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摘要: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中國教育水平也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在信息化技術發展的今天,初中數學教學也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和信息化教學更加融合,向現代化教學更加的進步,在信息技術發展滲透到教育工作層面時,就會涉及到教育領域的方方面面,同時,初中數學教學的深度和廣度也會隨即跟著拓展起來。本文筆者則首先介紹現代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目標和任務,然后重點介紹現代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是如何進行整合應用的,以供參考。
關鍵詞:現代信息技術;初中數學教學;教育應用
前言:
在現代信息技術的教育過程中,已經開始進入全面的信息化教育時代,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和整合已經遍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對于教育的影響非常大。在多媒體和自媒體網絡快速發展的今天,現代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人類創造性思維發展的關鍵要素之一,也是教育手段發展的必然因素,在教育領域被廣泛應用。因此,現代信息化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的整合則勢在必行,并且,現代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的應用也有著非常重大的教學意義。
1.初中數學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整合的任務和具體目標
信息技術在信息化的時代以其豐富的資源信息渠道,廣泛的信息來源和生動活潑的應用手段而成為交互式教育手段的新媒介。信息技術本身的特性決定了它在初中數學中的作用。終身學習不再只是口號,學習者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自主學習,學習化的社會也將為社會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帶來無限生機。
1.1現代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的整合能為素質教育打下良好基礎
對于教學者而言,信息技術教育手段不僅僅是教師傳道受業的一種手段,而是為給學科教育提供的嶄新媒體,不僅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更為素質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例如,在中學生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可將信息技術應用于課堂教學,在講授八年級下冊內容《數據的代表值于離散程度》時,可以將生硬的術語名詞以較為生動的方式展現出來。加權平均數,方差,中位數,眾數,標準差,方差,極差等專業性較強的數學用語對于初中生來說十分生疏,因此常常成為學生們難以消化的課堂內容,課堂時間有限,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讓學生用無限的想象力來體會和理解,并內化為自己所學為己所用呢?信息技術的應用則解決了這樣的難題。教師可以制作生動的教學圖畫,讓學生把這些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幫助學生真正的掌握所學內容,拓寬學生的想象思維,充分落實新課標的要求。
1.2現代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的整合是提高學生能力的關鍵一步
而對于學習者而言,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知識來源,是提高認知技能的重要工具,是學生增強自主學習能力和信息搜集能力的關鍵一步。例如,在中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除了課堂上聽取老師對知識點的講授之外,還可以在課堂外進行自主學習,查漏補缺,甚至于為了深化自身理解進行自主學習研究。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網絡觀看有關的視頻講座,例如以微課教學為主的題谷網站,深入理解數學知識,進行課堂之外的再學習,更為重要的是,網絡知識四通八達,多與現實生活聯系密切,使教學活動真正落實到生活實際當中。在中學生的教育中普及信息技術教育手段將成為新時代教育的主要任務。培養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自學技術手段,了解信息技術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是其基本目的。
2.現代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整合的具體應用
數學是一門抽象性的學科,很多的內容不僅僅是獨立的知識點,更多的是過程鋪墊,初中學習的數序多是基礎性內容,過程性的知識內容很難為學生所接受。解決這樣的教學難題,更需要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價值,拓寬教學途徑,優化教學手段,豐富教學資源,打造全面高效的課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為此,可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一方面,為了解決這一教學難點,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幾何畫板輔助完成授課過程,使教學資源可以更加形象的出現。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效率,培養學生自律自主的學習習慣。例如,在講授《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時,教師利用多媒體幾何畫板進行講授,不再局限于傳統教學的束縛,利用專業軟件作為操作平臺,使用畫筆工具進行有關于“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的習題操作,在使用輔助線時,可以調節使用其他顏色的線條,提醒學生關注解題重點,更加直觀的展示出解題思路,開拓學生的思維,用更加靈活的方式解決實際問題。學生能夠更加迅速和準確地把握講授要點,節省課堂資源的同時,也讓整節課的學習效率有所提升,學生的集中力也會因此得到很大的提高,從而真正實現高效課堂。
另一方面,或者是引進微課,有效利用教學資源,改變傳統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教學內容。重點講授初中數學的重難點,落實新課標中提出的各種要求,讓學生能夠在理解的基礎上對知識有更加系統,更加深刻的見識,在平時的生活中能夠熟練地運用。
例如,在講授《勾股定理》時,學生們面對全新的內容可能會難以接受,而教師一味地講授全部授課內容學生很有可能會對該內容產生厭煩情緒,此時,教師大可以引進微課,重點點撥學生的定理運用技能。結合準備題庫中的對應習題練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還可以讓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方案,利用幾何畫板工具進行驗證,體驗教學知識在實踐中的應用,遠比在課堂上一字一句的教更有效,學生也更喜聞樂見。微課的魅力,就在于課程雖短小,卻是學生們最需要提升的,也是學生們最急切想要看到的,所以,教師在整合資源時一定要做好工作,調查學生們真正的薄弱環節,否則只會事倍功半。數學自來是特別抽象的學科,需要極高的想象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為教育事業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很多傳統教學的困境都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的手段應用得到解決,在新課標的要求下,信息技術穿插于課程中,完成了素質教育的教學理念,突出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所以教師應與時俱進,整合資源,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數學與現代信息技術的整合[J].付存生,楊明霞.數學教學研究.2010(08)
[2]淺談多媒體教學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閆海芳.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