如,在《小石潭記》的教學時,教師可以提前向學生布置預習任務,要求學生自主閱讀課文,自己查閱不理解的字詞,了解文章的創作背景,疏通文意,品味文中語句,學習和總結文章寫景的特點,同時,深入理解作者在貶居生活中的心境。如此一來,課堂上將節省很大部分的時間,同時,學生對文章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就會對教師的講解反應更加靈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樣的教學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同時也能夠使學生對語文理解得更加透徹,而不是簡單的閱讀背誦,僅做一些表面功夫,提高學生的探究欲望,推進語文課堂的高效。
二、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自主性學習是語文最有效的學習模式,為了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教師應該從提高學生的學習語文的興趣入手,提高語文學習成績。教學中我們常常發現,上課初始,學生還是能夠認真聽講,跟隨教師的教學思路,但是,大約25分鐘左右后,就會出現走神、東張西望等現象,聽課效果不佳。學生對課堂的關注度不長久,語文學習后勁不足,其主要原因是學生在學習中逐漸失去了對語文的新鮮感,沒有了學習語文的興趣。所以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應該不斷地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可以通過改變授課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或者靈活地處理教學內容,能夠將教學與實際的生活問題結合起來,幫助學生對新知識消化理解。比如,課堂教學過程中,每位同學翻一張撲克牌,由教師隨機抽取撲克牌的數字,讓學生進行問題回答,由此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學生們既期待又惴惴不安,既好奇教師會抽到誰,又擔心自己的答案不標準。這樣就不會在課堂上出現學習氛圍低下的現象了,學習效率自然就會提高。
三、培養學生課內外閱讀的好習慣
語文對初中學生而言,既是語文學習的基礎,又是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的縮影。重視語文學習即是重視中國文化,想要讓學生學好語文,習慣是關鍵,如何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是重中之重,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經常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和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和習慣。例如,利用早自習的時間組織學生朗讀課文,小組閱讀或個人到前面朗讀,提高養成閱讀的習慣;開展讀書周或者讀書漂流活動,購買一定數量的圖書存放于班級書架,一周或者一個月的時間供班級學生借閱瀏覽,到期后傳閱到隔壁班級繼續瀏覽,這樣如果每個班級都有圖書,那么一學期內同一班級的學生就會看到更多的圖書。激發學生的閱讀激情,以此提高詞匯積累量,為寫作教學積累素材,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和審美能力。
四、語文寫作教學的創新
寫作對于學生來講是比較有難度的。以往的寫作教學,通常是教師布置題目和提綱,學生在此基礎上進行的,寫作的內容千篇一律,毫無創意??梢妼懽鲗W習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練習,因此,教師應該培養學生養成寫日記或者寫周記的習慣,當寫作成為一種習慣的時候,學生在寫作上遇到的困難就會逐步消失,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而且可以讓學生在寫作中抒發自己的情感,這樣就會有利于各種情緒的消解,培養學生通過寫作記錄生活的習慣,而且也能夠不斷地運用自己學習到的寫作技巧和寫作思想,從而在以后的文章創作中能夠讓自己的作品生動有活力。培養學生的寫作習慣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中學生通過寫作來記錄生活就需要他們在平時的生活中注意多觀察提高自己見微知著的能力。而且經過這樣的鍛煉和學習,學生對生活的態度也能夠更加積極樂觀,在面對生活中的困難的時候,會有更加充足的勇氣,不斷增加學習和生活的信心。
新時期的初中語文教學,只有教師改變傳統教學理念,運用創新教學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教師要為之付出不懈努力,為國家和社會培養更多、更全面的語文人才。
參考文獻:
[1]羅發慈.淺談如何進行初中語文創新教學[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5(7).
[2]任若穎,龍柔師.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創新教學初探[J].速讀(下旬),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