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萍
摘要:在高考的壓力下,數學教學一直秉承著效率至上的原則,采取題海戰術,在反反復復的、大量的練習中,熟悉公式,建立固定的解題思維。對于數學的概念,大多數教師都沒有足夠的重視,可見,概念化教學要在探索中踐行。
關鍵詞:高中數學;概念教學;探索
數學學習不是一盤散沙,它是一個數量知識的系統,而數學概念是系統里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習數學的認識基礎,是學習系統的核心所在。在目前,數學概念僅僅是作為教學中一個小的教學內容,并沒有作為一個系統的教學部分,它在教學中的價值沒有被最大限度的發揮,我們需要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概念教學體系,改善目前高中數學概念教學的現狀,為提高高中數學教學的質量服務。
一、正確認識數學概念
數學中的概念是什么?提出這個問題,大多數同學的理解應該是某一知識點的文字描述,而且多數同學們經過長期的學習,對于這些概念的應用是比較熟練的,比如,函數的三要素是:定義域、值域和對應法則,在應用中,一旦涉及到函數問題,就應該關注這三要素。但是實際上,同學們對數學概念的這一種理解知識表層的理解,如果要在數學學習上更上一層樓,需要在原來的基礎上深入理解,系統理解。
首先,在引導學生學習一個數學概念的時候,不僅要知道它是什么,還要多提問,讓他們知道為什么,然后再是怎么做。全方面多層次的去學習掌握數學概念。例如,在學習三角函數的時候,不僅要知道sinα、cosα、tanα是什么,它們之間的等式關系,也要結合幾何圖形,思考為什么有這樣的定義和關系。
其次,數學概念不僅是文字和符號的描述,它是數學知識內容內在邏輯聯系的外在表現,對數學概念的理解要結合著它的邏輯關系,理性的思考,不能簡單的死記硬背。強制的記憶的知識即使一時有效,長期來看,由于人的記憶量是有效的,學習的效果是不斷遞減的,只有把握各個概念的內在聯系,才能起到舉一反三的杠桿作用。
例如:學習函數的概念:給定一個數集A,對A施加對應法則f,記作f(A),得到另一數集B,也就是B=f(A),那么這個關系就叫函數關系式,簡稱函數。在學習這一概念是,我們可以聯系到映射相關的概念,映射是指:設兩個幾何A和B,他們之間的對應關系為R,如果對于A中的每一個元素,通過R在B中都存在唯一一個元素與之對應,則稱該對應關系R為從A到B的一個映射,映射與函數的相同點在于:1.它們都是兩個非空集合中元素的對應關系;2.二者的對應關系都有方向性;3.A中元素具有任意性,B中元素具有唯一性,即對于A中的每一個元素,通過R在B中都存在唯一一個元素與之對應;不同點在于:1.映射中集合的元素是任意的數學對象,函數是一種特殊的映射,要求兩個集合中的元素必須是數。2.映射中的值域可以有剩余,而函數值域必須有與之對應的定義域。通過對相關知識點的聯想和對比,能夠將龐大的知識點化小,交互聯系,形成一個精煉有序的數學概念系統。
二、通過多種途徑實施概念教學
(一)巧妙引入數學概念
數學概念是一種抽象的數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可能引致學生的厭煩情緒,讓學生覺得枯燥無味,如何巧妙的引入數學概念是我們先要思考的問題。
1.結合相關數學史引入概念
歷史人文類的知識看似和數學知識毫不相關,但是如果我們以一種全局系統的眼光來看待數學教學,會發現學科之間其實是互通互融的,我們何不把數學史作為一種延伸,或者說是工具應用于數學教學中。通過對數學史、數學家的相關背景的講解,讓學生了解現在我們所看到的這些數學知識的探究過程,感受數學家勇于探索的精神力量,更進一步的,了解某一結論得出的前因后果,促進對知識的理解。例如,在學習數列時講數學家高斯的故事,學習曲線方程時講笛卡爾和費馬的故事等等。
2.結合實際問題引入概念
任何理論的得出都有它的前因后果,數學概念來源于實際問題中,最終又會成為我們改造實踐的工具。要想讓抽象的數學概念看起來具體且有應用價值,在學習這些知識時結合實際問題是一個有效的方法。例如,學習空間幾何知識時,我們以所處的教室為例,直觀地觀察何為平面相互平行、相互相交以及相互垂直;再如,計算企業的經營方案,可以通過數學的方法科學的測算成本與利潤。
3.結合學生的理解引入概念
教學不僅僅是教師單方面的講解傳授,學生在其中也擔任著重要角色,要讓教學行之有效,最好的方法就是“對癥下藥”。對于數學概念,在正式學習之前,同學們或多或少的會有自己的了解和理解,教師可以先讓同學們說出自己的理解,然后再由老師來分析糾正,總結出正式的結論。通過此方法,學生能在對比中把握重點、找出疑惑之處,因此在后面的學習中提高效率和有效性。
(二)理解為什么
數學概念人人都能記住,但是這個概念究竟是如何得出的,并不是人人都清楚,或者說,不是人人都感興趣,對于高中生來說,知道怎么用一個概念,比知道為什么似乎要重要的多。但是,理解概念得出的過程本身就是對概念的應用,而且可以說是一個記概念的“一勞永逸”的好方法,一旦知道了為什么會得出某一理論,一看到它的名稱,基本就對它的內容和應用了然于心了。例如,數學中的函數,它始終與圖像密不可分的,結合圖像可以得出函數的來源以及各方面的性質,掌握了基礎函數類型后,無論函數產生何種變換,都能以最本源的思路去解題。
(三)加強概念的應用
數學概念最終是為了解決數學問題而服務的,實際上基本概念和數學問題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系,概念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產生,又成為解決問題的理論依據。那么在教學中,如何加強數學概念的應用呢?
1.分類練習
對于學生而言,數學概念已經無形中應用于解題的過程中了,但是同學們并不會特意的去關注應用了哪一概念,為了幫助同學們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和增強知識的系統把握,老師可以將平時的練習題按照數學概念來劃分,在密集反復的應用過程中加深理解和記憶。
2.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學生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才是教學的最終結果。學生個體的知識儲備和學習能力、習慣是不相同的,鼓勵同學們按照自己適合的方式去應用知識,才是最好的教學方法。從側面來說,教學始終要把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作為首要任務。
概念教學不是一個陌生的新模式,它實際一直存在于教學中,只是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但是它的價值是極大的,需要我們不斷地探索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