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麗燕
摘 要:閱讀使人明智,閱讀使人成長,所以在教育過程中,閱讀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語文新課標中明確提出了小學語文課程的首要任務是使學生形成有效的語文學習策略,同時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閱讀能夠直接影響學生對語言的掌握能力,讓學生從閱讀轉變為“悅讀”,更好地提升語文閱讀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能力;閱讀技巧
學生的閱讀過程應該是快樂的,但是如今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卻并未做到這一點,部分學生對閱讀產生了抵觸心理。小學生的想象力豐富,好奇心強,對語文文章的閱讀本就有著濃厚的興趣,但在教師“填鴨式”的閱讀教學下,學生被動地接受教材中的知識,導致學生對閱讀的興趣降低。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培養閱讀習慣,精選閱讀材料,掌握閱讀技巧,全面提升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一、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加快閱讀速度
1.養成默讀的習慣
有些學生在閱讀課文時,喜歡采用朗讀的形式進行閱讀,認為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對于自己不認識的生字詞,還要認真地標注。這樣的閱讀方法不利于學生快速地閱讀課文。因此,教師要培養學生默讀的習慣,通過視覺直接感知文字內容,避免看到文章內容時下意識地就讀出來,將自己的注意力分散,影響閱讀速度。
例如在學習《匆匆》這篇課文時,如果學生使用朗讀的方式閱讀課文,需要花10分鐘時間才能夠讀完整篇文章,但使用默讀的方式只需要4分鐘就能夠讀完。所以教師要改變學生在閱讀時出聲朗讀的習慣,讓學生適應默讀形式,在考試中合理安排好做題時間。
2.養成限時閱讀的習慣
小學生掌握的詞匯量較少,而小學閱讀中的陌生詞匯較多,導致學生在進行閱讀時,會執著于陌生字詞的意思,將時間花費在尋找字詞的含義上,浪費閱讀時間,而且學生在閱讀時沒有一種緊迫感,認為花5分鐘閱讀完一篇文章與花10分鐘閱讀完是一樣的,不重視閱讀時間。這種形式的閱讀會使學生優柔寡斷、思維緩慢,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教師需要限制學生的閱讀時間,培養學生的閱讀節奏,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閱讀。
例如在學習《神筆馬良》這篇文章時,這篇文章有40多個自然段,如果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方式進行閱讀,會花費大量的時間,所以教師只給學生8分鐘的閱讀時間,然后就要求學生回答教師的問題。在這種要求下,學生會想盡辦法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意思,有利于激發學生的閱讀潛能。在教師的不斷培養下,學生也能夠適應小學語文試卷中出現的不同的閱讀題型,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語文成績。
二、精選閱讀材料,增加閱讀量
語文來源于生活,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能夠發現語文與生活的聯系,積累生活中的語文知識。所以,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時,不要一味地讓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閱讀背誦,應從學生的生活出發,找到有趣的閱讀素材,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我們在精選閱讀材料時,也可以選擇一些名著、有趣的故事以及電影,增加學生的閱讀材料。
例如在學習《奧運五環》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選用2016年里約奧運會表現我國奧運健兒的素材,讓學生切實感受到閱讀就在身邊,可能教師選取的閱讀材料較為復雜,學生不能夠一下子理解,但學生通過電視、網絡早已經了解到教師說的話題,對話題產生親切感,從而更好地進行課文學習。
三、掌握閱讀技巧,提高理解能力
1.尋找主題句,迅速了解文章大意
小學語文閱讀中雖然有不同的文體,但不論是哪種文體,都有脈絡與邏輯,以及中心句。一般文章的中心句就是開頭的一句或是結尾的一句,教師可以告訴學生閱讀的技巧,讓學生找到文章的主題句。還有一些文章是沒有直接給出主題句的,需要學生自己概括,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上下文,分析細節歸納出不同段落的中心思想。
例如在教學《一夜的工作》時,文章的第一句“周總理在第一次‘文代大會上做了報告”這句話就是這篇文章的主題句,讓學生知道了文章的主人公以及這篇文章所要講述的內容,學生在考試中碰到陌生的閱讀內容時,也可以采用尋找主題句的方式來分析文章內容,從而更好地理解文章大意。
2.先看問題,帶著問題讀文章
在考試中遇到不同的閱讀理解題型,教師可以讓學生從問題入手來分析文章,一般小學語文的閱讀理解題型都會讓學生對某些自然段進行概括,或是說一說作者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有一些問題就透露出了許多有用的信息。
例如在做《陳毅》這篇閱讀時,文章的第二問“同學們都稱贊陳毅為‘小神童的原因是什么?”學生就可以有一個基礎的認知,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陳毅,他很聰明,通過這樣的分析再去閱讀文章,可以更加快速地找到關鍵句,回答問題,節約做題時間,也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語文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難點,在考試中占分較重,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要在教學中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要精選閱讀材料,掌握閱讀技巧,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彭水,代會.淺析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及拓展閱讀[J].小作家選刊,2016(35):174-175.
[2]孫火麗.小學語文閱讀能力培養的有效探析[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5(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