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黃紅鎮?黎璇
[摘 要]本文通過對網絡環境下建工類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分析,構建以形成性評價模式進行初步探討,通過實證研究,此模式能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達到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評價目的。
[關鍵詞]網絡環境;自主學習能力;形成性評價
隨著建工專業教學改革的逐步深入,多媒體教學已成為建工專業教學改革的重點。本文在分析建工專業網絡環境下自主學習形成性評價體系建構的必要性及其原則的基礎上,考究形成性評價體系建構的模式,指出形成性評價體系的建構已成為建工專業網絡自主學習的必要保證,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能動性,促使學生優化學習策略,有效培養學生職業崗位能力。
一、形成性評價概念
形成性評價是指學生知識與能力形成的過程中,對學生學習進度情況進行監控與評價,為教師與學生提供反饋,使收集到的信息能夠用于調整教學時間與內容、調整學生學習進程、提高學習效率。此評價提供了學生學習知識與掌握技能的關鍵信息,可幫助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時做到有的放矢;幫助學生監控學習進展,達到激勵學生的目的;幫助學生有效調控學習進程,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形成性評價有利于學生從被動的接受者,轉變為主動創造者,使學生能夠自主調整學習進度。
二、構建形成性評價體系的必要性及原則
自主學習是當今重要的學習方式,構建形成性評價體系是學生在網絡環境下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需要。目前建工專業在網絡環境下自主學習能力培養中缺乏較為完善的評價體系,未能對學生學習進程進行有效的監督和評估,影響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形成性評價的構建遵循真實、有效原則。如實地對學生自主學習情況進行監控與評價,幫助學生監控學習進展、有效調控學習進程,幫助教師改善教學策略,完善教學環節,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
三、形成性評價教學效果的實證研究
本文在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調研的基礎上,采用形成性評價方法,有針對性地進行自主學習評價,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提供反饋,取得了初步效果。
1.研究方法。本文研究的對象是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建工專業300名學生,整個研究歷時2年。課堂教學研究過程采用教師記分冊記錄、學生檔案記錄、座談和訪談及信息技術操作考核,結合學生自評與他評、教師評估等手段,力爭辯證、全面、系統地分析和研究網絡自主學習教學的成效和評價模式。
2.形成性評價模式設計
(1)建立教師教學記分冊。記分冊主要包括:出勤、小組討論、課外作業、課堂任務成績、綜合性任務成績,每項20分,共計100分,為教師記分冊總成績。每單項成績優異者可加1-3分,但總分以不超過100分為準。
(2)建立學生自主學習檔案。鑒于接受實驗班級70 %以上學生不能自覺地實施學習計劃,對課程網絡資源運用不佳,本文采用幫助學生制定學習計劃,并做學習檔案的方法,督促學生自主完成學習計劃,分析學習效果,適時調整學習計劃和學習方法。學生每天編寫“自主學習日志”,日志記錄當天學習內容、學習情況,并對當天學習情況作簡要總結。每階段做階段總結,包括:階段學習內容、階段學習情況、學習心得等內容。教師同時建立學生自主考察表,每月檢查學生學習進度和學習情況,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并進行指導,把出現問題記錄在案,歸納存檔,作為考評平時成績依據。
(3)座談和訪談。師生間座談和訪談有利于對學生個人成就和需求做出正確積極評估。每學期期末與受試學生代表進行座談和訪談,針對網絡自主學習問題進行討論,以考察學生對自主學習的認識和掌握情況。
(4)學習效果評價。包括學生自評、同學互評、教師對學生學習效果評價以及是否完成對所學知識系統建構的評價。學生自評和他評的依據,主要源于自主學習的表現和相互印證的參與情況。參照自主學習行為規范進行,成績由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日志、總結報告、信息技術操作得分以及學生平時表現進行綜合評定。
(5)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教師定時地對學生自主學習情況進行監督指導,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建立學生檔案,記錄學生課堂表現、自主學習情況、信息技術操作情況、課外作業完成情況、每個任務完成情況以及出勤情況等。以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模式進行評定,評定的成績具體如下:
①教師教學記分冊:占40%;
②學生自主學習檔案:占30%;
③網絡資源的應用或專業軟件的實操:占30%。
3.實踐成果
(1)激發了學生對專業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增強學生自主參與意識。通過采用任務驅動、小組討論、實際操作及歸納評價等活動,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提供鍛煉機會,還激發了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興趣,同時增強學生自信心。在學生參與自主學習評估中,教師參照學生達到某一學習任務的具體要求,即與學生學習前后的表現進行比較,而不是參照其他同學表現。這使得每一位學生,只要把握住現在,將來肯定比過去好,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動力,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知識的樂趣和成就感,進而增強學生自主參與意識。
(2)完善教學環節,優化自主學習策略。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多媒體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理念、制定學習計劃、把握學習過程、評價學習效果的同時,讓學生作為評價主體,對自身表現做出評價,有利于開發學生對自身的認知能力,優化自主學習策略。
(3)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職業綜合能力。通過在網絡環境下自主學習,學生既學習專業知識也掌握專業軟件操作,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有明顯的增強。根據對實驗班和對照班信息技術操作成績對比,發現學生專業實操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有了明顯增強,同時提高了學生的職業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楊英杰,邱俊,金星.基于現代工程師的科學思維與工程思維培養.[j] .現代教育科學.2010,(3).
[2]岳喜華,翟舒.網絡教學環境下大學英語形成性評估研究[J] .中國林業教育.2008 ,(3).
本文為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2015年度院級教學改革青年項目(項目編號:JZY2015C04)—基于建工類學生在網絡環境下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與評價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