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燕
(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東屏中學)
摘 要:對于農村初中生來說,在課外閱讀方面,他們缺少對應的閱讀資源和科學的閱讀指導。對當前農村初中生的課外閱讀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對應的課外閱讀指導策略。
關鍵詞:農村初中生;語文課外閱讀;閱讀指導
農村地區的初中生課外閱讀量比較少,這樣的閱讀現狀不利于初中生學習更廣范圍的知識,也不利于培養初中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情感。
一、農村初中生語文課外閱讀現狀分析
1.閱讀量低,興趣不足
農村學校的學生,不喜歡書,他們看書大都是因為老師或家長強迫閱讀,只要脫離了家長和老師的監督,他們似乎更愿意看電視、玩游戲,甚至在一邊發呆也不愿意看書。有時,雖然他們看似在閱讀,但是在完成閱讀之后,他們對書中內容的記憶已經全無,更不用提什么理解書中文章的含義、背景和寫作方式等更深一層的閱讀理解了,他們閱讀興趣的喪失,導致農村中學生的閱讀量少,對文字的理解能力低,物質積累和閱讀質量不夠高。
2.語文課外閱讀方法欠缺
課堂上的閱讀方法,很多學生不能輕易地遷移到課外閱讀過程中。閱讀參考書時,他們不會因為閱讀對象的不同而選取對應的閱讀方法,有的甚至不知道什么時候精讀,什么時候略讀。需要精讀,但只是急于掃描,不采取筆記;只需要略讀時仔細研究不會放手,浪費了很多時間。因此,閱讀效果不明顯。
3.閱讀對象不合理,閱讀內容不廣泛
目前,各種書籍在圖書市場售賣,但更多的盈利目的使得商家去采購一些沒有營養的書籍。有的學生或家長因為沒有經驗,難以避免盲目選擇書本的行為。或書目過于單一,導致閱讀狹隘;或盲目聽取孩子的意見,選擇一些書,不同的書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要求是不一樣的;一些家長干脆將購買課外書籍的任務交由孩子,造成一些無益的學習書籍出現在學生的書桌上。很多書籍雖然具有豐富的內容,但寫作過于雜亂,毫無章法可言。因此,盡管閱讀量大,但仍然沒有很好的語感,詞匯不豐富,使得學生的文章寫作時常出現詞窮或亂用詞匯的問題。
二、提高農村初中生語文課外閱讀的閱讀質量
1.開拓書籍來源,創造閱讀條件
(1)家長的配合
學校應當經常性地召開家長會,并要求班級語文老師或班主任不定期地展開家訪活動,讓家長深入地了解課外閱讀的意義所在,它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能夠幫助學生了解很多課堂以外的知識,更加有利于學生未來的成長和發展。
(2)學校的支持
農村初中也應該積極建立相應的圖書館、閱覽室,這對于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圖書館必須定期開放,圖書要定期更新。讓學生的語文課外閱讀能夠擁有更廣泛的閱讀資源,避免反復地閱讀幾本書籍,造成閱讀疲勞,降低閱讀興趣。
2.施以正確的語文課外閱讀方法
(1)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習慣在長期的閱讀實踐中逐漸形成,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很重要。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努力做到:一是自己的書,你會選擇,只要選擇閱讀,你必須讀的,不要放棄;二是規律,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和閱讀時間的生活條件,不能全憑學生自己的喜好,想什么時候讀就什么時候讀,不想讀了就不去讀;第三,必須根據自己的閱讀能力,制訂學習計劃。這些習慣是在閱讀實踐中逐漸形成的,不是一蹴而就的,老師和家長要提醒和監督。
(2)教給學生恰當的閱讀方法
課堂要嚴格訓練,進行課外閱讀指導,循序漸進地使學生能夠利用精讀和快讀等各種方法開展課外閱讀活動。我們可以開設課外閱讀指導課,如科普書籍閱讀教程,文學和藝術書籍閱讀教程,報刊閱讀教程,適合初中學生略讀童話閱讀指導,精讀科學故事閱讀教程,讀數據指導類書籍積累型。在閱讀過程中,使學生養成“閱讀與筆墨共生”的習慣。
3.激發閱讀興趣,培養自主閱讀能力
根據中學生善于形象思維的特點,老師可以選擇給學生配上優秀的插圖書,或者講故事設置懸念,讓學生猜結果。學生在被吸引后閱讀興趣會增加。但注意閱讀必須一步一步地進行。為了加強學生的閱讀習慣,我們還可以利用課外活動時間舉辦“小蜂蜜”專題講座、“綜合學習”成績報告等活動。內容主要放在語言實踐活動中,聽、看、思、收集學習成果,向大家展示。教師也可以結合這一活動,開展新書《小問號》答疑游戲等,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通過師生雙向溝通,激發學生的啟迪智慧,挖掘出自己內心存在著巨大的能量。
農村初中開展語文課外閱讀指導應當根據當前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避免強制逼迫學生進行閱讀造成學生反感,但也不能夠完全放松管理,讓學生自由進行。
參考文獻:
[1]陸榮芬.精彩可以預約:提升農村初中生名著閱讀力的思考及對策[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
[2]李婉嫦.經典閱讀,行走在路上:農村中學生經典閱讀的意義和策略[J].赤子(上中旬),2015.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