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香
【摘要】本文試著從職業核心能力的視角,探討中職公共英語項目創新教學。通過創造性地對教材內容進行“加法”、“減法”和“乘法”處理,選擇以“旅游”為話題的項目內容,結合當地“我家在景區”全域旅游發展戰略,進行英語“項目教學”設計與實施,突出“工學結合、以職業活動為導向”的職業教育新模式,體現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理念,培養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職業素質以及可遷移的跨職業的核心能力。
【關鍵詞】職業核心能力 中職英語 項目化教學 設計 實施
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已經進入“深水區”,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是一個古老與新鮮的命題。中職英語作為中職的一門主要公共基礎課程,教學方法如何變革?也是值得深入探索的課題。本文以“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為例,結合我縣“我家在景區”全域旅游發展戰略,以提高職業核心能力為目標,對現有教材進行“加法”、“減法”和“乘法”處理,以崗位工作流程為線索,以典型項目為中心,進行英語“項目教學”設計與實施,進而提高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
一、項目教學的內涵和特點
所謂項目教學,就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崗位工作流程為線索,以典型項目為中心,以產品(或者服
務)為載體,以職業素質和能力為目標,理實一體、做學結合的一種教學方法。其實施的流程:明確任務——制定計劃——實施計劃——檢查評估等系統過程,與傳統教學相比,具有自主性、開放性、情境性、發展性、綜合性的特征。
1.自主性。提供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選擇內容和展示形式的決策機會,學生能夠自主、自由地進行學習,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創造能力的發展。在項目教學中,教師只是“導演”,作為指導者、協助者,只起提供咨詢與答疑解惑的作用,指導學生把握項目內容的各個環節的基本要求及實施過程的重難點,而學生是課堂的“主角”,是行動的主體。
2.開放性。體現在學生圍繞主題所探索的方式、方法和展示、評價具有多樣性和選擇性。在項目教學中,是以崗位工作流程為線索,圍繞主題設定項目任務,由學生獨立或分組完成,完成任務的方式、方法可以由學生自行選擇,任務完成所生成成果的展示、總結和評價可以多種多樣。
3.情境性。職業具有社會性與情境性,創造有利于能力構建的情境是職業教育教學方法的重要特征。在項目教學中,項目的主題是與真實世界密切聯系,中職英語項目教學以“旅游”為主題,通過不同崗位角色扮演,學生的學習更加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
4.發展性。長期項目與階段項目相結合,構成為實現教育目標的認知過程。在項目教學中,通過創造性地對教材內容進行增刪、整合,形成長期項目(模塊項目),根據不同工作崗位情境分解為若干階段項目(子項目),從而構成長期項目與階段項目有機整體,遵行循序漸進的原則,提升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
5.綜合性。職業核心能力也稱為“關鍵能力”,我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在《國家技能振興戰略》中把職業核心能力分為八項,稱為“八項核心能力”,包括:與人交流、數字應用、信息處理、與人合作、解決問題、自我學習、創新革新、外語應用等。項目教學是集“八項核心能力”培養為一體的一種教學方法,具有學科交叉性和綜合能力的運用的特點。
二、基于職業核心能力視角的中職英語“項目教學”設計
當前,中職公共英語課程大多選用國家規定新教材高教版或外研版《英語》修訂版(基礎模塊1、2,職業模塊及拓展模塊)。現以外研版《英語》為主,將基礎模塊1中的unit9 Getting Around,職業模塊 服務類unit1Travel Arrangements,unit 3A good Tour Guide,拓展模塊unit 7Todays Travel整合為“旅游”為主題的項目內容,并結合當地“我家在景區”全域旅游發展戰略,以培養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為目標,進行中職英語項目教學設計。
1.教學目標設計。知識目標設計。學生了解并掌握旅游活動中與客人交流時可能會用到的英語詞匯或術語,如旅游景點、旅行社、旅游服務過程中與吃飯、住宿、交通、購物以及娛樂相關的詞匯或術語。掌握常用的旅游交際用語和相關句型。掌握旅游活動的服務流程、相關的應急措施,以及旅游方面的法律法規等內容。了解當地旅游自然和文化資源、民風民俗、美食、特產、住宿、交通等相關旅游知識。
能力目標設計。首先,學生能作為旅行代理,具備用英語與售票員會話進行旅游交通打折票的購買能力;能用英語回答游客的咨詢如旅游路線建議、旅游前需做的準備等。其次,學生能讀懂或討論與旅游、出行相關的活動行程。第三,學生能就某一景點進行英文導游。第四,學生能具備規范的旅游接待項目的整體執行能力,如旅游組織、溝通和協調能力。第五,學生能具備協作精神和集體意識。
素質目標設計。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使學生逐漸形成吃苦耐勞、辦事踏實認真、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具備安全、綠色環保與節約的意識。
2.設計任務。
模塊項目角色一:旅游代理
項目教學總任務;旅游安排
項目教學子任務一:英語對話(1)
為游客提供咨詢,如解答“隨團游(package tour”和“自由行(Free Independent Traveler”的區別,幫助游客安排線路。
項目教學子任務二:英語聽音記錄
接到客人咨詢電話,并記錄,與經理討論客人的旅游計劃,并為游客制定一個“自由行”計劃。
項目教學子任務三:英語對話(2)
出行前,與游客溝通并簽署旅游協議,基本內容包括:(1)行程安排(itinerary); (2)相互之間的責權利(rights and obligations); (3)旅游保險(travel insurance)等。
項目教學子任務四:英語對話(3)
旅游出行前給游客的建議。
項目教學子任務五:英語應用文寫作
旅游出行日程安排(內容包括:時間(Time)、活動安排(Arrangements).
項目教學子任務六:英語對話(4)
幫助游客預訂(預訂客房、預訂機票)
項目教學子任務七:英文閱讀
閱讀相關旅游知識英語短文如:旅游業及其發展、“沙發漫游”,閱讀著名旅游景點等,并回答相關問題。
模塊項目角色二;導游
項目教學總任務:當好一名好導游
項目教學子任務一:英語對話(1)
機場迎客(Meeting Guests at the Airport)
項目教學子任務二:英語對話(2)游客患病應急處理。
項目教學子任務三:英語對話(3)因說話不夠禮貌向游客道歉。
項目教學子任務四:英語應用文寫作 日記(導游日記)和書信(向游客致謝)等。
項目教學子任務五:選擇某一景點(如當地熟悉的景點)進行英文線路介紹,景區講解。
項目教學子任務六:送團:致歡送詞。
三、基于職業核心能力視角的中職英語“項目化教學”的實施
1.項目實施前準備階段。組建項目小組 小組合作學習以4-6人為宜,分組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優勢互補”的原則,按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性格特點的差異分組,讓不同特質、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優化組合,使每個小組都有高、中、低三個層次的學生。同時,組建項目小組,要兼顧男女比例,并選出專門負責各組主要事務的組長,負責項目的溝通、協調,組織組員間討論與學習,促進有效地合作學習,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
指導項目活動 教師將項目實施任務,以及相關的評分標準細則分發給學生,讓學生對英語項目學習內容、項目活動的要求和目標,有一個具體、清晰的了解。同時,考慮到中職生英語基礎薄弱,為增強學生英語學習的信心,激發英語學習興趣,教師充分發揮信息化教學優勢,將“翻轉課堂”教學理念運用于英語項目化教學中,運用錄屏軟件,將項目任務中的重、難點詞匯及句型制作ppt演示文稿和教師講解的音頻、視頻資料,上傳到學校教師資源網或班級學生QQ群或微信群,或指導學生在相關網站搜索項目任務中的“慕課”資源進行在線學習,培養學生數字應用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指導學生做好項目活動實施的充分準備。
2.項目實施階段。首先,進行信息資料處理。根據項目角色“旅游代理和導游”所設計的任務,引導做好項目實施計劃。指導學生廣泛利用現代化的工具和技術,進行網絡信息查詢,或通過圖書、報刊等多種渠道查詢、檢索相關信息,學生精誠合作,對收集的資料進行總結歸納,分析材料的使用價值,并形成演示文稿在課堂上進行展示,增強學生對旅游服務流程、規范和旅游服務過程中常見英語詞匯、句型的了解和掌握。
其次,開展課堂角色表演。堅持“以應用為目的,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基本原則,突出“學中做、做中學”,構建項目角色“旅游代理和導游”職場任務情境,培養職業角色意識,學校3D旅游實訓室為英語課堂導游角色表演增添課堂魅力與吸引力,激發學生的表現欲。
第三,拓展校外模擬實踐。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強調職業教育應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當前,當地圍繞“我家在景區”全域旅游發展理念,原生態、多樣化的旅游資源亮點紛呈:如中國五大魅力梯田之一的聯合梯田、千年古縣和朱熹誕生地朱子文化等吸引了眾多海內外游客的到來,旅行社、涉旅企業(產業)、旅游從業人員等也隨之蓬勃發展,行業的發展需要更多英語人才,中職英語教育抓住有利時機,以當地行業、企業為依托,如根據項目任務,讓學生到相關旅行社了解行業知識,讓學生熟知旅游代理與游客溝通并簽署旅游協議的內容:如:行程安排、相互之間的責權利、旅游保險等;或依托旅行社,讓學生深入當地旅游景點了解景區的英文介紹,嘗試著用英文導游等,這種突出“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技能型人才培養新模式,以及“變景區為課堂,變景點為講點,”英語創新教學模式,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實戰能力,培養英語應用型人才服務于當地經濟發展,滿足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求,實現中職英語教育教學目標。
3.項目評價驗收階段。全面評價學生學習效果應從職業核心的八個維度出發制定詳細、可操作的標準,不但對學生在英語情景會話、模擬英文導游、完成應用文寫作等方式展示項目成果進行評價,關注學生英語語調的流利性與準確性,以及參與過程中的交際策略與服務規范等;還要對項目完成過程中,某個小組,或是某名學生所顯現出來的創新能力,團隊合作意識,克服困難的勇氣等做出評價,強調過程評價、終結評價。主要評價方法有學生自評、教師評價、同伴互評、小型競賽,以及專家評價。教師對學生的語言能力等各方而進行客觀評價和總結,并提出合理化建議,提出相應的改進方案,教會學生不斷反思總結,總結出實施項目過程中的得失,全方位提高學生的英語技能與職業核業核心能力,增強職業意識和崗位爭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項目化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知識技能,訓練并發展了學生職業核心能力,提高職業素養。因此,中職學校英語教學應充分整合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通過有序合理地進行項目設計,實施英語項目教學法,以任務引領、行為導向教學模式為基礎,促進學生專業技能與英語專業知識的深度融合,有效促進了培養中職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滿足市場對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曾煌興,周曉宏.項目開發教學法的教學設計策略及其應用[J].職教論壇,2005(18).
[2]張穎青.項目教學模式下小組合作學習的探索和實踐[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11).
[3]王瓊.以“就業”為導向的職場英語教學模式探索[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02): 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