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月洋
摘 要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人類智慧文明的不斷體現,社會迎來了信息化時代,并以一種勢不可擋的姿態在發展,其不僅影響了我門的生活習慣、溝通習慣、消費習慣,也同樣影響了傳統的教育理念,近年來,各種網絡交互式交流工具正在迅速的發展和傳播,很多高校在傳統課的基礎上還實施了網絡授課的教學手段,傳統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了信息化時代的沖擊,而面對信息化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應該如何提高并展開,對于教育者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但也提供了改進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的思路。給學生思想政治的教育提供了改革的契機。本文旨在探究如何展開信息化時代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
關鍵詞 信息化時代 思想政治 高校學生 新思路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借助于信息化開展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對于教育者是一個既陌生、又吸引人的課題,它具備了鮮明的時代感,需要我們不斷的探究、實踐、總結。去開拓一種既符合時代要求、又能真正意義上起到對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幫助的新思路。
1 信息化時代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優勢
(1)傳統的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基本是教育者在課堂上直接對學生進行教育。而在新媒體的背景下,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了很多可傳播的媒介,拓展了傳統思想教育的渠道。打破了傳統教育的時間固定性、空間固定性的問題。可以隨時隨地通過網絡媒介對學生展開思想政治教育。
(2)信息化時代傳播方式呈現交互性傳播,每一位高校的學術都可以是信息的發布者、接受者、整合者,每一個參與者都可以表達自我觀點,人人都擁有話語權,給教育者和學生一個良好的溝通方式,便于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展開工作,大大的增加了學生們受教的熱情。
2信息化時代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問題
(1)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質有待提高。作為授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信息化的時代一定要具備良好的素質,緊跟時代步伐,在提高先進教育理念的同時一定要新型提高自身素質,要能夠熟練的應用網絡這個平臺環境,使自己的教育有效傳播到學生中,真正的體現信息化時代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的效果。
(2)很多高校學生對于網絡課程還沒有完全的適應和接受,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并不喜歡網站授課的方式、也有一部分學生無法適應這種新型的教育理念,那么我們該做的就是不斷的再網絡授課中讓學生發現其中的好處,并且徐徐引導學生一步一步的去適應、接受到真正的認同并認可這種教育理念。
(3)隨著社會信息化的不斷發展、完善,任何人都可以成為信息的發布者,良莠不齊當中難免出現負面信息,這也加大了高校學生真確理解政治觀、價值觀的難度,容易產生錯誤的判斷、對心里產生負面影響,網絡環境中有著豐富的信息,而且時效長、更新款、傳播快。里面不乏一些色情、暴力的信息,對于那些缺乏自律的高校大學生是極其危險的,很容易給學生帶來不正確的道德觀。這給教育者帶來了不小的麻煩,也是我們對于學生思想教育新思路的挑戰。
(4)在移動化聯網發達的今天,對高校大學生的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如微信、QQ等移動通訊工具已經逐漸取代了以往面對面交談的方式,人與人的交流變成了人與機器的交流,聲容并茂的溝通很難再校園見到,這也給學生的溝通能力帶來了阻礙,使高校學生逐漸喪失正常的交際能力。嚴重的還會導致心理疾病。
3信息化時代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對策
(1)信息化網絡的不斷發展,文化的多樣性,負面信息的傳播,嚴重影響了高校學生的信仰,面對這種環境,教育者一定要利用網絡向高校學生弘揚正面的網絡文化,引導學生接受正面的網絡信息。
(2)信息時代是開放性的,門檻低,任何人都可以憑借一個人、一臺電腦就發起信息,在高度自由的網絡環境中,人們的道德觀不同,很容易使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發布負面信息。并被高校學生多接觸,因此,高校的思想教育者必須要完善自身素質、提高自身修養,為學生所接觸的信息做好把關,以免接觸不良信息。影響到學生正常的校園生活。
(3)很多高校學生已經形成了網癮,每天面對這網游、電影等誘惑,自控力逐漸下降,長期處于失控狀態,不僅影響了正常的功課,也影響了學生的正常生活,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利用校園網絡平臺建立有內涵、有文化,積極健康的信息。引導高校大學生用健康的方式運用互聯網。
(4)加強校園網絡管理,建立大學生網絡行為監控機制高校網絡信息管理工作必須實行政府行為,建立網絡信息管理的常設機構,配備專職管理人員,管理人員應由網絡技術人員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共同組成,網絡技術人員負責網上信息的分析、過濾、監控工作。
4結語
既然互聯網時代已經到來,我門就要順應時代,與時俱進接受它、并運用它、選擇它充分的利用網絡資源來實行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在這其中還有許多問題待以改善,需要我們不斷實踐、探究、優化,并且培養教育者順應時代發展的能力和素質,要讓學生從心里接受這種教育方式。能夠起到新的思路、新的變化、新的發展,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實現真正的成長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李茜,高紅宦.試論網絡視野下的高校隱形思想政治教育——評《高校思想政課綜合訓練及實踐指導》[J].當代教育科學,2015(10).
[2] 楊立淮,徐百威.“微博”網絡生態下的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J].中國青年研究,2011(11).
[3] 鄭元景.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探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1(11):107-109.
[4] 米江霞,甄曉英.基于網絡新媒體提升高校思政課實效性的研究[J].亞太教育,2015(03).
[5] 王虹,劉智.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J].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