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周林
【摘要】黨校教師不同于中小學教師,甚至不同于大學教師,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本文分析了黨校教師培養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八項對策。
【關鍵詞】黨校教師;名師工程;對策建議
2015年底,習近平總書記對新形勢下黨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要實施黨校系統“名師工程”,著力培養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好的知名教師,培養造就一批馬克思主義理論大家,一批忠誠于馬克思主義、在學科領域有影響的知名專家。”要實施黨校系統“名師工程”,必須了解黨校教師自身的特殊性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主要問題
1身份特殊。黨校既是機關也是學校,但不同于一般的機關和一般的學校。它既是黨委的工作部門,也是培養領導干部和馬克思主義理論人才的學校。因此,黨校教師不同于中小學教師,甚至不同于大學教師。其身份又主要分為參公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兩類。各自的薪酬激勵機制也有顯著的差別。管理有難度。
2工作實踐經驗少。很多教師從高校一畢業就到了黨校,從大學校門走到黨校校門。既不存在基層教學崗位的歷練,也沒有行政管理的實踐經驗。部分教師畢業于非師范專業,對于教育教學沒有經過系統科學的研究,對教法知識一知半解,較少從教師的角度思考和解決問題,缺乏上課的基本功。多數教師拘囿于黨校范圍內,缺少到行政管理與行政執法部門鍛煉的機會,因此,也就是缺乏操作知識。
3潛心治學的人少。受到市場經濟巨大利益的誘惑,部分教師急功近利,身兼第二職業,身在曹營心在漢,忙于賺錢創收,疏于嚴謹治學。部分教師成天想著怎樣通過投機鉆營走上仕途,撈取一官半職離開黨校。
4教學內容理論聯系實際不夠。既呆板單一,枯燥乏味,又不能與時俱進,常講常新。不僅缺乏扎實的理論功底,而且跟不上黨和政府的路線方針政策,脫離時代。講課容易“空對空”、“人云亦云”等,使學員產生厭學情緒,影響干部教育培訓工作質量。
二、對策建議
一是成長有“幫帶”。建立新老教師結對幫帶制度,開展教師結對幫帶活動。選派教學經驗豐富、科研能力較強的優秀導師,對青年教師的教學實踐給予具體指導。培養青年教師的敬業精神,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科研水平。導師應全面關心青年教師的思想、學習和工作。指導擬定學習計劃,精心審閱指導教案,深入青年教師的課堂聽課并給出指導意見,指導青年教師撰寫學術論文、咨政報告等。指導青年教師參加各類教學比賽活動。導師能率先垂范,樹立誠實守信、愛崗敬業的言行;青年教師能虛心學習,主動求教。共筑師生傳幫帶平臺。
二是根基能“夯實”。規范制定備課和聽課檢查制度和教法知識考試制度。定期對教師的備課本、聽課本進行嚴格檢查,按照相關等次評定等級。對獲得優秀等次的予以通報表彰,沒有達到規定等次的教師進行誡勉談話,扣除基本工作量。對教師開展教法基本知識閉卷考試,根據考試成績評獎,給予一定政策激勵。從抓最基本的備課、聽課和教法做起,以此不斷規范教師教學行為,將教師培養模式科學化、系統化,為教師成長打下堅實基礎。
三是專題有“試講”。嚴格把控主體班新專題“入口關”,針對主體班授課新專題,制定相關制度,規定任何教師授新專題都必須提前申報。成立專業評審組,堅持以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對新專題授課內容實行百分制評分,劃定合格分數線;由評審組按照評分標準嚴格評分,現場公布評分結果。凡達到合格分數線者,由學校安排到具體的主體班次授課。
四是專題有“磨課”。由教法專業點評人對授課人開展全面的教法點評、教法剖析、教法視導。重點從教學目標是否明確、教學時間是否恰當、教學重難點是否突出、課堂結構是否嚴謹、知識傳授是否準確、語言表述是否流暢、教學方法是否多樣、是否有知識小結與作業布置(思辯設問)、教儀教態是否自然得體、課件語言是否富創意且簡煉等10個方面剖析,著力突出課堂教學基本功的視導。之后由執教者剖析教法得失,重塑課堂教法。以此助力青年教師快速提高授課能力,少走彎路,多出精品。調動了青年教師“從教、重教”積極性。
五是成長有“階梯”。按照教師成長規律,為青年教師搭建“三級階梯成長課”成長階梯。“三級階梯課”以“合格課”、“良好課”和“優質課”三個等級為基礎臺階,每個階梯課又有ABC三個標準。要求青年教師均需由“合格課”向“良好課”、“優質課”逐級申報考核,每學期申報一次,三年一個周期,所有人員必須達到優質課的要求。對獲得“優質課”的教師,優先安排外出培訓、進修學習,對未獲得“合格課”的教師,進行誡勉談話直至調整教師崗位。
六是名師有“示范”。定期開展名師示范課與教法反思活動。執教者由富有多年教學經驗的教師擔當,開展30分鐘授課。教師授課結束后進行分組評價、異構教法,提出小組異構教法思路。再由每組推薦一人代表小組作五分鐘內交流發言,觸碰智慧。最后由執教者介紹授課構思,剖析授課得失,重構授課教法。
七是師資有“交流”。積極推動校際優秀師資互派授課,并組織教師跟班聽課學習并撰寫聽課體會。促進優質教師資源共享,交流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