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伯東
(黑龍江省商務學校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56)
【摘要】法制教育在德育工作中是很重要的,是其一項重要內容。中職學校的法制教育更是一項能培養學生遵紀守法,并具有良好道德品質的有效途徑。中職學校的學生正處在青春期,缺少法律意識、法制觀念薄弱,應采取正確的法制教育對其作出引導。因此,我們必須要做到正視中職學校法制教育正面臨和存在的問題,注重將法制教育和道德品質與心里健康的密切結合,做到法制教學的完善,又要重視法治實踐,并且應采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增強中職學生的法制觀念。
【關鍵詞】中職學校 法制教育 問題和對策
中職學校學生正處在青春期,大多具有叛逆心理,而且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還尚未形成。思想還很幼稚,行為也存在魯莽,并且還未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容易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形成惡劣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若不及時教育,便易走上犯法犯罪的道路。與普通中學生相較,中職學生更易看到社會陰暗面,因為他們過早的畢業進入社會,心智并未成熟。所以要及時進行法制教育,讓他們避免成為不良市民。
一、中職學校法制教育工作現存的問題
(一)法制教育方式脫離了法制教育實踐
盡管人們高聲呼吁中職學校法制教育要加強,采用大量方法多種形式,但并沒有明顯得到實際的效果,導致這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所采取的法制教育方式和法制教育實踐沒有很好的結合在一起。但部分教育部門在剛剛提到對學生做出法制教育時,首先想到的方式便是“一講眾聽”,找到一個法制界的人士進行召開法制大會,并組織所有學生來聽講,而學生們并沒有主動的學習過法治知識,都是每次被動的接受這種法治演講大會,在學生們看來這樣的知識教育枯燥無味,對于學生們并未起到任何效果。若真想實現法制教育,那么法制教育實踐就是必須要經過的一個步驟,如若學生無法把學到的相關法律法制知識應用到實踐當中,真正做到學以致用,那么我們的法制教育就并沒有真正的起到教育學生的作用。
(二)法制教育內容脫離了法制內容
現階段,針對中職學生進行的法制教育,其最主要的內容均是以《法律基礎知識》這本教科書中的有限的少量法制知識作為主要知識點,在進行以《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青少年犯罪法》為輔助教材的法制教育,教授內容不僅單一而且混亂不系統,在提升和培養學生法律意識方面根本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隨著我國法制體系的逐步完善,法律條款和法制內容也在持續的進行擴充和變化,這也是需要時刻保持學生學習法制內容有所擴充的重要原因。而學校是培養人才的主要基地,對教育培養這些“祖國的花朵”進行的法制教育卻僅僅停留在皮毛,采用的是一些非法制教材,其中的知識并不能讓學生真正的認知到學習法制的重要性,最終的結果便是這樣的法制教育出來的學生大多變成了井底之蛙,法制教育的效果也不言而喻了。
(三)法制教育主題脫離了法制教育要求
對中職學生進行法制教育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需要全社會的人民作出共同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有利于身心健康發展的社會環境,這樣才能使年輕的學生茁壯成長。但是目前無論是家庭還是社會,大部分的人們都覺得現階段能夠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的,就應該由教育機構和宣傳機構來擔當這個責任,由學校來負責具體的法制教育工作。他們沒有想過,對中職學生進行法制教育這項工作的艱巨和宏偉,并不是幾個部門便可以完全勝任的。而且目前對于大多數學校來說,多數的法制課堂教師都是政治教師在替代的,這些教師不僅在法學理論與法制知識上有所缺乏,在實踐經驗上也是不夠豐富的,大多數只是依托自主學習課本來掌握部分理論知識,一旦遇到實際問題便會束手無策,甚至無法解答學生在生活中遭遇的實際問題。這種情況是完全不符合中職學生法制教育要求中所規定的,法制知識教育要系統并完整。這種情況下的法制課堂與法制教育主體形同虛設。
總而言之,從整體上來看,法制教育工作還尚未能夠快速適應這個社會生活的變化,也不能夠很好的很全面的推進并適應法制教育和素質教育的要求。以上分析的法制教育問題,也以成為我們現階段急需解決的矛盾。
二、加強中職學校法制教育的對策
(一)以課堂為主來加強學生法制教育
能夠說課堂的法制教育是中職學生學習方式的最基本的方式。而這種基本形式想要達到效果,一方面需要加強它存在的作用,另一方面需要結合新的方法和策略,更進一步地加強課堂教育在法制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依據每個學生不同的心理和生理特點,以及他們認知的水平,并針對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列舉出典型的事例,激發出學生自主參與,在事例中學到法律。并且采取一定的方法充分的調動起學生學習法律的積極性,從而達到讓學生任職法律并且懂得用法。總之為了更高效地發揮出課堂法制教育的重要作用,還需要教師等教育工作者為之付出大量的努力。
(二)以創新并聯系實際來加強學生法制教育
讓中職學生學習法制教育的最主要目的是使學生懂法并會用法,在實際生活中合理利用法律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因此法制教育更應該采取創新模式,聯系生活實際,對學生進行法律知識的傳授,讓學生在學到知識的同時也了解到社會實際生活。教師應該做到讓學生們盡量自己去做,在實踐中學到新的知識,了解法律的特點。使學生在實際生活的過程中既學到了法律知識,也知道了怎么樣真正的使用法律。
(三)營造社會環境來加強學生法制教育
學生的生活無非就是學校、家庭和社會,學校作為學生學習法制教育的主要基地,家庭作為學生法制教育的最初起點,而社會則作為學生法制教育的大環境,這三者形成一個主要的社會環境,對學生的法制教育有其各自的作用,三者缺一不可。因為學生無論參與其中的哪一個環境,都是耳濡目染的在接受著法制教育,可想而知這三者結合營造出的社會環境的重要作用和功能。
(四)重視法制教育實踐環節
中職學校更應該多與地方司法部門聯絡,組織學生參與更多的主題鮮明等的司法實踐活動,例如讓學生旁聽關于刑事案件、民事案件、經濟糾紛和行政案例等的審判會議,讓學生親身體驗到法律在社會中重要的作用。也可請法官或者檢察官等法律工作者走進中職學校,給學生們進行剖析案例等主要內容的講座,充分利用典型案例使學生們更直觀地感受到法制教育的作用,提升學生的守法意識和自我修養,積極的參與依法治國和道德建設等實踐活動。
綜上所述,中職學校學生的法制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并且很艱巨的任務,他需要的是全民族全社會的關注和支持。而中職學校本身更應該隨著法律的更新發展而采取相應的措施來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真正認識到法律教育的重要意義,找到高效的法制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