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玲
摘 要:小學生是首次系統接受英語學習的人群,在課堂中進行繪本閱讀,對學生閱讀興趣的提高有很大幫助,在這種寓教于樂的教學中,有助于學生對英語的消化和理解,培養學生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通過對繪本閱讀教學活動的設計,幫助教師達到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關鍵詞: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設計
作為一門外語教學,和其他所有的語言學習一樣,要想得到良好的學習成果,離不開大量的閱讀和實踐。相比成年人,兒童具有天然的語言優勢,在此基礎上,增加英語教學過程中的繪本閱讀,一方面使學生在看圖的過程中有更加身臨其境的感覺,另一方面使學生更容易被吸引,提高學習興趣,是較好進行英語學習的重要步驟。
一、繪本閱讀活動設計
本課課文較為簡單,課文內容如下:I wrote to the zoo to send me a pet. They sent me an... He was too big! I sent him back.
1.閱讀課文前活動設計
教師在上課前,可以先從單詞教學著手,比如:寫一封信或明信片,大意即為希望得到一只寵物,可以選“elephant”,比較符合課文“heavy”的情景設定。可以在課堂開始時通過這封信和學生互動,看他們作何反應,然后巧妙將文章內容穿插于互動之中,讓學生先能夠理解課文整體,也可以繼續猜猜接下來發生什么,為下節課的課堂打基礎,或通過小組討論來做答,換掉文中的動物,用不同的動物和不同的形容詞,激發學生的討論,開始正式課堂教學。
2.閱讀課文中活動設計
在做完課堂熱身之后,隨文章發展,教師可邀請一名學生來到講臺進行雙人互動。(教師用T表示,學生用S表示)
T:Sam wrote to the zoo to ask for a pet. So,the zookeepers sent him an elephant(此時拿出教師用具里配套的大象貼在黑板上,稍作停頓,用眼神和學生進行簡單交流,繼續).Did Sam like it?
S:No,Sam sent the elephant back to the zoo because it was too big.(教師拿出教具中的‘too big,貼在黑板上大象圖案的旁邊。第一次互動交流需要引導學生完成,或為學生提供例句供其進行單詞替換。學生完成后,應對其進行表揚,并嘗試進行一組動物和形容詞的替換)
T:Sam wrote to the zoo to ask for a pet .So,the zookeepers sent him an elephant. But Sam sent the elephant back to the zoo because it was too big.(這句師生互動交流結束后,應將這句例句寫在黑板上,一方面方便學生記憶,另一方面為下一步的課堂教學奠定基礎)
之后可引導學生兩人一組,替換盡可能多的動物和形容詞配對,并要求兩兩分組的學生在完成一組對話后進行角色互換,同時討論完成隨堂練習的填空題,使每位學生都得到充分的口語訓練。
3.閱讀課文后活動設計
在通過前幾步的課堂引導及情景演練、隨堂練習之后,教師應該從隨堂練習題目入手,對本文的重點進行總結及講解,一是文中出現的形容詞學習,通過上文的練習及學生以前學過的動物詞匯,這些形容詞的意思應該都不難理解了,教師應教會學生正確、標準的英文發音,并幫助他們再次進行鞏固;二是文中出現的語法—— 一般過去式的學習,這應該是本節課的重難點,但由于他們已經接觸過過去時態,加上本文語句簡單,小學生英語對語法的要求程度不深等,應該在孩子們的接受范圍內;最后應該引導學生學會because的關聯詞用法,并對曾經學過的關聯詞進行總結和區分,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和習題完成能力。
二、總結:繪本的特點及繪本閱讀教學的意義
繪本,最早是日本對于圖畫書的概念總稱。在英語教學中,繪本通常是指“圖”“文”并茂的故事書,但與故事書不同的是,這些圖畫自成一體,有自己獨特的功能,同時又與文字相輔相成,具有兒童喜歡的趣味性和故事性,能夠同時滿足美術、文字和教育功能。開展英語繪本閱讀教學,一方面寓教于樂,培養他們學習興趣的同時進行完整、系統的英語教學,在閱讀和學習故事的基礎上,掌握文中的詞匯、語法,并培養語感和口語的習得。
參考文獻:
[1]白薇.英文繪本的選擇及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2(5).
[2]孫群英.基于英文繪本的兒童英語閱讀教學策略建構[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1).
[3]張文華,王朝.小學高年級故事教學活動設計例析[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09(10).
[4]陳暉.論繪本的性質與特征[J].海南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1).