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玉蓮
摘 要:語文課程在整個小學階段都擁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快速高效地掌握語文知識,提高教學質量,是每個語文教育工作者關注的焦點。隨著教育改革中“高效課堂”概念的提出,如何將高效課堂運用到語文教學工作中,就成為提高教學水平的關鍵。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學習方式
一、高效課堂的定義
高效課堂,是高效型課堂或高效性課堂的簡稱,高效課堂的核心實質是用最短的時間獲得最大收益。一切以學生能力的提高為中心,以學生愉快高效學習為根本。構建高效語文課堂要明確教師和學生的目標,全面改進以往的教學方式和課堂結構。
二、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策略
1.轉變教師在教學中的角色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都起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以往的教學觀念中,教師作為課堂的中心,以“填鴨式”的教育模式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這種模式制約著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要想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就必須轉換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角色,構造“學本”課堂。教師要做好教學的規劃者,結合教材制定合理的教學內容和過程,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生動的引入,形象的講解,使學生快速高效地掌握語文知識,提高教學成績;教師定位為學生的傾聽者,在語文課堂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把知識傳授給學生,還要注意學生理解了多少,哪里存在疑惑,只有善于傾聽學生對教學的反應,才能做到教學相長,使教師和學生獲得共同提升;教師應該變成學習的組織者,最大限度地把學習自主權交給學生,組織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教師起到組織糾錯的作用,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課堂效率。
2.改變課堂學習方式
(1)鼓勵課前預習
葉圣陶先生說過:“練習閱讀的最主要階段是預習。”學生的課前預習對于學好語文這一門以閱讀和寫作為主的學科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小學語文學習中,我們應當鼓勵學生做好課前預習,讓學生先充分進行自學,了解學情,明確學生學會了什么,還有什么地方不明白或理解得不夠清楚,提倡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這樣才能讓學習過程有目的性,才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讓學生將課文中不認識的字詞,不理解的句子做好重點標記,在網絡信息發達的今天,我們應當鼓勵學生利用好這個現代工具,可以在學習課文之前,讓學生查閱課文的相關背景、作者的相關信息等。學生在預習課文的過程中,能夠很好地鍛煉其對信息的整理加工能力,這對其他學科的學習也有很大
幫助。
(2)采取任務型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應該在課前充分分析本節教學內容,根據實際情況以促進學生主動探究為目標制定學習任務,增強學生的求知欲,促使學生獨立思考。教師應該讓學生覺得任務就是樹枝上的蘋果,只要學生踮起腳尖,勇于嘗試就一定可以摘到,同時鼓勵學生,增強學生完成任務的榮譽感,使被動灌輸性的學習轉化為主動探索,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3)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生學習
頭腦風暴法是一種可行性很強的思考討論方法,教師應該打破沉悶的課堂,活躍氣氛,培養學生自主發言的積極性,進一步開拓他們的思維,培養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頭腦風暴主要集中在小組化學習中。在閱讀和寫作過程中,教師應當組織學生在小組中討論文章的行文結構、修辭手法、語言句式等特點。另外,小組不僅是學習單位,教師還可以利用學習小組開展豐富有趣的課外教學活動。例如,在講《將相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表演,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極大提升課堂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注重課后復習,鞏固所學內容
《論語》中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在學習過程中,復習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重要的意義,一堂課中教師應當抽出十分鐘左右的時間,帶學生去復習上堂課的內容,總結本次學習的收獲。例如,教師在上課的前幾分鐘,可以組織學生輪流到講臺上默寫前一堂課所學的生字生詞,這不僅是對之前所學知識的鞏固,也是查漏補缺的過程。教師可以通過這種方式發現學生的易錯點,并及時加以更正,鞏固記憶。
(5)采取鼓勵的教學方式
好學生是夸出來的,不是教出來的。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他們特別希望獲得別人肯定,他人的贊許是學生學習的一個強有力的動力。所以,在任務教學中就要時時滲透鼓勵教學的思想,經常開展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總評,只要能夠認真完成任務,就給予其鼓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
總之,在教學中教師的一切工作都應當圍繞提高課堂效率,減輕學生學習負擔為出發點,積極探索各種有利于學生的學習方式。
參考文獻:
[1]朱小娣.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28).
[2]李春艷.如何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教師,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