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艷珍
摘要:語文素養的培養一直是現代小學語文教育的重點,而語文素養的培養和閱讀教學、寫作教學息息相關。通過提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質量,學生的語文素養的培養會得到更好的保障。而小學語文教學階段,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兩者其實是想通的,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嘗試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整合在一起,通過科學的教學手段,讓兩者取長補短、相輔相成,這樣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才能夠得到巨大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寫作教學;整合方法
在現代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嘗試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整合在一起,通過科學的教學方法將兩者整合在一起,現代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將會得到巨大的提升。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是分開的,其實閱讀可以為學生的寫作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礎,而寫作能力的培養也能夠更好的引導學生去理解作者的內心情感,讓學生更好的了解作者所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因此,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兩者的整合是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必然舉措。
1、借助閱讀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語文教材的編排,搜集了許多經典的好文章,這些課文有的是寫法經典,有的是語言經典,還有的是意境美和思想內涵深刻。總之,都是值得學生好好學習的文章,并且模仿其方法進行寫作的范本。教師要利用閱讀教學的實踐,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的寫法,體會文章的思想內涵,進而使學生在寫作上有進步,在思想品質上有提高,達到學文、育人的雙重教學目標。對文中的經典句段,教師要側重講解,幫助學生理解和感悟,體會作者的寫作方法,體會作者如何應用語言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尤其是運用語言的能力。優美的句段,可以成為學生仿寫的范本,模仿寫作,也是中年段學生提高作文水平的一個有效途徑。因此,教師要善于應用閱讀教學的方法,提升學生的閱讀品味,同時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2、提供閱讀平臺,鼓勵寫作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基于學生特性,一些學生對閱讀沒有積極性,寫作興趣較低。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教師直接將閱讀與寫作教學相結合,將難以起到較好作用,給學生寫作帶來不利影響。因此,教師可以建立一個圖書角,對學生興趣進行了解,然后將多種類型的書籍放于圖書角,供學生閱讀,營造出濃厚的閱讀氛圍。教師可先讓學生根據自身興趣自行閱讀,之后教師再根據學生的閱讀情況教給學生一些閱讀技巧和方法,幫助學生解決一些難題,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當學生在閱讀中獲得一些寫作經驗后,教師便可讓學生進行寫作練習,以提高寫作效率和質量。
3、廣泛閱讀積累素材,為寫作奠定基礎
閱讀和寫作是知識在人頭腦中不斷轉化的成果,閱讀是知識的輸入,在頭腦中經過一系列的加工轉而將知識通過文字傳達出來,這就是知識的輸出過程。因此,寫作是以閱讀為前提的,只有前期經過不斷地儲備,才能厚積薄發,寫出好的文章。因此,教師應該要求學生在閱讀時注意好詞佳句以及寫作方法的積累,可以為自己的作文增光添彩。尤其是典型名人的事跡,更應該注意積累記憶,可以在作文中作為觀點的支撐材料,有利于使作文的論述更加全面和具有影響力。
4、閱讀感悟人生,升華寫作
從閱讀中去看世間百態,從閱讀中感悟人生。閱讀重點在于讀,讀過一篇好的文章之后收獲了什么,是一個成語、精美的語句、引人深思的小故事還是他的寫作手法。閱讀時,只有邊讀邊思考,感悟其中的道理才能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閱讀能力提高了就能更加容易提煉出文章的主旨,在寫作的時候才能對所給的材料理解得更加精準,能夠緊緊圍繞其中心思想進行創作。
閉門造車不可取,寫作同樣忌諱埋頭苦寫而不與人交流。小學生閱讀的內容不僅僅是出版的刊物還應該有同齡人的作文。年級相仿,閱歷相同,其寫出的作文更容易被理解,找出自己所欠缺的升華自己的作品。升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小鳥回家了”到“倦鳥歸巢”這樣小小的進步,點滴進步終有一日會創作出優秀的文章。
5、注重群文閱讀的層次性與寫作的漸進性
群文閱讀在文章編組中要注重層次性,要善于注重知識點的不同組合,增強課堂教學新鮮感。教師可以根據主題、文章特點,以不同的組合方式來串聯,打破傳統按序閱讀的習慣,跳躍式滲透閱讀方法。如在閱讀《少年閏土》后,從文章的作者聯系到魯迅先生,再由魯迅引出另一篇文章《我的伯父是魯迅》,以及《有的人》等等文章,由此來增強群文閱讀的關聯性,也能夠激發學生對不同文章的側重點進行順暢理解。同時,寫作教學往往遇到無話可說的情形,而問題的出現往往可以與群文閱讀教學進行統合。閱讀量少,閱讀過程中缺乏思考,對閱讀內容的局限等等都限定了學生的寫作思路,也制約了學生的寫作能力。為此,從群文閱讀教學上,根據不同學生層次間的差異性,注重對課文文本的問題提煉,特別是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系,讓學生從生活中來感受文章的魅力。如利用熟悉的生活情境來拉近師生間的心理距離,利用不同文章寫作手法來對照進行理解,破解小學生寫作難、難下筆的問題。如針對閱讀文章中的字、詞、句子,從表現文章主旨及突出寫作特點上,激發學生發揮奇思妙想。
6、在閱讀中形成自己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
對于小學生來說,往往還沒有形成穩定的思維方式以及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閱讀是一個重要手段。作者在創作一篇文章時,往往有特定的目的,一般來說是為了表達某種特定的情感,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往往是主要目的,也就是賞析一篇文章的價值所在。對于一個話題的提出,通常情況下沒有絕對的對錯之分,因而形成了議論的不同方向,在這些方向中,包含偏離正確價值觀的方面,這就要求學生具有評判能力,在摒棄錯誤觀念的同時,深化加強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進一步完善人格,不斷成長。
總結:閱讀教學可以為學生的寫作積累素材,而寫作教學可以為學生的閱讀能力的提升提供切實有效的幫助。在現代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的嘗試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和整合在一起,通過這樣的方法來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升,為學生日后的能力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謝淑茗.論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整合[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3):56
[2] 劉勝田.探索新課程改革中的語文閱讀教學[J].新課程(老師)2010(1):63
[3] 余映朝.閱讀教學藝術50講[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