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摘 要:數學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小學生由于思維能力較弱,難免會對數學產生枯燥感。興趣能夠將小學生帶入數學王國,對教師打造高效的數學課堂有著重要作用。那么,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該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值得探索的問題。結合教學經驗,談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幾點策略,以供各位同仁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激發興趣;高效課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主動進行學習的內部驅動力。學生只有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才會主動參與數學教學,并積極進行分析、探究數學難題,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有利于教師今后的教學。
一、構建趣味課堂,激發學生興趣
1.巧設問題情境,引起學生好奇心
常言道“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小學生正處在好奇心特別強烈的階段,探究欲望比較強。教師可根據學生此階段的特點,結合適當的教學內容,巧設問題,引發懸念,使學生思考時產生矛盾,激發學生的探究欲,讓學生主動探究數學知識,以找到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比如在教學“年、月、日”一課時,教師可設置一些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究欲。如“華華今年6歲,過了六次生日,而哥哥小明卻只過了四次生日,問:哥哥小明今年多少歲?”,部分學生立馬回答小明今年4歲,有的學生立馬反應過來,小明是華華的哥哥,華華都過了六次生日了,小明怎么可能只有4歲?學生的思維產生矛盾之后,引發強烈的探究興趣,從而為教師的教學做好鋪墊。
2.開展良性競賽,激發學生興趣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根據一定的教學內容,挖掘其中具有趣味性和探究性的內容,開展數學比賽,可引入競爭機制,開展良性競爭學習活動。良性競爭比賽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還能促使學生在競爭互動中鞏固學習的數學知識,獲得新技能,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競爭比賽能夠使生生間相互合作學習,并進行查漏補缺,以使學生取長補短,在適度緊張的環境中取得進步。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并采取成員和成員之間的合作機制及組與組之間的競賽機制,加強生生間的交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和團隊合作,共同解決數學難題。比如在教學“方向與位置”一課時,教師可讓學生采取組組間的競爭比賽進行方位與位置的學習任務,由一個小組全體成員出題,其他小組進行搶答,看哪個小組回答的速度又快正確率又高,以此激發學生的“斗志”,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促使學生在小組競爭比賽中迅速掌握數學知識。
3.應用活動,動手操作
“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這句話強調了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對學生的重要影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加強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給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促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也有利于教師開展數學教學。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較弱,教師在教學中可利用實物進行教學,引導學生進行實際觀察、操作,不僅能豐富學生的感官,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還能充分地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創造性思維,并幫助學生進一步轉化所學習的數學知識,運用其解決其他數學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師教學的質量。比如在教學“測量”一課時,教師可選取一些學生常見的實物(如:鉛筆、筆記本、課本、報紙等),讓學生親自拿尺子進行測量,讓學生感受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間的關系,并能根據具體的教學情境選取合適的長度單位,促使學生能夠估算出一些物體的長度,進一步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有助于學生獲得新的數學知識和技能。
二、知識結合實際,培養學習興趣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發現、分析、探究問題的能力,以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及時反思解決的數學問題,以便使學生在不斷的反思中發現自身的不足,并及時進行改正。但是,數學教學只按照此流程進行,學生難免會產生厭倦感,為消除學生的厭倦感,教師可用數學知識生活化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知識來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數學知識也不例外。數學知識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需要教師幫助學生結合實際生活經驗理解數學知識,并善于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難題,讓學生感覺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逐漸消除學生和數學之間的距離感,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必要性。比如在教學“圖形的面積”一課時,教師可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所見的圖形,以便根據圖形面積計算公式,計算出該圖形的面積。如小明的臥室呈長方形,讓學生根據所給的長方形的長和寬,求出小明臥室的面積。
三、教學方式多樣化,調動學生積極性
時代在變化,學生也在變化,為適應當前的學生和教育教學目標,教師要依據新觀念、新思想,轉變教學模式,采用多種方式并存的課堂教學。在數學教學中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并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借助多媒體創設動態十足的教學模式,可制作動態的PPT,向學生展示數學題的詳細解法,以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關注數學知識,誘發學生的思考,以幫助學生解決知識的重難點。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強化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技能,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推理能力。
四、增設數學課外活動,開展益智游戲
在具體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開設數學課外活動,給學生提供一些課外實踐的機會,以增加學生數學知識的外延,同時也有利于鞏固學生所學的數學知識。有意義的數學課外活動要比傳統的數學教學更便于學生學習知識,因此,教師可有目的地組織數學課外活動,通過課外活動營造自由輕松的學習氛圍,拓寬學生視野,擴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
總之,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善于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或方法,不拘泥于形式,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學方式只要能行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樹立學生正確的學習觀、人生觀,教師就要合理進行利用,以便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楊俊花.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J].學周刊,2011(24).
[2]殷聰聰.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學生探究學習興趣、習慣的培養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