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菊梅
摘要:情感作為非智力因素之一,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重視對學生的情感教育,重視學生情感的培養,有利于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和數學思維品質,促進學生情知共進,全面、健康、和諧地發展。然而,如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情感教育,需要我們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去實現。
關鍵詞:高中數學 情感教育 學習興趣 創造能力
一、數學情感教育的概念及特征
數學情感教育,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考慮到學生認知因素的同時積極主動地發揮情感因素對教學的作用,在心理學、教育學和情感教育理論的指導下,考慮學生的情感心理特點,發揮情感的動力、感染等作用,激發學生積極學習的情感。數學情感教育的特征主要有:學習興趣、創造能力、成功體驗和美學特性。
1.學習興趣。興趣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領學生不斷地去探求知識。良好的學習興趣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而且會影響學生的長遠發展。
2.創造能力。情感教育沒有規范的程序可循,需要教師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不同的課程,創造性地開展教學工作,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諧愉快的情感氛圍對發展學生的創造性素質是非常重要的,數學情感教育的實施,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創造力。
3.成功體驗,是指情感教育要給每個學生提供體驗成功的機會,讓學生積極地評價自己。教師應該注重鼓勵學生而不是懲罰學生,當學生表現出色時,要給予表揚和鼓勵,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激勵他們繼續努力學習,不斷進步。
4.美學特性。數學世界里包含很多的美,教師要善于在情感教育中引導學生發現數學中的美,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加強教師的情感修養
眾所周知,如果一位教師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對教育和學生沒有情感的投入,沒有關心和愛護,我們就可以認為這位教師不是在從事教育。因此,作為一位高中數學教師只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是遠遠不行的,他還要具有濃厚的文化修養、豐厚的人文素質以及教育心理學、教育學等一些學科的知識,這樣他們才能更好的滿足學生的需要,與學生更好的進行交流。
因此,教師要注重在日常的生活及學習中,讓自己保持快樂的心情,有豐富的教學情感,主動愛護和關心學生,與學生平等和諧的相處,激發學生與教師在情感上達成共識。學生感覺到教師的關注和關心,充滿了被教師尊重和欣賞的喜悅,就會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教師的授課過程之中,有助于教師更好地教授知識,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好我們的高中數學知識。
三、把握教材情感因素,改善教學方法
有效的教學方式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通過實驗操作進行教學情境的創造,便是把枯燥無味的數學課堂與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聯系起來的重要方法。學生大多數喜歡親自動手去做而不是單純的聽講、記憶,這一點在高中生身上尤其明顯。滿足學生自己發現、獨立探索、團體協作的需求,打開學生的求知欲望,才能讓學生產生親切感,提高課堂效率。教師要引導學生親手實驗,觀察操作過程,使學生對于數學課堂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求知欲,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他們未來的深入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課堂上,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自己的學生產生巨大的影響。做好模范表率,用真切的情感影響學生,科學地引導學生,鼓勵學生去學習數學,是新時代課改環境下產生的完美教學理念。但是如何更好地讓情感教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發揮作用,是我們教育工作者必須重視的工作。
四、借助生活體驗創設學習數學的情景
教師可以借用學生生活中熟悉的素材講解數學知識,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達到事半功倍效果。比如,在講授“數學歸納法”時,在講解時引導學生想象這樣的場景:學校停車處整齊擺放的一排自行車,假設每輛自行車間距符合一個條件:若前一輛自行車不小心撞倒,則后一輛也一定被前一輛自行車撞倒。試想,若第一輛自行車不小心被撞倒,那么其余的自行車會怎樣?學生答:全被撞倒!但這是什么原因呢?學生通過短暫的交流,很快悟出兩條:第一,第一輛自行車被撞倒;第二,當前一輛自行車被撞倒時,后一輛也跟著被撞倒。筆者借機切入話題:我們的數學家就是根據類似于自行車被撞倒的事例,總結出了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數學歸納法。水到渠成,接著引出數學歸納法的三個步驟。通過創設這樣的數學情景,不僅使學生容易理解,更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與信心,培養他們的情感因素。
總之,我們在對高中生進行的數學教學過程中,必須注重對學生的積極情感教育。情感教育也已在教育過程中越來越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關注。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注重各種情感教育方法的運用,使學生的知識與情感得到同步發展,從而在根本上提高高中數學教學的成效。
參考文獻:
\[1\]李宗琴.高中數學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探索與研究\[D\].延邊大學,2016.
\[2\]李蘭花.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體現情感教育\[D\].湖南師范大學,2009.
\[3\]劉德榮.高中數學教學中情感教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