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毅宏
摘 要:隨著新課改不斷深入,對初中地理教學也提出了要求,教師的角色需要改變,樹立新的教學理念,采取新的教學手段,開展實際的教學活動,實現有效教學。本文對初中地理課堂實行有效教學實踐進行了分析探討,以期促進提升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地理;有效教學;實踐與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2-079-01
有效教學是指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師教學之后,學生取得了一定的進步和發展。教學是否有效益,并不是看教師在教的過程中認真不認真,或者是否教完內容,而是看學生有沒有真正學到知識,或者學的好不好。如果學生學了沒有收獲,或者根本不想學,教師即使再努力,教的再辛苦,也是沒有任何教學效益,也就是無效或者低效的教學。
一、有效教學需要注重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的最主要著力點是為學習而設計教學活動,而不是為了教學而設計學習。因此,在教師設置教學點設計的時候,要考慮到每一個環節的有效性。比如,創設情境的有效性、預設問題和練習設計的有效性等等,具體做法可以是教師充分了解教學任務,詳細分析和掌握學生的實際狀況,進而明確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模式,確定合理的教學進度,并且對教學效果進行測定和分析。需要注意的是,教學設計要想有效性,根本問題是要對于學生的不同,采取的教學方式也應該不同。
二、激發學習的學習興趣是初中地理課堂有效教學的前提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能夠對初中地理學習感興趣,有效性才會得到本質上的提高。比如,在學習“不同山體形態”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伸出自己的手,將拇指放入掌內,然后握成一個拳,把它看成一個山體模型,然后在上面找出地形。手背部關節凸起的位置可以看做是山頂,關節間的部位看作是鞍部,四個手指從根部起的第一節的背部看作是山脊,而手指間的縫隙看作是山谷。在手背的上方撒些水,觀看水在拳頭上的流向,水順著指縫方向流,學生可以很容易明白山谷就是集水的部位,河流的發源地就來源此。手的小指外側就好比是山的陡崖。在演示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進行討論,教師引導學生多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和思考能力。這樣在課堂教學中以實際生活的鮮活內容作為例子,把實際生活融入地理知識教學中,學生帶有娛樂的心態理解了有用的地理知識,有利于鍛煉學生的形象思維,提高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三、提升課堂教學藝術是初中地理課堂有效教學的能動力
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語言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實際教學中,在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設置疑問,在教材文眼的地方設置疑問等,都是教師需要注意設置疑問的地方??茖W設置疑問能夠加強學生記憶和理解教材,準確掌握地理知識,真正幫助學生解決地理疑問,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在學習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對水資源、或者海洋資源等進行討論,并且對于這些資源目前存在的問題,要求學生思考這些問題的對策,然后讓學生分組整合想法,再派出代表在全體師生面前分享。教師在學生進行討論的過程中,適當的加入疑問,讓學生的討論有目標,一層一層深入開展探究,避免出現課堂表面上的熱鬧,而沒有實效性。
四、注重課堂教學的容量
教師講課切忌貪多,而不顧學生是否聽懂。有效教學就是看重學生聽懂了多少,學到了多少知識。因此,對于課堂內容,教師不能盲目的追求多,而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宜簡則簡,教師教的每一個知識點,學生都能夠理解和掌握,做到有的放矢。地理并不像語文、數學主科那樣,在中考中,選考的學生也不多,對于這種情況,教師教授的時候要考慮到大部門學生,側重基礎知識教學,學生容易接受并且能夠接受。同時,在授課過程中,教師要設置一定的基礎練習,通過課堂練習,讓學生能夠深入理解所學知識。
五、合理利用多媒體促進有效性教學
教師嫻熟的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有主意提高初中地理教學的有效性。地理課程本身具有很強的趣味性,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將地理知識生動形象的展示在學生面前,同時對于很多地理現象,也可以通過多媒體動畫等技術模擬出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映像。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能夠直觀的理解地理現象,不再只是依靠教師的“口授”,讓學生多方面的感官都能夠調動起來,從而科學形象生動的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識以及地理現象,提高學生學習地理興趣,進而提高了地理學習的效率。
六、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是否和諧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有效教學是否能實現。教師和學生的關系和諧,學生才有可能喜歡上教師,進而喜歡教師所教的學科,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因此,教師要和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首先,教師要改變傳統的師生角色定位,把“主演”課堂改為“導演”課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角色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師生關系和學生的學習效果。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是主體,控制著課堂和學生學習,教學效果自然不理想,因此,教師要提供機會給學生討論、研究的機會,師生一起解決問題。其次,教師要熱愛學生,做學生的親密朋友。教師的職業道德里就要求教師要關愛學生,真誠對待學生,及時幫助學生解決生活和學習難題,特別是學困生,教師更要多加關注,了解他們的學習地理的難處,挖掘他們的優點,多鼓勵和表揚,讓他們有信心去學習地理。再次,教師要尊重學生。教師尊重學生,學生才會發自內心的尊重教師。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允許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師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才會更加有效。
總而言之,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有效教學是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相聯系的,因此,教師要多了解學生,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構建高效的地理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 付煥金. 初中地理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5.
[2] 陳 佳. 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的策略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4.
[3] 劉詠梅. 新課程背景下有效初中地理課堂構建的實踐與探索[J]. 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13,(04):7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