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占勝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中學)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初中數學課程的教學重點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更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強調的是一種思維與意識的培養,希望學生掌握分析問題的能力。因此,在初中數學課上運用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就很有必要了,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一些細節還是需要注意的,結合相關的經驗對此進行了總結。
關鍵詞:初中數學;探究式學習;實踐
掌握一種題型,并不算真正地學會數學,數學的學習更重要的是一種探究式創新思維的培養。但是過去的數學教學,老師的關注點只有學生的成績,在提高學生分數的同時卻忽視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這也就造成了數學課堂效率得不到提高的問題,而探究式學習模式主張老師為學生營造一種思考問題的氛圍,并且在必要的時候通過相關的措施對學生的思路進行引導,而思考的過程以及對知識的探究卻是由學生獨立來完成的。這就給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提供了自我發揮的機會。
一、探究式學習模式與傳統學習模式的區別
探究式學習模式的研究內容非常廣泛,既可以是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問題,也可以是數學領域中的問題。其主要就是通過讓學生獨立對問題進行解析與討論,并且對得到的信息進行處理,從而得出結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創新意識都能夠得到鍛煉,故此我們可以認為這是一種動態的教學方式。而傳統學習模式強調的是一種經驗的傳遞,主要就是由老師將這一學科領域內優秀的經驗進行總結并且將其傳遞給學生,學生被動地接受這些經驗之后進行內化,將其轉變為自己的經驗。而之后要做的就是教給學生如何在學習過程中應用這種經驗,也就是將這種經驗升級為一種學習方法。仔細來看,探究式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掌握主動權,老師在這個過程中只是承擔了一個輔助者的角色。而傳統的學習模式,從教學方案的制定到重點知識的剖析,甚至是一些細節的把握,完全是由老師來完成。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只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在這個過程中就存在學生能不能適應老師的教學節奏的隱患問題。故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那就是探究式學習模式與傳統學習模式相比更具有開放性、參與性。
二、初中數學探究式學習實踐的具體措施
1.明確教學目標
對于初中數學而言,并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適合用探究式教學方式來進行講解,所以老師在實踐這種教學方式之前一定要對教材內容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選擇那些適合探究的內容來進行實踐,并且要將教學目標進行量化,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進度有一個清晰的了解。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這樣后期如果在實際的教學中出現偏差也能夠及時調整。除了明確教學目標之外,建立完善的激勵制度以及教學考評制度也是在實踐探究式學習模式前應該完成的工作。
2.教師角色的自我轉變
所謂教師角色的轉變,就是指在今后的課堂上老師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定位,要從學習的引導者轉變為學習的組織者,給學生發揮自己能力的空間。老師要認識到探究式學習模式的內涵。在教學中,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成績,更要通過嚴謹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將教學重點放在教授學生學習方法的層面上。當然在這一過程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過去的數學課上老師在這方面投入的精力遠遠不夠。
3.在探究之下推廣分層教學法
所謂分層教學法,并不是單純地給學生的成績定型,而是需要根據學生現有的水平去幫助他們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篩選重要的知識點。在探究式學習方式之下推廣分層教學法,更應該體現教學的針對性,要使學生在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真正提高自己的能力。以“勾股定理”這部分知識為例,如果學生對課本規定的知識掌握得比較牢固,那么老師就應該引導他們向著更高的層面去思考。可以嘗試讓學生去證明勾股定理,也可以嘗試將勾股定理拓展到空間立體幾何之中。當然如果學生對這部分知識掌握得不扎實,那么老師可以通過一些問題來幫助學生整理自己的思路,讓學生學會自己對相關知識點進行梳理,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思路。其實分層教學與探究式教學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兩者有機結合,才能真正推動基礎數學教育不斷發展。
數學是一門充滿邏輯性的學科,數學教學應該鼓勵學生自主探究,而不是老師一味地引導。故此,探究式學習模式是符合數學教學的實際發展狀況的,但是這種模式在實踐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故此我們需要完善其中的細節。上文根據筆者的經驗對此進行了總結,希望能夠對改善初中數學教學現狀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李洪娟.初中數學探究性學習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6(S2):181.
[2]鄭薇薇.初中數學探究式學習的實踐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2.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