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妍如
摘要:指出了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有效的思維工具,目前已被教育領域的學者們所關注,其發散式的思維模式對英語學習者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分析了酒店英語課存在的問題,通過要求學生運用思維導圖完成作業,并以任務驅動法作為每堂課的主線,設計了以學生為課堂主導,教師為輔的教學模式,試行初有成效,以期以此為鑒繼續改進。
關鍵詞:思維導圖,任務驅動,酒店英語,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11026503
1 酒店英語課存在的問題
酒店英語為普通高等院校酒店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通常被細分為酒店英語1和酒店英語2兩門課程,分別在兩個學期進行教授,循循漸進地向學生滲透英語與酒店專業知識。在海南師范大學旅游學院的酒店英語課程設置中,既突出其較強的應用性,又結合了酒店管理的基本知識和最新前沿理念。酒店英語1以酒店工作場景為背景,旨在提高學生在酒店日常服務中的英文溝通交流能力,重點在于訓練服務用語的表達,以適應為外賓進行酒店服務工作。而酒店英語2拓展了酒店專業知識面,涉及酒店管理知識和前沿管理理論的英文文獻及專業術語的學習,較前一門課程增加了大量的閱讀材料,需要學生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著手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和翻譯能力。本校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為全國統一普通高等院校入學考試選拔的本科生,均具有一定的英語基礎,對于他們而言,酒店英語1的詞匯量較小,語法較簡單,學習難點在于英語發音及表達,學生在課堂上口語練習的機會較多,課堂氣氛活躍。而酒店英語2卻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景象,以閱讀專業知識和翻譯為主的酒店英語2的課堂顯得尤其沉悶,盡管教師一再強調課前預習,提前查解課文生詞的重要性,但還是有一部分的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在課堂上表現不盡人意。習慣了傳統英語應試教育的學生們,當遇到相對復雜的專業英語時,出現不同程度的理解和思維障礙。因此,尋找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迫在眉睫。
2 運用思維導圖的意義
思維導圖最早由英國學者東尼·布贊于20世紀60年代提出,是一種廣泛運用于思考和學習的思維工具。科學表明人類大腦的左半部主宰語言、邏輯、數學等的功能,而右腦決定著美術、舞蹈、音樂等藝術因素。只有將左右腦同時運作,才會激發大腦的無限潛力,形成多維度的發散式思維,達到理解和記憶的最佳效果。思維導圖正是運用這種原理,通過發揮想象力將抽象的知識點轉化為可視化的圖形,并將各個知識點結合在一起。盡管我國對思維導圖的研究不過十幾年,但是其有效性已被教育領域眾多學者認可和推薦,普遍認為:思維導圖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思維導圖可幫助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思維導圖可鍛煉學生的創造能力,增強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力等。
3 思維導圖在酒店英語課的應用
3.1 研究對象
海南師范大學旅游學院酒店管理專業于2013年正式招生,2017年即為該專業45名學生步入大四畢業之際,而酒店英語2的設置正是為他們在即將到來的實習做準備,也是要向各大國際酒店集團展現本校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英語涉外交際能力的課程。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筆者借用西方的思維理念,試圖能為學生學習及授課方法上尋到雙贏的溝通途徑。在注重語言訓練的同時,也強化鞏固學生就酒店專業知識理論的理解和應用。
3.2 教學內容安排
本課程共設置16個單元,每個單元包含的內容有:兩篇國外知名報刊出版的酒店管理文獻,一篇應用文寫作和一種閱讀技巧。上課的內容鎖定在每單元的第一篇文章(詳講)和應用文寫作(略講),其他的內容作為學生課后的補充閱讀材料。課上每單元講解的文章以專業學術論文為主,其他文體為輔,涵蓋酒店管理的各個行政部門及前沿酒店管理理念,如領導力、道德倫理、前廳部管理、客房部管理、工程部管理、安保部管理、餐飲管理、信用控制、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等。全方面的體現了一家酒店在運營過程中所要觸及的各個管理職能。這就意味著本課程包含既有酒店專業知識,又有管理學領域知識的內容。
3.3 教學方法與環節
本課程所采用的教學方法旨在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并加強各個教學環節的協調與配合。既督促學生使用字典自查單詞,培養學生獨立學習思考的能力和創造力,又利于提高團隊合作能力。教學分為課前和課上兩步,每步都安排學生完成相應的任務。
以任務驅動法為主的教學環節如圖1所示。
(1)布置任務:課前提出下節課所要學習的主題及核心問題,帶著核心問題提前預習,從課文中搜索。
(2)查解單詞:鑒于學生的英語基礎參差不齊,防止不熱衷英語的學生敷衍了事,筆者要求學生在課前對文章中的生詞先進行注釋,要求學生在理解英文單詞的基礎上通讀全文。
(3)繪制思維導圖并上傳QQ進行篩選:以小組為單位,利用思維導圖把文章中的知識點和之間的聯系繪制出來。此項任務必須在上課的頭一天完成,并上傳至班級QQ群。根據各組的作業情況,選出2組具有特色的作業,并通知該2組同學做好第二天上課英語演示的準備。
(4)學生自講:上課時,先請被選的2組同學進行每組3分鐘的演示,使用英語講解他們在繪制思維導圖時的思路,他們所認定的重要知識點,及之間的聯系。
(5)課堂討論并自評:根據演示內容,其余在座同學進行點評,點評針對兩組思維導圖相同之處與不同之處、同學演講的優點與缺點等。同時討論本單元的主題意義。
(6)教師評定并知識串講:本教師對學生討論的結果進行總結,并引出本節課的話題,對學生已經理解的內容一筆帶過,但對學生尚存疑惑和重要的理論知識點進行詳細的解答。
4 運用思維導圖后的教學效果
4.1 課堂效果
學期的剛開始,當學生了解了本學期的教學流程與方法時,授課班級的45名學生中個別同學擅長繪畫的同學表示出喜悅,而有相當多的一部分學生,因為缺乏繪畫經歷,而在情緒上和語言上表達了自己的無能為力。經過筆者的鼓舞和激勵,大多數同學表示接受。在上交第一次思維導圖作業時發現,之前曾說不會畫畫的學生卻給出非常有創意、美觀的圖像,筆者便更加肯定了這種教學方法的可操作性。
除去在思維導圖繪制創意上的問題,學生的最大問題是對主要知識點的拿捏不夠準確、知識點之間的聯系缺乏系統性有機性。因此,筆者“先褒后鼓勵”,先對他們作品的創意表示認可和驚喜,之后對其所出現的問題進行語言上委婉的建議。結果沒有發現同學有抵觸表現,并且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
學生的繪圖問題解決了,但是在課上演示自己的思維導圖時,出現了小組成員相互推究、不愿意使用英語講解、儀表神態不自信等問題。因此筆者采取以下措施.
(1)小組成員輪流做主講人,其他成員做補充。
(2)英語基礎弱的同學可以使用雙語演講,但是關鍵的術語和理論必須使用英語。
(3)如果第二條也倍感困難的同學,可以使用簡單的英語進行表達,但是要加上肢體語言的配合,把所要呈現的意思體現完整。
(4)征求學生的意見對演講同學的儀表儀態進行點評,點評人同時做出示范,這樣加強學生的互動交流、學習趣味與競爭力,避免造成尷尬。
(5)聽眾學生必須講出幾點演示人的優點,或是演示人可被學習的亮點,以此提高演示人的自信。
(6)對因為各種原因不能完成任務的同學施加懲罰,懲罰對象為全部組員,懲罰的內容以在座的其他同學當堂制定,形式可多樣但要求具備趣味性,不以傷害他人為主。
經過反復的推敲和多次的磨合補充,全班同學的在熟悉規則后,完全做到了自主自導,并且課堂氣氛融洽,時不時出現歡聲笑語,同學們相互鼓勵相互糾正,達到了良性循環的學習效果。
4.2 考核成績
本課程的考核形式根據應用型課程的定位也進行了如下調整。
(1)平時表現:比重占20%,主要依據平時的考勤、作業完成情況和課堂的參與度。
(2)期中考核:比重占40%,采用口語形式,學生被分為若干小組,任意抽取某一個酒店管理所涉及領域的案例,要求學生使用思維導圖的形式把解決此案例中的問題思路展示出來,并且以演講的形式,運用課堂上所講的相關理論知識,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解決方案。評分主要依據兩方面:① 英語溝通能力(40%):評分包含英語語音語調清晰(10%)、句式結構連貫(10%)、用詞表達多樣準確(10%)、肢體語言表達(10%)。②解決問題的能力(60%):評分包含團隊合作分工能力(10%)、思維導圖繪制內容的完整性(20%)、豐富性和創新性(20%)、演講時間的掌握(10%)。
(3)期末考試:采取期末閉卷考試,比重占40%。采用閉卷的目的是要求學生能夠熟練的掌握核心的英文詞匯和應用文寫作。
值得欣慰的是,45名同學全部通過本課程的最終的閉卷考試,并有45% 的同學成績良好。在期中的考核中的成績更為突出,每組同學都精心地繪制了所抽題目的思維導圖,總體都呈現了風格各異、色彩繽紛、結構清晰的特點,并合理地安排小組成員進行演講和表演,實現了集知識性和趣味性為一體的考核。
5 結語
借用思維導圖的學習理念和任務驅動法的教學,每節課實現了以某一特定主題為主線開展的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各個教學環節之間的銜接也有條不紊地進行,學生對本課程的熱情倍增,激勵筆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當中,大大提高了教與學的效果。希望在此基礎上,根據下屆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最終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與積極性,做到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Buzan,T.,Buzan,B.The mind map book: how to use radiant thinking to maximize your brains untapped potential[M].New York:Penguin Press,1993.
[2]東尼·博贊,巴利·博贊. 思維導圖[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3] 師海紅. 利用思維導圖提高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2010,(10).
[4] 譚記翠. 巧用思維導圖,強化英語詞匯記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1,(01).
[5] 簡 耀. 淺談思維導圖在大學商務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4(02).
[6] 陳玉云. 思維導圖融入大學英語“三堂課”教學模式研究[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