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銘
摘 要:在我國經濟及社會高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教育形式也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新課程改革很好地適應了教育發展的潮流。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大背景下,各種教學手段和觀念均得到了一定的改革和創新,教師應該擺脫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化學作為初中教學階段一門非常基礎和重要的學科,這一學科的教學應該從學生的興趣和特點出發,激發學生的求知與學習欲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化學;教學策略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應該不斷地更新教學的觀念,改進教學的手段和方法,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供基礎和保證。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往往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手段,學生在課堂授課的過程中一直忙于做筆記,并沒有時間參與教師的教學,導致處于機械化的學習狀態,無法激發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應該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化學的教學策略和手段進行有針對性的探討。
一、轉變教學觀念,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新課程標準打破了傳統以講授、灌輸為主的教學模式和方
法,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以自主、合作、探究作為主要的教學方式。初中化學教師應該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引導和鼓勵學生自主地對相關的教學內容進行分析和研究,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中心,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構建優質的知識結構體系,提高課堂教學的
效率。
例如,教師在對“離子”這一教學內容進行授課的過程中,就應該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初中化學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法,讓學生針對離子的相關內容進行小組討論和分析,讓學生在分析和探究的過程中對教學內容有更加全面的理解和掌握,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質量。
二、激發學習興趣,構建高效的化學課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的學習動力來源。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化學教師應該更好地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從學生的性格、愛好以及興趣出發,對各種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充分的運用,排除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存在的障礙和不良因素,讓學生更加積極和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例如,教師在對“溶解度”這一教學內容實施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通過實踐的方式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飽和溶液以及不飽和溶液的概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中化學教師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來觀察和記錄實驗活動的過程和結論,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更感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三、設計教學情境,讓學生融入課堂教學
在實施初中化學教學的過程中,合理教學情境的設計對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著積極的作用和意義。尤其是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學情境的運用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的教學內容,使枯燥的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形象和直觀,構建高效的初中化學教學課堂。
例如,初中化學教師在講解“金屬材料”這一教學內容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讓學生掌握金屬的物理性質,讓學生了解和掌握常見合金的成分、性能以及用途。教師單純的說教會讓學生感到教學內容的枯燥和無聊,教師可以通過對多媒體的運用為學生展示一些常用的合金,以及生活中對這些金屬材料的運用,為學生設計教學情境,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有直觀的觀察,從而讓學生融入課堂教學的過程中。
四、改變實驗方式,提高實驗教學有效性
初中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一直都是學生按照教師安排的過程來實施實驗,得出與教材中相同的實驗現象和實驗結論,實驗過程缺少應有的趣味性。在新課程背景下,初中化學教師應該轉變這樣的實驗教學模式,讓學生以自己的方式設計實驗的步驟,增加實驗的探究性,讓實驗更生動和有趣。
例如,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實驗的過程中,就應該轉變實驗的方式。教師應該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的步驟以及過程,對實驗探究的目的和方法有一個明確,之后將課堂實驗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探究性地完成相關的實驗操作,提高實驗教學的趣味性以及實踐性,讓學生更好地對實驗現象和結論進行分析,從而提高實驗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教學內容。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背景下,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實施應該圍繞教學目標,科學地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優化課堂教學的模式,調動學生學習的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地對教學內容進行理解和掌握,突出教學的重點,鞏固教學的相關知識點,從而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以及發展。
參考文獻:
[1]白麗杰.新課改下初中化學教學策略探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5):332-334.
[2]單玲.基于新課改下的初中化學教學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6(11):175-176.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