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莉
(黔西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貴州 興義 562400)
摘 要: 作者就高職貧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關懷進行了探討和概述,分析了高職貧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關懷缺失現狀,最后提出了幾點建議,希望對高職教育有所啟示。
關鍵詞: 高職貧困生 思政教育 人文關懷
對高職貧困生進行與思想政治教育有關的人文關懷,既是新時期我國對高校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又體現了我國以人為本的教育宗旨。高職貧困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不管在生活條件還是心理健康層面上都略顯薄弱[1]。對高職貧困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上的人文關懷,可以有效幫助其以更好的姿態面對今后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意義是非凡的[2]。針對高職貧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關懷缺失現狀,如何有效地積極地應對,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應當深思的事情。
一、高職貧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關懷概述
(一)內涵
對高職貧困生的支持工作,不僅局限在對貧困生的生活和學習基本物質保障上,還要對貧困生的心理健康、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等進行幫助和引導。高職學院對學生進行人文關懷,是針對高職貧困生特點對其進行引導的一大重要舉措,對高職貧困生今后個人發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
(二)必要性
1.有利于高職貧困生的全面發展
高職貧困生作為一個在心理、思想上都比較特殊的群體,若沒有在學習、生活中得到很好的理解與支持,則很容易在今后的人生發展道路上遇到阻礙。對高職貧困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上的人文關懷,不僅是指對其進行思想政治的理論教育,還包括對其精神、心理各方面表示理解和最大的關懷。這可以有效地幫助高職貧困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培養高職貧困生的良好健康心理。因此,可以說,對高職貧困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關懷,對高職貧困生的全面發展是很有利的[4]。
2.有利于推動當前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有效貫徹
當前我國教育強調以人為本,在思想政治教育上更是如此。對高職貧困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上的人文關懷,通過一系列方式努力使高職貧困生發揮學習教育中的主動性[5],是對當前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有效貫徹。
3.是社會主義社會和諧的有效保障
健康的人格和心理對社會的和諧穩定有直接關系,反之很容易給社會的穩定發展帶來隱患。對高職貧困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關懷,可以幫助高職貧困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和心理。因此,對高職貧困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關懷,是社會主義社會和諧的有效保障。
二、高職貧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關懷缺失現狀
(一)在人文關懷上存在認知偏差
對高職貧困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上的人文關懷,強調教育工作者對高職貧困生的幫助不僅局限于物質、金錢,更應當注重對高職貧困生心理方面的關心和問候,鼓勵他們積極正確地面對人生道路中的一個個難題;給予高職貧困生心理層面上的更多理解和支持,尊重高職貧困生個體的主體性和獨立性;對高職貧困生的價值觀要進行引導,鼓勵其正確面對自身現階段的處境,對社會報以感恩的心。現實情況是,部分教育工作者在支持高職貧困生工作中,很容易陷進一味給學生金錢等物質方面的幫助之中,丟掉對高職貧困學生更多心理、思想等層面的理解與關懷,即在人文關懷上存在認知偏差。
(二)在高職貧困生的精神文化教育上存在不足
高職貧困生作為一個特殊群體,在精神、心理上存在很多缺失。有些人也許存在或多或少心理上的不健康,比如害怕參與集體性活動。因此,在整個貧困支援工作中,他們需要的不單單是簡單的金錢上的滿足,更多的是精神層面的關懷與支持。然而就目前某些高職院校來說,只是對高職貧困生進行物質層面的解決,而沒有對學生的精神層面進行豐富和引導教育,不利于高職貧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關懷的實施。
(三)一些高職貧困生的心理需求沒有滿足
高職貧困生有和其他學生群體一樣學習上的壓力,他們承擔著更多的心理壓力。比如,為了保證自己順利畢業,他們在生活中省吃儉用,不亂花錢;為了維持自己的尊嚴,某些人會選擇和其他人疏遠,害怕與其他人有深入的溝通和了解;為了減少家庭的負擔,他們或許會自己默默承受很多,將痛苦隱忍在心中。長此以往,高職貧困生們很容易在內心留下負面和不好的情緒,最終面臨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一些高職貧困生的心理問題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和幫助。即便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倘若沒有對高職貧困生的心理問題進行排解,仍屬于高職貧困生人文關懷的缺失。
三、高職貧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關懷建議
(一)全面提高高職貧困生的思想道德素養
全面提高高職貧困生的思想道德素養,即鼓勵高職貧困生以合格的道德素養完善自己,激勵其在人生道路上更積極進取。為此,教育工作者在思想道德教育過程中應注重對高職貧困生的培養,在有形無形中教會他們心懷感恩之情,對社會報以美好的期望;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多發現高職貧困生的優良品行,并經常鼓勵和表揚他們,發揮榜樣作用;支持高職貧困生參與班級班干部的選舉,鼓勵他們多奉獻自己,多參與與集體利益有關的活動,為班級榮譽而努力奮斗;引導班集體正確對待每一位艱苦奮斗、勤奮節約的同學,讓高職貧困生更充滿自信,理性地對待自己。
(二)加強對人文關懷理念的認知
加強對人文關懷理念的認知,學校加強對高職貧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關懷重視,并嚴格要求其他教育工作者落實到位;學校組織教育工作者進行定期培訓,對如何對高職貧困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關懷進行探討和研究;對高職貧困生進行不定期的問卷調查,檢查高職院校對貧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關懷的落實程度,并依據問卷分析結果對人文關懷工作進行相應的調整和規范;教育工作者在平常學習和教育工作中做到嚴于律己和經常反思總結,真正對每一位高職貧困生進行人文關懷。
(三)盡可能地滿足高職貧困生精神和心理上的需求
首先,為了滿足高職貧困生的精神需求,教育工作者對高職貧困生的特性進行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礎上對他們進行相應的思想政治教育;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融入高職貧困生的生活實際中,在足夠了解高職貧困生的基礎上,為其在課堂上進行相關內容的教學設計;在思想教育過程中,鼓勵高職貧困生多發現生活中的美好和珍貴,引導其熱愛生活、感恩社會。
對于滿足高職貧困生的心理需求,教育工作者要尊重每一個個體,讓其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平等,而不是自卑;多與高職貧困生進行心靈上的交流和互動,讓其感受到關懷和照顧;在高職貧困生遇到難題和困惑時,及時為其排憂,做他們最忠實的朋友,聆聽他們心中的苦悶;學校可以定期組織心理健康咨詢,對有心理問題的高職貧困生進行心理輔導治療;鼓勵和引導其他學生對高職貧困生保持一視同仁的態度,讓高職貧困生在健康的環境下茁壯成長。
(四)鼓勵高職貧困生的人際交往
高職貧困生由于大多存在自卑的心理負擔,很容易在人際交往中表現出膽怯和抗拒,長此以往,將不利于高職貧困生的成長。因此,要更多地鼓勵高職貧困生進行人際交往,教育工作者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多與學生的情感相融入,讓更多人看到情感的真摯和美好,使高職貧困生在情感教育中認識自己和朋友;經常組織學校和班集體的活動,鼓勵高職貧困生們積極參與,讓他們在活動中與其他同學加深友誼,最終令高職貧困生走出膽怯又抗拒的人際交往怪圈;發揮學生群體作用,鼓勵他們多舉行一些友愛、互助的活動,加強高職貧困生與其他學生的聯系和理解,促進他們之間的人際交往。
(五)加強對高職貧困生的自主、自強意識教育
對高職貧困生進行自主、自強意識的教育,可以幫助他們更認識自己的價值,對今后人生會有很大的幫助。因此,在對高職貧困生進行援助的時候,不是一味為其提供解決難題的方法,更注重對其進行自信心的培養,讓其相信自己可以獨自面對人生的困難;引導高職貧困生更加客觀冷靜地分析自己的困境,不帶有情緒地處理與自己有關的所有難題;鼓勵高職貧困生參與比賽等,讓其享受贏得比賽的成就感,使其更清楚地認識自己的能力。此外,還可以組織高職貧困生互相探討和交流,讓他們在群體中獲得力量和自信心。
四、結語
高職貧困生思政教育中的人文關懷更強調的是對學生思想、精神、心理層面的關懷,它對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有很重要的影響,因而不容忽視。針對高職貧困生思政教育中的人文關懷缺失現狀:認知偏差、精神文化教育不足、心理需求沒有滿足。文末提出了幾點建議:全面提高高職貧困生的思想道德素養、加強對人文關懷理念的認知、盡可能滿足高職貧困生精神和心理上的需求、鼓勵高職貧困生的人際交往,加強對高職貧困生的自主、自強意識教育,意在幫助更多教育工作者更加科學、合理地對高職貧困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關懷。
參考文獻:
[1]梁海琴.淺議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融入思政教育[J].法制與經濟(中旬刊),2010(04).
[2]陳紅媛.論人文關懷視野下高職貧困生思想政治教育[J].黨史文苑,2009(06).
[3]于文新,宋玉靜.談藝術類高職院思政教育中的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J].遼寧高職學報,2010(07).
[4]程賢容.中專政治教學改革芻議——兼論政治教學中的人文關懷[J].企業導報,2011(05).
[5]李占文,馮俊淇.談加強高職學生思政教育人文關懷的有效途徑[J].遼寧高職學報,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