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軍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要求教師對自己的教學模式進行不斷的更新,其中游戲化教學模式在教學中被運用得越來越廣泛。小學生具有好動好玩的特點,而游戲化教學模式正好符合小學生這一特點,能夠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化的激發出來,使學生的思維能力、信息技能和實踐能力得到提高。本文筆者結合自身工作實際經驗,闡述實施游戲化教學模式的必要前提條件、游戲化教學的意義以及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策略,以期使課堂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關鍵詞:游戲化教學;小學數學;教學效率
小學階段是較為重要的一個階段,它是學生整個學習生涯中的啟蒙階段,對學生以后的成長和發展都有著較為重要的影響作用。因此,家長和教師要重視起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啟發教育。小學生具有好動好玩的特點,而數學又是一門較為枯燥、乏味的學科,很難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不斷的更新自己的教學模式,可以將游戲化教學運用到教學中來,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來,提高數學課堂效率。
1 應用游戲化教學方式的必要前提條件
(一)硬件教學設備
要想使游戲化教學方式在小學數學課堂中能夠順利進行,那么硬件教學設備是必不可少的[1]。硬件設備對教學起著支撐作用,在課堂中運用在線游戲必須要在網絡教室中進行課堂教學。現階段,很大一部分的小學學校都已經設立了足夠的網絡教室和微機教室,多媒體教學工具也越來越豐富,這是展開游戲化教學的必要前提條件。
(二)課堂結構的變化
“讓學生站在課堂的正中央”。傳統的教學方式師生的交互性不夠,不能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動性,并不能夠滿足游戲化教學開展的要求。游戲化教學對于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這些能力。應當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學生學習的目的應該是學會主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而不是被動接受學習。教師在教學課堂中應該把主導權交還給學生,并且要尊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對其充滿信心。
(三)教師和學生要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
要想有效的實施游戲化教學,就要求教師能較好的掌握計算機的操作技巧,將自己掌握的計算機知識利用到教學中,對問題進行及時的解決,使學生對計算機能夠進行正常的使用。學生則需要掌握鼠標和鍵盤的操作技巧。
2 游戲化教學的意義
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采用游戲化教學,主要有以下幾點意義:首先,可以使數學知識得到傳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游戲化教學方式和傳統的教學方式一樣,也可以對教學知識和內容進行正常的傳授,而且傳授的方法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游戲化教學方式采用的是一種新穎的教學方法,能夠最大化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成績得到提高;其次,可以使數學學習的知識面得到擴展,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在設計游戲化教學內容的時候,會設計很多和生活有關的小游戲,當課程結束后,學生不僅能夠掌握到課本當中的知識,而且還可以學到很多跟生活有關的知識,從而擴寬了學生的知識面,使教學質量得以提升;最后,游戲化教學可以使學生的學習思維得到開發,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游戲化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不僅要遵守一些規則,還要對和游戲相關的問題進行思考,在這一過程當中,不僅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鍛煉,同時還培養了學生對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 游戲化教學的應用策略
(一)設置明確的游戲教學目標
將游戲化教學運用到小學數學課堂之中,設置明確的游戲化教學目標是首要任務,只有目標明確,才能使游戲化教學的效果得到保證[2]。游戲化教學的目的不是游戲,而是為了提高教學效率而使用的一種有效的方式,通過趣味性的游戲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提高,從而有效的完成教學目標任務。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考慮的重點問題應該是如何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游戲設置目標的主要依據和基礎是教學目標,游戲化教學能否成功的關鍵就在于游戲化教學的設置是否遵從了數學教育目標。游戲化教學目標的設置必須遵從數學教學教育目標,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游戲活動中完成制定的教學目標任務,從而有效的推動小學數學教育的發展。
例如,在教學《上、下、前、后》一課時,首先教師應該明確,讓學生正確辨別上下、前后的位置和順序是開展游戲活動的目標,因此,本節課游戲化教學的重要目標任務就應該是培養學生對上下、前后空間觀念。教師可以跟學生玩“聽口令做動作”的游戲,教師喊口令:“小腳向上跳一跳,小腳向下蹲一蹲,小腳向前走一步,小腳向后退一步”。通過學生親身的親身參與,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達到使學生掌握上下、前后空間觀念的教育目標。
(二)利用競爭的游戲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好勝心好挑戰心較強,喜歡具有挑戰性和刺激性的游戲,他們喜歡在游戲過程中獲得勝利時的快感。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設計一些競賽性的游戲,從而激起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在這種簡單的競賽性游戲中,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鞏固知識。但是,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明白比賽只是為了使數學知識更有趣,并不是為了挑選出誰是最好的,在進行比賽之前,要告知學生“友誼第一,比賽第二”,以免學生產生爭強好勝的心理。
例如,在教學《克與千克》一課時,教師可以把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然后將提前準備好的一包玉米、一瓶水、一個蘋果和一本字典發給每個小組,讓每個小組估測這些物品的重量,然后把估測到的重量填入教師所發的表格中。隨后,再讓學生用稱來稱出這些物品的重量,看看那一小組的同學估測的最為準確。通過競賽性的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調動感官,培養思維
數學學科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3]。數學教學的主要內容是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培養。數學中有很多專業術語、概念和公式,要解決數學問題就必須對這些抽象的概念進行理解并且用邏輯推理的思維來思考問題,而對于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小學生來說,他們的邏輯思維黑沒有得到一定的培養,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因此,為了使學生更好的學習數學,教師可以利用動手操作的游戲活動來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動腦思考的能力得到協調。
例如,在教學《認識人民幣》一課時,因為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人民幣的接觸較多,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是很高。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優秀售貨員”的游戲來進行教學,通過游戲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在游戲中自己動手選商品,通過思考算出總價,并大聲的回答出應付款和剩余款。通過游戲活動將枯燥乏味的簡單貨幣轉化成了豐富有趣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親手實踐后有了大量的感性認識,再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使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總之,將游戲化教學運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之中,可以最大化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使學生更好的掌握數學知識。同時,通過開展游戲活動,教師也能完成教學目標。但是,教師在實施游戲化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掌握還游戲的度,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馮宇.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5,06:101-102.
[2]石晶.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5,34:82.
[3]楊光權.游戲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學周刊,2016,16: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